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不同类型阻塞性鼻部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3-05-22 03:45吕钟琪雷永红陈晗李新建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偏曲鼻部鼻中隔

吕钟琪 雷永红 陈晗 李新建,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症状。CSOM 主要病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而迁延为慢性、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或鼻部、咽部的慢性病变[1],由此可见鼻部慢性病变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但是不同类型的阻塞性鼻部疾病对CSOM发病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就诊于我院的CSOM患者,对二者关系做进一步研究,从而对研究CSOM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例168例,包括CSOM、中耳胆脂瘤以及术后复发病例,排除外伤性鼓膜穿孔或颞骨骨折需手术治疗病例。诊断标准参照《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2]。所有患者均行颞骨高分辨率薄层CT。同时收集同期因其他疾病行头颈部CT或MRI检查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除外CSOM、中耳胆脂瘤。

1.2 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患耳侧别、听力下降轻度、是否伴随耳鸣等。通过影像系统分析患者颞骨CT、颈部CT或MRI的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阻塞性鼻部慢性疾病,包括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鼻窦炎(上颌窦炎、筛窦炎、蝶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CT 或MRI影像学诊断标准:鼻中隔偏曲:偏曲最凸点与偏曲起始点连线交角≤160°;下鼻甲肥大:下鼻甲后缘超过鼻中隔游离缘;鼻窦炎:鼻窦内有软组织影,包括积液、粘膜增厚及囊肿[3](图1)。根据2021年WHO 听力损失分级标准[4]将听力损失分为轻度20~35 dB;中度35~50 dB;中重度50~65 dB;重度65~80 dB;极重度80~95 dB;全聋:>95 dB。

图1 不同阻塞性鼻部疾病CT表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本组168 例患者,男性88 例,女性80 例,平均年龄39.7±14.7岁,发病侧别左耳69例,右耳61例,双耳38例,伴随耳鸣症状47 例,听力下降程度:轻度48 例,中度66例,重度38例,极重度16例。

对照组患者94 例,男性58 例,女性36 例,平均年龄48.9±18.3 岁,病种包括突发性聋、咽旁肿瘤、甲状腺肿瘤及咽喉部肿物等。

2.2 合并鼻部病变结果相关分析

168 例患者中合并鼻部病变者120 例,占71.43%,未合并48例,占28.57%,其中合并下鼻甲肥大76例,鼻窦炎53例,鼻中隔偏曲22例,无鼻息肉及鼻腔肿瘤,同时合并以上3种病变者4例,合并2种者23例,合并1种者93例。对照组患者94例,合并鼻部病变者45例,占47.87%,未合并者49例,占52.13%,其中合并下鼻甲肥大23例,鼻窦炎21例,鼻中隔偏曲5例,同时合并以上3种病变者0例,合并2 种者4 例,合并1 种者41 例(表1)。两组患者合并阻塞性鼻部病变情况有显著差异(χ2=13.35P<0.05)。

表1 两组患者合并鼻部病变结果

2.3 单、双耳发病情况与是否合并鼻部疾病结果分析

CSOM患者以单侧发病多见,左右侧别无明显差异。本组168 例患者中左耳发病69 例,右耳发病61 例,单耳130 例,双耳38 例,其中单耳患者合并鼻部疾病者95 例,占73.08%,未合并35例;双耳患者合并鼻部疾病者25例,占65.79%,未合并13 例。两种情况患者无明显差异(χ2=0.4498P>0.05)。针对单侧CSOM 发病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95例单侧病例中有31例同样为单侧阻塞性鼻部疾病,其中21 例为同侧,占67.74%,非同侧10 例,占32.26%。

2.4 耳鸣情况与是否合并鼻部疾病结果分析

耳鸣症状是CSOM 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本研究将有无伴随耳鸣症状分成2 个亚组。168 例患者中伴随耳鸣症状者47 例,占27.98%,未伴随者121 例,其中伴随耳鸣患者合并鼻部疾病33例,70.21%,未合并14例;无耳鸣患者合并鼻部疾病87 例,占71.90%,未合并34 例。两种情况患者无明显差异(χ2=0.0007P>0.05)。

2.5 听力受损情况与是否合并鼻部疾病结果分析

听力下降是CSOM 患者的常见症状,不同患者的下降程度不同,本研究将是否合并鼻部疾病分为相应亚组,统计各自听力受损情况(表2)。通过表2 对比发现轻度与重度所占比例差异较大,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提示无差异(χ2=2.4699P=0.1160),说明听力损失程度与鼻部疾病无明显相关性(图2)。

图2 听力受损情况构成比

表2 听力受损情况分析[n(%)]

3 讨论

CSOM 及中耳胆脂瘤是常见的耳科疾病,常见症状为长期反复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鸣及颅内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诊断CSOM最重要的步骤是病理机制的识别,一旦确定,治疗就会相对简单。

本文168 例患者合并阻塞性鼻部病变者120 例(71.4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5 例,47.87%),说明阻塞性鼻部疾病促进了中耳炎的发生发展,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5,6],提醒临床工作者在治疗中耳炎的同时要注重鼻部疾病治疗。阻塞性鼻部疾病中以下鼻甲肥大最多见(76/120),其次是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较少,合并1种鼻部疾病者最多(93/120)。阻塞性鼻部相关疾病是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5]。

正常的鼻阻力参考值约为0.325 kPa·s/L,当总值大于0.343 kPa·s/L 时就会出现鼻塞症状[7],下鼻甲肥大时的鼻阻力值约为0.659 kPa·s/L,而鼻中隔偏曲鼻阻力值约为0.573 kPa·s/L,狭窄侧阻力值可达0.824 kPa·s/L,但宽敞侧正常[7~9],由此可见,下鼻甲肥大鼻阻力值高于鼻中隔偏曲。本研究CSOM合并的鼻阻力疾病中下鼻甲肥大最多,原因可能是其鼻阻力较高,导致中耳腔的负压更重,同时由于本研究收集的患者部分为长期生活于海南地区人群,南方地区天气潮湿、霉菌较多,鼻炎发病率较高[10,11]。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单侧CSOM 合并单侧鼻部疾病病例中,同侧病例(67.74%)明显多于非同侧(32.26%),说明鼻阻塞促进了CSOM 发病。慢性鼻窦炎的鼻阻力值基本正常或轻微升高,但CSOM合并者较多,原因考虑为病原菌感染机率大所致。本研究未收集CSOM 合并鼻息肉或鼻腔肿瘤病例,这两种类型疾病鼻阻力值更高,易引起中耳负压,分析原因可能为鼻息肉或鼻腔肿瘤病例的鼻部症状较重,优先就诊于鼻科治疗,较早解除鼻阻症状。

鼻阻力增加导致中耳静态压力和咽鼓管关闭压力升高,中耳产生负压,引起粘膜水肿,引流受阻,容易形成中耳炎[12]。如合并慢性鼻窦炎,其感染的病原菌可直接扩散或通过血流引起耳部感染,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13,14]。阻塞性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15]。1252例小儿病例研究中47%患者出现了上颌窦炎[16]。鼻部病变不利于乳突术后的恢复,鼻部病变的矫正治疗也许可提高乳突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前后需积极治疗慢性鼻-鼻窦炎[17~20]。有部分研究提示慢性鼻部炎性疾病与慢性中耳炎相关性并不明显,Hong 等[21]发现仅在大于50 岁的老年人群中二者相关,其他人群关联不明显。慢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息肉时虽然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统计学分析并无明显差异[22]。

本组患者单耳发病明显多于双耳发病,左右侧别无明显差异,与是否合并鼻部疾病无明显相关性,提示鼻部疾病对发病的单双耳侧别无促进作用。所有患者中伴随耳鸣症状者47 例,占27.98%,提示耳鸣在CSOM 或中耳胆脂瘤症状中较为常见,引起耳鸣症状的原因多考虑炎症介质侵犯内耳,引起内耳功能紊乱导致。本研究发现是否伴随耳鸣症状与合并鼻部疾病无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鼻部疾病对耳鸣的发生无明显促进作用。听力下降是CSOM 或中耳胆脂瘤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本组患者听力障碍中度下降多见,其次是中重度、轻度、重度,极重度及全聋最少,合并鼻部疾病与总体患者相比,各程度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说明鼻部疾病对中耳炎患者听力受损情况无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本研究发现,阻塞性鼻部疾病可以明显促进CSOM及中耳胆脂瘤的发病,是其致病重要因素,在治疗此类疾病的同时要注重鼻部疾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但是鼻部疾病对单双耳发病侧别、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症状无明显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偏曲鼻部鼻中隔
鼻炎发作 试试穴位按摩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
Medpor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