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的实践策略探究

2023-05-25 16:56:48孔红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初中语文

孔红艳

写作教学生活化即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调整写作教学,立足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孩子的真实生活,基于大语文教学观,利用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命情境开展作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运用校园、家长和社会的资源,进行综合性写作活动,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他们语言实践的能力。将写作的任务转变为学习者的自身需求,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认知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生成与构建。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当下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固化模式,无灵动性

由于深受我国当代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几乎所有学校依旧沿袭的是之前的传统教育方式。在初中的教学研究上发现多数教师还是使用最为简单的写作方式,并将这种方式传授给学生,简单来说就是背诵一些优美的万能句子,多记一些名人事迹,在之后的写作中将这些直接套用进去。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作文过于单一化,没有亮点,学生渐渐地失去对作文的创新能力,所有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

2.虚假编造,无真实性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学生写作的灵感源泉。对作家来说,没有生命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生活中的身边事是我们写作中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内心最真实的体会和感受。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

即写作教学以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为目的,以解除学生疑难,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主旨。写作教学设计应能指向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紧扣学生实际生活,必须保证教学设计的正确可行性,满足学生需求,具有实践性。

2.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形成一个系统化完整性,进行整体和局部辩证的整合,最后实现写作教学系统的全面提升,并通过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数据,修正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3.建构性原则

建构主义重视在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的体验生成为核心,并注重学生在认知与能力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写作教学中创设辅助建构的情境,以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生活化游戏化情境中相互协作、思维碰撞与交流、认知建构与能力生成。

4.探究性原则

学生在开放性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充分调动学习者旺盛的兴趣。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思想。在写作教学設计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学习者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独立思考与互动合作中解决问题。

三、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的特征

践行陶行知先生“社区即校园”“活动即课程”的生活化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将写作目标、写作内容、教学方式等“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品味生活,表达生活。

1.写作目标生活化

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实现生活化的教育目标入手,提出了适应新课标的生活化教育目标,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要求《学习描写景物》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写作技巧论,深入生活观察与体验,感悟再描摹。

2.写作内容生活化

要将写作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相结合,力求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为写作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成为他们构建作文内容的主要素材,让学生写作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尽量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变原来封闭狭小的语文课本发展为开放生动的联系日常生活的大语文课堂。

3.教学方法生活化

采用生活化的写作教学模式应该以课堂为中心,基于课堂活动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积极地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孩子进行感兴趣的主动探究,在思想交流、互助合作、反思提高的深度学习中全面提高语言品质,收集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教学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在精心创设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探析情感的产生、变化,体验生活的本来面目,引发好奇心,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文本,增强对生活的了解和把握,在感知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品味并表达自己的生活。

四、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的策略

1.阅读生活,品味内涵

阅读,不仅仅是认识符号,更要认识符号背后传递的内涵。阅读生活,不仅仅是观看生活,观察细节,更要用心拥抱生活,品读生活平淡无奇的背后深藏的美好。“要写好作文,最根本的在于深入生活,而要深入生活,首先要热爱生活。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云课堂等辅助教育方式,模拟真实情境的环境创设,给予孩子们情感上的震撼和转换,在云课堂的辅助之下恰当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文本学习作家们品味生活的方式与表达生活的精巧别致的构思。

比如针对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的作文任务:学会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在研读教材形成初步写作认知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米农场”写作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去找他心中喜欢的或最适宜在一米农场种植的植株,并说明他推荐这种植株的原因。伴随着植株的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整个生命历程,教师引导学生做系列化的“一米农场”写作实践活动,去田间地头实地了解植株的特征。通过亲身经历真实情境对写作对象的细致观察与思考,习作自然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在作文与生活紧密相联中学生才有写作的兴趣,激发写作的热情。教师为学生撒下感悟生活的种子,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写出生活化的文章。

2.生花妙笔,表达生活

让作文回归于生活,让写作指向内心,去描摹真实生活的人事物景,这样的妙笔才会开着真正灿烂的花。写作不能闭门造车,把生活还给学生,给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从广阔无边的生活中挖掘自己喜欢的生活细节,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喜乐悲欢自然而然地流露和表达,而非生搬硬套虚假的编造,真情实感才是最打动读者的法宝。比如人教版八上第二单元的“学写传记”写作任务,在品读教材文本、建构写作认知与能力的基础上,学生不再是闭门造车凭空杜撰,而是先要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形象,针对其职业身份与生活写出采访提纲,再对人物形象进行现场采访,需要从多方位近距离对人物形象深入了解,在完全取得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开展贴近生活的系列化过程性写作。教师指导写作的时间应选定在学生想写而不知如何写的当口,其指导生活化写作的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3.放飞心灵,表达自我

让别人了解自我是每个人内心潜在的一种需要。学生有了对真实生活的细致感悟后,经过思考形成自我独特的见解和感受,真情实感渴望尽情地在笔端倾泻出来。点燃孩子的写作灵感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目标的提出必须与创设的生活情境有机链接,为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触及他们灵魂的一闪即逝的灵感,促进学生养成阅读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良好习惯。

因此,通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领学生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给学生创设项目化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我,爱好写作,自主作文,真实地为生活而作,写生命式作品,才能达到“创作要有真挚实感,力求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感悟、体会和思索”“多角度观察日常生活,挖掘平淡日常生活的多姿多彩,能把握生活的真谛,有自身的体悟和感知”。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