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城北小学 范思思 薛彩霞
在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等策略,知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同时,对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也有过一些经验积累。在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描述问题,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
导入:学校举行了“打地鼠”口算比赛,老师统计了两位同学的成绩,请大家根据给出的条件,解决问题。
出示准备题:小宁和小春共打了72只地鼠,两人打的地鼠一样多,两人各打地鼠多少只?
师:请大家翻开本子,读完题迅速列式解答。
生:用72÷2=36(只),两人各打地鼠36只。
出示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打了72只地鼠,小春比小宁多打12只。两人各打地鼠多少只?
(学生列式有困难)
师:为什么不能很快解决新的问题了?把例题与准备题比一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数量关系变得复杂了。
生2:准备题中两个未知量是一样的,例题中两个未知量是不同的。
师:和准备题相比,例题更复杂了,要理清数量关系,我们可以找哪个好朋友来帮忙?
生:可以画线段图。
【教学思考】
画线段图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地表示出来,进而使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有利于更深入地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画线段图、学会画线段图、体验画线段图、自觉画线段图。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需要“画图”,才能激发学生对画线段图策略的需求,体现出画线段图的价值。
1.从易到难,搭建阶梯
教学中,教师先是设置解题规则:要求学生迅速读题并解答。解题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准备题 “易”、例题 “难”。接着通过对准备题和例题的比较与分析,让学生找到原因:虽然准备题和例题都有两个未知量,但是准备题的两个未知量是相等的,就相当于只有一个未知量,所以解答起来十分简单;例题中两个未知量不相等,所以虽然已知两个未知量的和与差,但解答起来还是很困难。
2.以难促思,引出画图
例题的“难”,促使学生基于已有的学习经验,想到可以通过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困难时,学生画图的需求来得自然而迫切,激发了学生对后续“怎样画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仔细读题,理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思考怎样画线段图。
师:有想法了就请大家拿出练习纸自己尝试画图。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画了两条线段,一条表示小宁打地鼠的只数,另一条表示小春打地鼠的只数。
师: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宁和小春打地鼠的只数,要注意什么?
生1:因为小春比小宁多打12只,所以我先画小宁的线段,再画小春的线段,小春的线段要比小宁的长一些。
师:说得很有道理,大家明白了吗?
生1:接着在图上标注小宁和小春共打地鼠72只,小春比小宁多打12只。
师:同学们看一下,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2:线段图上只有条件,没有问题。还要添上问题“小春打地鼠多少只?小宁打地鼠多少只?”
师: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大家对线段图的画法清楚了吗?请把自己的线段图完善一下。
师:你们能只看线段图说一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
师:同样能表示条件和问题,把文字叙述和线段图比一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3:和文字相比,线段图更直观、更清楚。
生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教学思考】
如何画线段图,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分解难点。
1. 据学生已有基础,自我尝试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尝试,虽然通过模仿,也能画出线段图,但对这样画的意图却不是十分清楚。学生处于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2.借教师连续追问,理清缘由
在学生尝试完成线段图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通过问题有效引导,例如:借助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表示条件、怎样表示问题、为什么这样画等问题进行引导,在追问中帮助学生逐步理清画图步骤,明晰每一步的操作意图。
3.以比较激发思维,自我感悟
在完善线段图之后,教师让学生将文字叙述和线段图进行比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晰,借助线段图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辅之适当的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尝试画图、自我修正、看图分析、比较反思的过程,不仅学会了怎样画,还知悉了其中缘由,解除了学习困惑。
【教学片段】
1.借图分析,多方法解题
师:请大家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方法。先自己思考,再结合图形,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1:把小春比小宁多打的12只地鼠减去,这样两人打地鼠的数量变得一样多,总数72-12=60(只),等于小宁的2倍,先算小宁打地鼠的只数,再求小春打地鼠的只数。
生2:给小宁增加12只地鼠,让两人打地鼠的数量变得一样多,总数72+12=84(只),等于小春的2倍,先算小春打地鼠的只数,再算小宁打地鼠的只数。
生3:先把小春多打的12只地鼠一分为二,分给小宁6只,这样两人打地鼠的数量就一样多,都是36只,所以小宁打地鼠36-6=30(只),小春打地鼠36+6=42(只)。
师:结合线段图比较一下这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三种方法,都是把小春和小宁打地鼠的只数从不同变成相同。
生2:前两种方法,总数都发生了变化。第一种方法是把小春比小宁多的12只去掉,让小春打地鼠的只数变得和小宁的一样多;第二种方法是让小宁打地鼠的只数增加12,使小宁打地鼠的只数变得和小春的一样多。
师:再把第三种方法和前两种方法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3:第三种方法,总量不变,通过小春给小宁6只让两人变得一样多,所以小春打地鼠36+6=42(只),小宁打地鼠36-6=30(只)。
师:看来,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画线段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题目做完了一般要进行检验,看求出的答案是否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我们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进行检验。
2.回顾反思,深化认识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生1: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更直观、清楚。
生2: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师:其实画图的策略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想一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教学思考】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画图策略的价值,不仅在于理清数量关系,更在于以图为媒,搭建思维框架。
1.小组合作,有效探究
数学课堂的小组学习,要避免热热闹闹走过场,而应该扎扎实实有思考。所以小组研讨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先自己画线段图进行自主研究,在静思后再进行方法的交流。同时,通过小组组长的组织协调,确保小组成员交流有序、高效,让小组合作真正发挥了集思广益、思维互促的作用。
2.结合图形,创新思考
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始终结合线段图的变化进行思考。课件中线段图的直观演示,能够帮助讲的学生“讲明”,能够帮助听的学生“听懂”,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切感悟线段图的价值。
3.方法比较,合理建构
结合线段图,教师引导学生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与分析,在数形结合的思考中,帮助学生搭建解题模型,助力思维提升。
画图策略的价值,不是通过语言来表示,而是通过实践来感悟。教师要贴近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探究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理解策略、感悟策略,提高使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后记】
1.数形结合,以图找“术”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是典型的和差问题。这类问题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解题思路是把不同转化成相同,可以运用两种方法:(和-差)÷2=较小数,也可以通过(和+差)÷2=较大数,这两种解法是学生容易理解且容易掌握的方法。此外,也可以运用把多出部分平均分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画图分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有了线段图的辅助,学生的思维才能豁然开朗,学生才能够结合线段图将不同的解法直观地展现出来,并在比较中逐步架构起解题模型。
通过数形结合,不用教师多费唇舌,学生便能有所悟、有所得。
2.以图讲理,以图悟“道”
画图策略在解决和差问题的过程中显得很实用,实际上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好用的工具,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思想和方法,是为“道”。“道”之所存,不限于就题论题,而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它着眼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有意识的渗透集中在两个方面:
(1)学生画图意识的激活。教学中从准备题到例题的跳跃,搭建了学生思维的阶梯,激发了学生对画图的需求,让画图成为学生的自然所求。学生在“想线段图—画线段图—用线段图”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图”的价值。
(2)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图的作用,避免为画图而画图,教师结合课件中线段图的变化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展开。通过将解题思路与线段图一一对应,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悟画图价值、逐步提升画图能力和用图能力的过程。
“术”是其表,“道”蕴其中,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有深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