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源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养成规律与发展逻辑。高校古代汉语课程虽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若想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生养成文化自信,就离不开对文化自信建立机制的深入把握。这就要求古代汉语的课程教学要建立起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情、意、行高度统一的坚定的文化自信并实现最终的文化践行。
关键词:古代汉语 文化自信 教学策略
文化自信的生成与个体自信机制的建立过程是相应的,文化自信的认知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心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从对本民族文化的全面认知到内心的情感依靠,从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到自主的文化实践,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强信念与正确认识。配合这样的心理认知过程,古代汉语的课程教学可以从梳理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转变教學形式、第二课堂配合铺垫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层层深入、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过程,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与自觉意识。
一.梳理教学内容建立文化认知体系
文化自信首先源于对本民族文化内容的全面、深入、确切的了解和认知,也就是说文化自信的建立离不开文化认知体系的建立。学生首先需要知道中国文化内容是什么、了解中国文化的体系、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才能将传统中国文化内容内化于心,从而建立对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基于此,实现古代汉语的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以古代汉语的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就需要结合古代语言知识呈现出古代汉语课程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文化现实。在明确古代汉语知识体系的同时,配合思政课程内容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道德情操、人文理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自豪感,为学生的文化内化过程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具体而言就是要对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入研究。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知识出发,充分挖掘我们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实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知识导入与延伸教育。
结合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伊始就需要让学生明确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在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内容之中,并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结合语言文字内容,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对古代传统文化知识的敬畏感与自豪感。举例来说,古代汉语课程绪论部分不可避免地要谈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和具体的文化知识相互结合阐释,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也为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了知识基础。以文化实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具体操作上,不以“通过古汉语学习,实现古籍阅读,进而继承我国古代文化”的理论说教来完成教学,而以具体实例说明问题。比如从“女”的古文字字形入手,通过展示从古及今文字字形的转变带来视觉直观体验,结合阐释“女”文字形体中所包含的女性的历史地位变迁,挖掘古老汉字中的文化内容。通过引入汉字这种古老的文字体系的历史传承演变,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汉字都犹如一位千年老者承载历史文化的变迁、讲述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强烈自豪感。在古代汉语文选、通论内容的教学中也是同样的操作原理,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这种民族情感带入教学过程,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敬畏之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内容的呈现不应该是零星不成体系的,而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需要使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建立一个由点到面,由面成体的结构格局。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容系统整理,在教学内容的框架内建立传统文化知识的结构层次,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实现传统文化内容的铺陈扩展,逐步深入。这种教学文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完成,虽不一定对传统文化内容做到面面俱到,但却需要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文化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当然,体系的建立需要配合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背景,教师可以通过整体教学从仁、义、礼、智、信五个角度展现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也可以分成女性文化、婚姻文化、农业文化、祭祀文化、节俗文化、家国文化等不同文化专题模块展现文化内容,但不管是哪个角度,教学知识与文化知识都应该是同向同行的目标课程教学,使古代汉语的专业知识与文化自信的培育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协调前行,并驾齐驱。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文化观念、道德理念、思想意识是与他们的价值体系相吻合、相一致的,从而使学生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过程,在满足个人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自信。
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文化情感共振
文化认知体系的建立是形成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一步,认知体系可以引导建立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当课程学习中的文化认知转化为主观的情感体验时,才能升华为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为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根基,也可以说认知促使情绪的产生。在将传统文化的认知内容展现出来以后,如何使学生对这些文化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对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呢?针对古代汉语课程而言,就是需要通过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文化情感共振式的教学过程来完成。
在古代汉语的课程教学中实现文化情感共振式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欣赏、接受、亲近、共鸣等等积极的心理体会。这就要求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全面的把握。古代汉语由于其年代的久远,学生常常将其与“枯燥性”相联系,对古代汉语莫名地带有一种排斥情绪,这样的情绪对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学习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扭转这种局面的关健就是把握学情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转变学生的负面认知。现代学生的特点是不喜欢学而无用或脱离现实的东西。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古代汉语的教学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范畴和生活状态来进行。古代汉语的教学一定要将语言文化的传承性展现出来,建立古今文化的连贯与发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觉到所学习的知识其实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也是文化历史继往开来中的一个环节,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精雕细琢,不管是案例的选取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努力见缝插针地构建起古与今的文化“情感共鸣”。
举例来说,对古代汉语词汇知识部分的介绍中,课堂导入这个小环节的设计就可以建立一个小小的共鸣点——在课堂教学中用学生熟知的成语来引入教学。现代汉语的许多成语中的单个词保留了他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虽然熟悉整个成语的意义,却不一定熟悉这个成语中某个单个词的意义。比如说,大多数学生知道“一见钟情”的意义,但是让学生解释一见钟情中的“钟”他们却不一定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几个学生熟知但却包含着古今异义单个词的成语来完成课堂导入,诸如“一见钟情”、“痛哭流涕”、“不速之客”等等。其中的单个词“钟”、“涕”、“速”都保留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用学生熟知的成语引入教学,会自然而然地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知识体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有亲切感、更易接受,引导学生建立正向情绪;同时对于这些熟知的东西中的未知内容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个成语中单个词的古今词义差别,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词汇的古今变化与传承发展,为后续古代汉语词汇的教学内容的展开建立有效积极的情感铺垫。共鸣点的建立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刻把握,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与全部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一个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系统,最终形成学生对古代汉语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三.沉浸体验式教育促成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认可与信仰,是主体自身建立在对文化知识内容的全面认识与文化情感的充分积淀基础上形成的理性态度。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会引导其产生积极正向的心理情感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会与学生的内心价值理念进行融合交会,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在深入了解基础的理性思考与认可。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巩固情感体验的成果,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同。
从古代汉语教学出发,一方面:深挖教学内容通过传统文化中历史人物、典故轶闻等内容的展现,帮助学生建立认同感。如《晋灵公不君》文选讲解中,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分析董狐当朝展示“赵盾弑其君”的做法以及引入相关史实“崔杼弑其君”的史书记录过程,使学生了解史家“书法不隐”的记事原则。以此潜移默化地契合“不畏强权、实事求是”的道德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敬业”“、诚信”的价值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身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理念古今相通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古代汉语可以通过沉浸体验的教学方式实现文化认同的巩固。课程的理论教学需要配合必要的实践演练,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变古代汉语灌输式教学的沉闷模式,而且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建立文化认同。如对词语本义教学部分,设置学生完成自身名字用字的意义考察的实践环节,在演练中结合完成对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思想的教育与体验;对词语引申意义的教学部分,设置小组演练完成“君父”、“国母”、“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词语意义的考察,在小组讨论与答案探寻中,融入传统农业文化的思想造就的“家国意识”。古代汉语的教学需要结合文化认知体系的建立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并且这种实践环节的设置不止于课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云课堂”、“雨课堂”、课本剧拍摄、设置专题的古汉语沙龙等形式来有效实现学习过程的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从认知到理解,从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认同,从认同到信仰的心理过程。
这里需要指出,课程考评体系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是前面各种方式的实施保障,也是建立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外化方式。古代汉语课程需要配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调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首先课程考评体制的建立需要注重过程考核在期末分数中的比值,增强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并且细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分准则与实施标准,做到有据可循,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课程考核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前面我们说要将实践教学以多种形式引入课堂,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考核环节就需要配合相应的实践环节建立考评机制,形成一个小闭环。诸如课堂辩论或知识竞赛、角色转换教学、线上答疑、话题讨论等形式都需要成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最后无论是课程学习中还是课程考核中,都需要实现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比如课堂教学结合模拟立项研究的形式,强化论文式研究,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探究精神建立专业志趣。
四.配合第二课堂为文化践行铺路奠基
我们帮助学生建立的文化自信,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自身价值体系中按照符合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理念行动,而且要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去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也就是产生振兴民族文化的强烈欲望并付诸实际行动。文化践行的实现是心理过程内化结果的外在重现,也是文化自信真真正正建立的标志。我们的课堂教学虽然不能以外力方式强力实现文化践行,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为文化践行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古代汉语课程来说,第二课堂可以很好地为文化践行的实现提供演练场,埋下铺路石。
古代汉语的第二课堂可以充分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結合,并且通过多门课程联合的方式,建立起资源整合的国学文化特色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以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为例,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文学院形成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由五大竞赛模块组成,分别为“传承经典”中华经典诵读达人赛、“妙语连珠”成语达人赛、汉字听写大赛、“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人文知识竞赛和“青春异次元”网络文学大赛。五项竞赛各有侧重,多学科参与,并逐渐由文学院的活动推展为全校参与的竞赛。每项大赛都积极与新媒体相结合,积极发动线上线下互动。中华经典诵读达人赛、网络文学大赛、人文知识竞赛均将决赛视频和作品放到校内公众号上进行人气投票或作品展播。这样的活动可以为文化自信的建立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学生从被动的文化教育变为主动的文化参与,有效促进其文化践行意识的形成,并为其最终的文化行动的转变奠定基础。
文化自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绝对不可能短期速成。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多学科配合、多角度完善、多层次推进的大工程,需要任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配合。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在文化教育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仍然需要循序渐进,按照文化自信的形成规律,有效安排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有利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土壤。只有各方因素通力配合,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坚定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的热爱与发展壮大民族文化的强大内心动力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张博,王海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2)
基金项目:2022年度呼伦贝尔学院校级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德育功能与实践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RSZD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