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国 唐佳妍
从 “黄土裸露、枯树杂草、闲置浪费”,到“石板小径、花草树木、闲话纳凉”,荒地变公园让居民赞叹不已。通过“网格、民情、服务”三张地图,浦东新区大团镇东大居委人大代表联系点解决了若干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其中,爱家新城15号地块一方小公园的建成最为精彩。
东大居民区所辖汇民锦苑、爱家新城(4个地块)都是动迁安置小区,有133个门洞,共2388户、3780人。居民来自镇辖区其他村,老年人和外来租借人员相对较多,现有镇人大代表2名、联系居委的区人大代表1名。2022年,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人大代表联系点的软硬件进一步提升,并创新打造新载体——亲民走廊。今年以来,东大居委人大代表联系点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进楼组服务圈三级网格体系,即精心绘制一张“网格地图”,实现人大代表服务精细化管理;精心画好一张“民情地图”,健全完善“网格化”治理信息库;精心打造一张“服务地图”,实现无缝隙基层治理全覆盖,将网格化管理与人大代表服务相结合,初步构建文明祥和的精细化社区治理,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的“人大细胞”。
帮居民去心病
今年3月,东大居民区人大代表以画“网格地图”的工作法,在“民情地图”中又添了一笔,了解到不少居民反映爱家新城黄土裸露问题。“黄土裸露、去绿种菜是我们小区环境治理中的一根骨刺,也是居民的一块心病。”东大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唐佳妍在居委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上说道。“我们去听听居民的意见,集思广益能让居民一起参与小区环境治理,把黄土部分改造成他们心中想要的样子。”人大代表唐苗建议。
上门走访听民声
东大居民区党支部启动楼组网格,来了一场上门听证会,由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三代表”上门走访收集居民意见,结合创建文明典范城区全覆盖宣传,引导居民参与到小区环境治理中来,一起建设美丽家园。如何将爱家新城15号地块的一块荒地改造成家门口的“小公园”?怎么打造、需要什么样式?代表上门引导居民自己想、自己建。
认领项目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发挥居民自治、共治积极性,代表们建议:依托自治金项目发布文明创建“微项目”认领征集令。“微项目”包含楼栋清洁、文明城市小喇叭宣传、清理脏楼道“整洁行动”、绿地认领等。项目对标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创新实践“1+1”工作法,即“一名人大代表+一块‘责任田”,其中“绿地认领”项目成效显著。两名镇人大代表主动认领“责任田”,发动志愿者每天擦拭小公园里的椅子,定期对花坛进行检查,对枯死的绿植进行补植,避免黄土裸露,同时清理垃圾,及时劝导、制止人为踩踏等不文明行为,维持整体绿化环境。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铲除自圈的小菜园,居民不理解、不配合。人大代表一次次上门做居民思想工作,同时协助居委工作人员联合城管、社区民警联勤联动,成功整治“自留田”现象。小公园建成后,居民们坐在长椅上,笑嘻嘻地说:“小公园就在家门口,很方便,午饭后晒晒太阳,晚饭后消消食。”
微自治格局基本成型
在居委党支部正确领导和人大代表主动参与下,附近小区居民也主动加入到护绿行动中,有人拔“菜”种“草”,将自家阳台上的“風景”移栽到小区。“党建引领+人大代表带头+业主参与”,小区民主自治格局成型,助力更优质的人居环境建设。至此,东大居民区的“服务地图”成功更新。
东大居委人大代表联系点将继续通过“三张地图”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更多的服务,并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系点平台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模式,优化服务、扩大格局,真正发挥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