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创新思维的光芒

2023-05-24 03:53吴敏
天津教育·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所学思维能力素养

吴敏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终极目标。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是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思维转变。创新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究,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并在传统思维模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本文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科学策略。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顺应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理念与目标的设计上顺应人才需求趋势,既保证为国家培养出有能力、有思想的人才,又确保学生个人具有足够的社会竞争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推动学习过程的灵活性显著提高。

(二)符合小升初的考核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数学升学考试的重难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以小升初数学考试为例,考核内容正朝着多元化、丰富化、灵活化与应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难以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灵活地应对多变题型,及时调整解题思路,深入思考。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提升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那么即使教师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也难以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高,要想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领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并最终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促进数学知识切实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策略

(一)结合具体生活,创设实践情境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容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佳,那么创新思维便难以得到理想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生活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与具象可视化的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切实提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呢?”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与思考,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起重机、屋顶、钢架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果把这些地方的三角形换成其他图形会有怎样的效果?”通过这个问题,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能够作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促进创新思维的切实发展。

(二)优化教学设计,鼓励一题多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对基础知识与所学内容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适应当前灵活多变的考试题型,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发展。基于此,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摒弃“知识型”教学模式,强调数学教育价值,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鼓励学生思考开放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勤动脑,寻找一题多解的方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在完成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这样的应用题:春田小学一班和二班共有80位学生,已知二班比一班多4人,请问两个班分别有多少人?针对这道应用题,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列出“(80-4)÷2=38”的算式求出一班的人数,再用“38+4=42”的算式求出二班的人数。这种正向思维的方法是小学阶段学生常用的方法。而少部分学生则会列出“(80+4)÷2=42”的算式先求出一班的人数,再用“42-4=38”求出二班的人数。这种方法叫作“借数法”,运用了逆向思维,教师可以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习题讲解,要求学生对这两种方法予以理解与掌握。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出自己曾经做过且做对的题目,思考是否有其他更简单的方式,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遇到用常规思维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容易“换一条路”进行思考,而不会“一意孤行”。

(三)培养质疑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时时“唯书是从”“唯师是从”,那么很难突破教材与课堂的桎梏,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促进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切实发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教授“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梯形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在完成这一学习活动后质疑:“如果只用一个梯形进行裁剪与拼接是否也可以推导出面积公式?”教师不仅肯定了这个想法,而且鼓励学生立刻尝试,于是学生手中的梯形变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探索,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迸发出光彩。

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尊重并鼓励学生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勇敢地突破创新,大胆地尝试自己的创新思路。

(四)运用小组学习,推动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激发探究意识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桎梏,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锻炼综合能力。教师应适当地组织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创新中积极探索,推动思维能力的切实提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探究性与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运用比例尺还原学校的一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探究先确定所选位置的实际大小,再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最终一同绘制出具有科学性的比例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打破常规思想,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实现创新思维的突破发展。

三、结语

綜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势所趋,顺应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符合小升初数学的考核变化,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一题多解、培养质疑能力、运用小组学习等路径,让小学数学课堂迸发出创新思维之光。

(宋行军)

猜你喜欢
所学思维能力素养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培养思维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培养思维能力
非所学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