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珍,刘永艳,郁万慧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血压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已成为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10亿,而仅我国占3.3亿,且受年龄、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日益年轻化,不仅严重危害健康与生命,也给社会与家庭带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中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原发性、临界高血压等特点,多数无明显症状,但由于中年人工作压力较大,精神紧张,且多数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易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且血压变化不规律,控制难度大[2]。有研究提出,中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等直接影响其血压水平,以科学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全面认知自身疾病,提升用药依从性,改善其健康行为,有利于病情控制与改善,但关于健康教育的模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线上线下融合式健康教育对中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健康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体检中心7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②年龄45~59岁;③病程≥1年;④具有良好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⑤会使用微信;⑥本人及家属知悉研究内容,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伴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或小学以下受教育程度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5~59(52.14±1.29)岁;病程1~8(4.31±0.59)年;高血压分级: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7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小学8例,中专或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1例。研究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5~58(52.11±1.32)岁;病程1~7(4.28±0.62)年;高血压分级:Ⅰ级14例,Ⅱ级16例,Ⅲ级5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小学9例,中专或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基本资料,并指导患者填写调查问卷,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并以口头方式向其讲解高血压防治知识,于治疗前讲解高血压发病机制,治疗后第4周讲解饮食、运动及用药相关知识;治疗后第8周讲解血压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持续干预1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线下教育。组织患者进行集中授课,为其讲解高血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确认患者无不适后,指导患者穿戴并发症模拟体验工具,注意每例患者与体验工具接触前,均使用75%乙醇消毒,以免交叉感染。体验内容包括:a.冠心病症状。指导患者穿着冠心病症状体验背心,依据体型将束带、背部松紧带收紧,模拟冠心病发作时产生的背部压迫感;放入背心前部口袋4 kg沙袋,模拟出患病时的胸部压迫感,确保体验效果达到最佳。b.脑卒中偏瘫症状。确认患者行走自如后,协助其穿着偏瘫体验服,再直线行走12 m,然后采用矿泉水体验偏瘫造成的行走、活动障碍。c.高血压肾病症状。引导患者对正常肾脏模型与高血压导致的颗粒性肾脏模型进行触摸、感受,口头讲解正常、病变肾脏的触感、形态。d.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症状。嘱患者佩戴磨砂眼镜,读5行为一段的文字,体验视物模糊引发的不适、不便。每周进行1个项目体验,分4周体验完毕。②线上微信教育。a.组建微信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心内科主治医生与护士长各2名,专科护理人员6名,所有成员均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及表达能力,全面掌握微信相关操作功能,且已完成中年高血压防治知识专业培训,干预前明确小组成员职责。b.设立微信交流群。确保所有患者均进入交流群,由小组护理人员查阅书籍、医学文献等资料后,收集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生活方式、用药指导、血压监测等知识,整合汇总后交由心内科专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借助于易企秀软件制成H5形式,以图文与音乐配合的形式激发患者的阅读兴趣,于每周一、三、五定时于微信群内推送,指导患者学习推送的健康知识,并要求其于群内发送“已学习+学习时长”。c.于每周二、四、六,利用易企秀软件中的易表单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健康知识学习情况,鼓励患者主动于微信交流群中分享学习心得,并相互交流,管理组每周整理患者信息,并为其答疑解惑。d.每日安排1名护理人员于8:00~22:00微信群中解答患者问题,提醒患者严格遵医用药,坚持进行血压监测、健康饮食,鼓励患者戒烟、戒酒及适量运动,如借助于keep运动软件,选取自己喜欢且适合的运动项目进行居家锻炼。e.每日8:00~22:00,使患者在微信群内自由进行交流,鼓励血压控制良好者分享日常的自护经验,若有患者持续1周未在群内发言,采用电话方式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参与群内互动的重要性,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教育3个月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5]评价两组服药依从性,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612,可信度良好,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健康行为。教育前后,分别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价患者的健康行为,问卷Cronbach′s α为0.852,可信度良好,项目涉及规律服药(30分)、健康饮食与运动(40分)、定期测定血压(3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③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教育前后,分别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型号:OMRON U30)测定舒张压、收缩压。④比较两组满意度。教育后,指导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Cronbach′s α为0.834,可信度良好,问卷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教育前后健康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教育前后健康行为比较(分,
2.3 两组教育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教育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上升的高风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研究预测,到2025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将达到15亿[6]。同时,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受到高血压的困扰,但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较低,可见高血压的防治需要从健康教育着手[7]。现在,临床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进行血压控制,避免病情进展,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易出现未遵医用药或不良生活行为,导致病情控制效果不佳。可见,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其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在血压的预防、控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口头、宣传手册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但健康教育的知识非常零散,难以帮助患者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且患者只能到固定地点进行知识学习,健康教育方式局限较大,效果不理想,故需要一种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8]。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逐步广泛,临床开始利用通信、信息等先进技术管理患者,如微信群、QQ群等均已成为远程依从性管理、健康教育及随访的重要方式,并取得满意效果,但有研究也指出,单采用线上健康教育存在局限性,如年龄、受教育程度、资讯接受能力等,导致远程管理的可行性、信息安全性存在风险[9]。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两种健康教育的新型模式,强调通过线上活动对线下活动产生影响,通过联合教育模式帮助患者学习相关知识,改善其健康行为。目前,线上线下健康教育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如用药提醒与药品信息,女性健康与怀孕,特定疾病的针对性治疗等多个健康管理方面[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教育后,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线上线下融合式健康教育可改善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转变健康行为,控制其病情。分析原因:通过线下教育、线上提醒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其构建的线上教育微信群,可以每日进行健康知识共享,使患者随时进行知识交流[11]。而线下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血压测量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现场指导,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并发症的危害,意识到遵医用药、健康饮食、运动等的重要性,通过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的方式,提升服药依从性,引导其积极改变不良行为,从而控制血压水平[12]。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融合式健康教育可提升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其健康行为,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