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加速康复理论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心房颤动行冷冻球囊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05-22 12:31方心月史秋寅张婉婉崔丽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消融术个体化球囊

赵 葳,方心月,史秋寅,张婉婉,崔丽娟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9;2.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心房颤动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逐渐被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所取代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表现为心悸、头晕、气喘等症状[1]。心房颤动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健康,及时、高效的治疗干预至关重要[2]。冷冻球囊消融术通过液态制冷剂降低目标组织热量温度,破坏异常电生理性质的组织,消除心房颤动产生的根源,成为临床治疗首选[3]。传统护理容易忽视患者心理、生理需求,对疾病了解较少,降低临床治疗依从性,且术中持续低温刺激,导致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效果较差[4]。因此,采取高质量、全面化康复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加速康复理论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102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胸部CT、运动试验等检查,符合心房颤动诊断标准者[5];②年龄>18岁;③首次确诊入院者;④临床基础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肺栓塞、下肢动脉栓塞、消化道出血者;②合并凝血机制障碍系统疾病者;③合并脑、肺、肝等功能不全者;④近6个月内曾有心脏搭桥、开颅及盆腔脏器大型手术既往病史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实验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3.42±3.26)岁;病程(3.22±0.32)年;心房颤动类型:持续性24例,阵发性27例;消融次数:首次31例,重复2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53.39±3.41)岁;病程(3.35±0.42)年;心房颤动类型:持续性23例,阵发性28例;消融次数:首次32例,重复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术前,向初入院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医院内环境、科室相关规章制度、术前准备、注意事项等。术中,关注患者体温、血压、心电图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术后,观察患者穿刺口周围变化情况,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1.2.2 实验组 实施早期加速康复理论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个体化康复小组: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经验>5年护师3名、科室责任护士4名、康复治疗师1名等。在开展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前,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心房颤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冷冻球囊消融手术流程、预后效果、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集中培训,参考早期加速康复护理理念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科室与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在相互探讨下,制订科学合理、有计划性的康复护理干预。②术前:护理人员以“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加速康复理念”“自我效能”“运动耐力”等关键词组,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进行相关科研文献的检索浏览,从中总结临床可行性较高的意见、建议,完善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向患者讲解冷冻球囊消融术基本原理、麻醉方式、手术操作流程、术中疼痛与不适、患者配合操作者的技巧与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胸部CT等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根据手术拟订方案,手术区域周围皮肤做好术前清洁、备皮。告知患者术前6 h禁食、禁饮。选取节奏较为轻柔、舒缓放松的音频,于术前晚22:00协助患者应用耳麦进行聆听,每次25~30 min。对入睡严重困难者,遵医嘱给予口服催眠药物,确保其正常入睡,以精力充沛的状态去面对手术,提高手术承受能力。③术中:提前检查与维护除颤仪、生理记录仪、冷冻消融仪等仪器设备,确保手术过程中正常使用仪器设备。密切监测患者术中心率变化、呼吸有无抑制障碍、压力数据的起伏等,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配合医生开展相应的抢救措施。护理人员应全程陪伴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嘱患者跟随护理人员的口令,放松精神、心理等,引导患者联想欣喜、愉悦的场景或回忆,分散其注意力。手术过程中,受冷冻影响患者自身疼痛神经敏感度下降,嘱患者若出现轻微疼痛,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消融,避免出现心脏穿孔。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加铺充气式加温毯、电热水毯等,并使用无菌毛毯包裹手术视野以外的区域。减少手术间开关门次数,避免温度丢失,增加手术过程中体温监测频率,每次25~30 min。④术后:冷冻球囊消融手术结束1 h后给予患者鸡蛋羹、黑芝麻糊等软质膳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单次喂食量为250~300 ml,温度为38 ℃,2次喂养间隔4 h,禁饮牛奶、豆浆等,避免造成腹部胀气。手术结束24 h内,患者取平卧位,并于穿刺上方加压无菌沙袋400~800 g,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周围皮肤温度、颜色、性状等,及时询问有无心悸、胸闷、发热等情况。同时,嘱患者按照护理人员的口令,进行床上肢体运动、早期下床准备等康复训练。手术结束24 h后,鼓励患者早期床边、下床、病室、走廊等处进行慢步行走,时间由10 min逐步增加至30~35 min。嘱患者术后1~2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穿刺处周围血管出现渗血、出血。

1.3 评价指标 ①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评估量表测评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主要包括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完成自我管理、应对问题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10分,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7,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好[6]。②运动耐力:观察两组静息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mi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范围:男4.7~6.4 kPa、女4.3~6.0 kPa)、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正常范围<12000);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D)指导符合试验标准的患者在走廊进行往返快走6 min,行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观察并详细记录,根据行走距离的长短,综合评估两组运动耐力,轻度>450 m、中度150~450 m、重度<150 m,量表Cronbach′s α为0.87,行走距离越远说明患者心功能状态越好[7]。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比较(分,

2.2 两组运动耐力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运动耐力水平比较

3 讨论

冷冻球囊消融术作为心房颤动消融临床治疗领域中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对临床治疗措施理解与配合度较差,且护理人员仍遵循传统护理理念,只给予单一笼统的护理干预,未能进行及时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导致其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效果不佳[8]。因此,实施系统化、高效率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早期加速康复理论下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指以患者作为各项护理干预开展的侧重点,以减轻患者围术期间机体对疼痛感知、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为护理目标的护理理念,主要包括术前认知干预、术中全面实时监控、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功能康复训练等[9]。本文通过反复研究分析,实验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术前,护理人员借助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患者细化分析讲解优化升级的疾病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对于疾病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激发患者自主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缓解患者焦躁、抑郁情绪,强化患者对自我护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10]。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靶向精准的护理急救措施,降低患者术中危险系数,与操作者默契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为术后早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11]。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实验组运动耐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术后1 h,给予患者易消化的软质膳食,维持机体营养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12]。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充分调动早期康复训练能力,增加回心血量,改善、恢复心功能、肺呼吸功能,提高其运动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对心房颤动行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加速康复理论下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自我护理效能、运动承受能力,对于推动社会、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消融术个体化球囊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