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勤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第一,“减什么以及怎么减”缺乏科学依据,凭经验很难达到“减量保质”的效果;第二,在作业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科学地布置阶梯式分层作业,让学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避免“一刀切”的问题;第三,作业减量以后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平日都会做,一考试就出错”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大家为了这些问题也作了很多尝试,但都苦于缺乏科学依据。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借助双向细目表设计作业,可以切实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从依“表”定向,解决作业内容不知如何取舍的难题;凭“表”分层,解决作业难度不知如何把握的难题;以“表”定型,解决作业与考试脱节的难题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借助双向细目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一、依“表”定向,解决作业内容不知如何取舍的难题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课时作业“减什么以及怎么减”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教师设计作业缺乏科学依据,凭经验很难达到“减量保质”的效果。一篇课文的训练点是多方面的,包括字的音、形、义,关键语句的理解,句的表达手法,段、篇的谋篇布局等,在诸多内容中,设计作业时该如何取舍,如何侧重?以前的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那么該设计怎样的作业才能既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将训练落到实处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得出结论:可以借助双向细目表理清考查内容(知识点),确定作业训练范围,达到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中,首先,笔者通过解读教材理清该单元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其次,结合这一单元要素,借助双向细目表理清“课时教学要点”,明确《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再次,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本课教学目标:一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二是留心周围事物,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最后,结合“课时教学要点”,借助双向细目表编拟考查内容(知识点)。如表1所示。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借助双向细目表设计三个模块作业:一是“预习检测”控制在6小题左右,以字词掌握、初步理解课文为主;二是“积累运用”控制在10小题左右,以理解关键语句、积累与运用、课内外阅读理解为主;三是“拓展延伸”控制在2小题左右,以小练笔“连续细致观察”为主对标本课习作能力点。教师在编拟校本作业过程中为了控制题量,以双向细目表为依据,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紧扣“留心观察”这一核心,结合教学目标,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设计符合本班学情的作业,从而能较好地保质保量。
借助双向细目表设计的课时作业不仅能落实课文学习目标、覆盖本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还能引导教师合理取舍作业内容,使校本作业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实现“以一当十”的训练效果。
二、凭“表”分层,解决作业难度不知如何把握的难题
在作业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阶梯式分层作业,让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教师也在不断尝试设计分层作业,但作业如何分层,难度该如何把握却不得章法。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段教学重难点,利用双向细目表设计分层作业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结合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及易错点,借助双向细目表理清课时作业中需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把握作业难度:最基础的题目要求能力较弱的学生全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甚至不做;拔高拓展的题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做,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不做,从而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就感,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仍以《蟋蟀的住宅》一课为例,首先,笔者解读教材,提炼出本课训练重点,即交流、学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从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两方面进行介绍。难点是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其次,笔者向上届教师了解和收集本课习题的错题分布情况,利用双向细目表理清本课的考查目标(能力点),如表1所示。再次,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历来练习错例,通过星级标注以一星至三星区分本课各知识点的难度,从而将作业分三个层级设计。最后,结合课时作业设计了“观察小锦囊”,对本课的观察小妙招做了总结提炼,并进行迁移运用。小练笔由扶到放,有梯度、有层次,减轻了学生对写观察日记的畏难心理,这样设计出来的课时作业有整合、有细化、有分层、有拓展。
借助双向细目表分层次设计作业,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从宏观上调控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作业自主权,使其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享受写作业的成就感,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记录、勇于创新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以“表”定型,解决作业与考试脱节的难题
“平日都会做,一考试就出错。”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是考试题型与练习题型存在明显脱节。教师为了应对各级质检,让学生见到足够多的题型,便不断增加习题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挫伤了学习积极性。要想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必须以质检题型为方向,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教材训练目标及重难点,设计踩在考点上的作业题型。为此,笔者在理清课文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借助双向细目表整理历年质检题型,通过☆标识历年来考题出现的频次:三颗星代表高频(历次质检出现频度高于50%),两颗星代表中频(历次质检出现频度居于5%—50%之间),一颗星代表低频(历次质检出现频度低于5%),再根据百分比预估相关知识点考查难度,从而在设计课时作业时有的放矢,让作业更有针对性。
仍然以《蟋蟀的住宅》为例,首先,笔者依据单元教材特点,结合课标、教学参考用书、学情等因素,精选5条“考查内容(知识点)”。其次,结合历年来质检考试题目,借助双向细目表发现“生字、词语、多音字读音”是质检的必考点和高频考点,且以选择题居多,平时学生常做的“看拼音写词语”“生字组词”等常规练习已与质检题型严重脱节。最后,结合质检考题方向,收集往届学生训练中容易出错的题目,笔者设计了两道选择题(如表2所示):第1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读音的掌握情况,结合平时学生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撮口音等易混淆的特点设计了4个选项,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学生需在掌握生字读音的基础上通过判断、辨析做出正确选择;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结合质检考查的重点及学生平时生字书写时的错例设置了4个选项,考查学生对本课字形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在把字写正确的基础上,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做出正确判断。
统观历年质检试题,题目一般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仿写题、阅读题,因此在编写课时练习过程中,需对应“分析”“理解”和“评价”三个层次的要求,编制类似质检的题型。首先,初步筛选出几个备选题,结合“分析”“理解”和“评价”三个层次和总题量来确定其实战性要求;其次,在学生实际练习中反复比较其出题立意和选材设定,最终选取几道最接近的质检题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能力,整个课时练习的层次也就得到了提高,“作业与考试脱节”难题便可得到较好解决。
四、结语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严控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经验,因此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借助双向细目表盘活资源,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设计符合本校学情的高质量作业;结合双向细目表设计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供科学依据。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