《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探析

2023-05-27 00:26惠珊
公关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

摘要:《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兼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与实践应用性,如何平衡与分配该课程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以更好地应对当前“泛新闻化就业”环境,如何让传媒实务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放在传媒专业教育领军院校和地方普通院校面前的一个难以攻克的课题。本文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夯实新闻写作功底、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等层面进行教学突破,为地方高校《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传媒艺术,教学改革

1.实践课时严重缩水

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例,《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在课程标准中的总课时为32学时,理论课时24学时,实训课时为8学时,作为一门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8学时的课时分配是远远达不到学生的学习要求。

2.实践平台极度缺少

除实训课时不足之外,当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弊端是学生缺少校内外的实践锻炼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就是按部就班完成代课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校内的实践机会不是特别多,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校记者团、校广播站、陕服新媒体中心工作室、“能言惠道”微信公众号等,真正参与到这些实践平台的学生人数非常少,有的学生可能会中途选择放弃,这也是导致校内实践平台使用率低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学校也与本地的一些媒体单位进行了签约,要求在校生在毕业之前进行一次专业实习,难以满足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践时间非常有限

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例,学生真正的实操基本以完成作业为主,部分学生只能利用零散的课外时间在校内的媒体平台进行锻炼。而校外的专业实习时间则是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实习周期为12周,实习时间非常有限,导致好多学生刚进入媒体单位业务还没完全熟悉,结果实习时间就过了一大半,而且好多学生抱着“走过场”的心理,为了拿到学分,被迫实习,这样的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应将新闻专业主义贯穿在《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始终。新闻专业主义是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要义。在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高校传媒专业有义务为党、国家培养专业能力过强的传媒专业人才。

在课程改革当中,需要从三方面贯彻新闻专业主义。其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传播党和国家意志的重要性;其二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信息高度饱和的当下,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造成了信息的严重污染。所以,学生应该用新闻专业主义审视信息环境,而不是成为信息的随从者;其三是做好舆论监督者,传媒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实践作品中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改革实践,应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把握,让学生深刻领悟新闻专业主义的认知观念。

1.夯实新闻写作功底

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例,目前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是给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在该课程完成讲授之后,再也没有相应的采写课程作衔接,也就是说,剩余的两年时间学生基本上再无采写方面的实操机会,等到大四学生进入媒体机构进行专业实习时,难免会感觉已经将之前学习的知识忘记了一大半,致使在媒体机构中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快速上手。鉴于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对课程标准做以调整,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在大三开设配套的课程,而不是将采访与写作课程统一放在大二年级的一个学期集中上完。比如,可以在大二开设采写课程(基础版),先让学生对新闻采写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消息、简讯、通讯等基础的采写技巧,等学生到了大三阶段,可以开设采写课程(高阶版),比如涉及到调查类新闻写作和特稿的写作等,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对大二学习成果的巩固。

美国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其专著《娱乐至死》一书中描述到:社会在步入电子媒介时代,尤其出现了电视机之后,人们更喜欢接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方式,并且人们长时间的接触电子媒介,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像冰冷的器具一般,毫无思索的意识,思考能力将会呈直线式下降的趋势,最终的人们将会迷失自我,整天沉浸在娱乐致死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还乐此不疲。当前新生代的受众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等便携式的电子产品查收信息,面对长篇幅的文字信息,他们更喜欢接收碎片化的信息,他们认为碎片化的推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节约时间,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篇幅较长的信息产生抗拒心理,更不会使用规范、准确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尤其是在目前短视频呈井喷式态势发展的今天,致使许多人不爱写作,也疏于写作。笔者所带的历届学生中在作业中的体现就是:不知如何使用文字和组织语言,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语句中的语法使用混乱,措辞乱用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屡见不鲜。

在全媒体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丢弃对基础写作能力的夯实,因为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文字是语言最有力的表现方式,但凡文字描述缺乏规范性和准确度,拍摄的画面再精彩,也会让信息的内涵表达缺失信服度和体现苍白感。

基于以上的分析,从印刷传播时代到智能传媒时代,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放弃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要求,近几年的授课经验,让笔者体悟到当代大学生对写作训练的缺失,因此,《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不但不应该疏于对写作环节的重视,而是应该加重对写作实训过程的强化,除了专业必修的采写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比如《公文写作》等课程,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字敏感度。

2.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电视采访与写作》该课程最大的弊端在于实践课时太少,学生基本都是从课堂和课本当中汲取营养。因此,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就十分有必要。

(1)校内实践方面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目前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设有校记者团、校广播站、陕服新媒体中心工作室、“能言惠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每个平台的定位各有特色。校记者团的主要职责是立足校园和服务师生,负责每天的校内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校广播站下设有三个调频,一个是陕服青春开讲103.3,该频率每期会邀请一位优秀学生,在节目当中为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励志事迹;另一个是声声不息106.1,该频率每期会为大家诵读经典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一个是校园风采102.8,该频率负责报道陕服每天的校园新闻,播报本周的校园工作重点以及师生共同关注的各种事情。陕服新媒体中心工作室是由学校团委牵头,学院领导及老师带领的一个优秀青年学生组织,该工作室负责及时传播学校及校园动态消息。“能言惠道”微信公众号主要是推送学生的一些采写图文作业和视频新闻作业。各个平台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教学实践平台和展示机会,学生们在平台上也做出了一些小成绩。随着微视频势头的慢慢崛起,有想法的学生应自己组建团队,因为学生们已经对电视采写、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了系统的掌握,所以应该鼓励学生们自己成立一些个人信息发布平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这些施展空间。

(2)校外實践方面

首先,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陕西本地的一些大型活动,分组对重大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比如,毕业招聘会,马拉松比赛,各种文化节与展销推介会等,让学生主动在大型活动中寻找新闻线索、选择采访嘉宾、制作新闻作品,通过真正的新闻现场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与巩固。

其次,校方应积极加强和外部媒体机构合作的力度,利用“校媒共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业界人士进行学习和交流,以弥补学校代课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缺失问题。所以,学校应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次的专题讲座,邀请优秀和资深的一线传媒工作者给同学们传递行业前沿动态和分享工作经验所得,一个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早了解行业背景,为后期的职业规划作好铺垫。

最后,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去媒体单位实习,现阶段,媒体单位的实习岗位很多,学生应先在学校提供的校内实践平台大展身手,然后练好基本功之后,多争取到媒体单位实习的机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 《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校内轻校外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么,如何将这一现状进行调整,就需要在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应依据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应因材施教,将学生的学情考虑在内,形成整体思路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培养出具有过硬采写能力的传媒人,是构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

PR

本文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度参与的课堂:《电视采访与写作》课程沉浸式互动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J014)。

参考文献:

[1] 刘朝霞.突出学生中心创新电视采访实践教学评价方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8,(10):26-27.

[2] 叶晓.基于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及写作分析[J].传媒论坛,2018,1(03):28.

[3] 韦意.融合新闻趋势下的新闻创作课程改革——以“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为例[J].2020,(12):221-222.

(作者简介:惠珊,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职务: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全媒体新闻实务,国际新闻与传播 )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