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2023-05-21 02:28张玮
文教资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深度学习

张玮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但当前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缺乏、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应用型英语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趋同、应用型实践教学师资相对缺乏、实践课程或实践教学平台存在缺陷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可从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方式属性、结果属性等方面去探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应用型英语人才 深度学习 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全球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经久不衰的课题,也是体现各国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又取决于其实践能力。如何培养人数众多的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内涵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机构与组织都在致力于探讨21世纪新型人才必备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美国、英国正在重新塑造本科教育。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首次提出“新文科”(New Arts)概念,主张将文科专业进行重组,在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融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打破专业壁垒,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英国从2017年提出“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简称为TEF)计划,将现实的教育环境和需求结合起来,以应对英国一些大学的大学生技能短缺和雇主在科技、工程、数学及STEM等方面表现出的强烈需求,以扩大参与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质量。

自2017年起,国内学者就外语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价值、发展趋势、改革方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学术界对于新文科建设下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中观层面的讨论已经崭露头角,但是从应用型本科教育大视角下关注英语专业的发展较少。部分学者从2014年起陆续对理科、工科、商科专业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然而数量众多的不同办学层次、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学界的关注。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不是很相符,实践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定位不清晰,教学规划不系统;实践课授课内容散乱,针对性不强,不容易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实践课的教学理念并没有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去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忽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现象,教学活动整体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如实践课项目、评价环节等,只是零散的、简单的实践技能或实践知识点的叠加,很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割裂的、碎片化的实践教学,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既不利于实际能力的提升,又不利于外语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理解,更不能对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认知收益起到极其有限的促进作用。

三、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破局之道:深度学习理论

(一)深度学习理论的概念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Marton)和罗杰·萨尔乔(S lj )在1976年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与过程》一文中,首先在教育界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1]随后国内外学者在教育界开展了深度学习的专题研究。国外专家诺埃尔·恩特维斯特(Entwistle)[2]、约翰·比格斯(Biggs)[3]、迈克尔·普洛瑟(Michael Prosser)[4]、埃里克·詹森(Eric Jensen)[5]等逐步完善了深度学习的定义和内涵,构建了策略模型。200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定义进行重新修订,强调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美国研究学会提出了深度学习关联的能力框架,将“深度学习研究”发展的六维素养与NRC划分的三个领域相结合。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意义生成”的学习,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互动和作用,通过环境引发认知重组,是学习者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正向学习。同时,衡量是否会高效学习,学习者是否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也是关键。深度学习主要包括掌握学术核心内容,解决具体复杂问题要有批判性思维,协同合作要有成效,沟通要有成效,学习要有学问,发展学术见解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英语语言的深度学习集中在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上。[6]基思·索耶总结深度学习的特点:能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归纳新概念、新知识,有效地融合新旧观点、批判性思维等。[7] 深度学习的五大特点被总结为:① 以批判式学习为主;② 重视整合知识信息;③ 重视知识的理解力建设;④ 强调迁移知识,强调创新知识;⑤ 落实真题的解题思路。[8] 深度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从机械式、被动式学习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有效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劣构问题的能力。

浅层次的学习是深入学习的先决条件,即分析、评价和创造的基础是识记、理解和运用。学习者在可能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之前,首先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掌握基础知识,否则像是在搭一座空中樓阁。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深度学习的核心。深度学习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高效地处理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开发超前的认知思维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

伴随着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日益跟进,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即从“以教为主”“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变革”“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向“以学为主”的教育范式转变。同时,作为一种理论框架,深度学习被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所关注,并在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追求学生更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和更具投入性和参与性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具有目标属性、方式属性、过程属性、结果属性,这与学习的概念是一样的。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指向学生认知、人际、个人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指向学生追求新旧知识连接、批判理解、信息整合、联系实际的认知加工方式;深度学习的过程属性指向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和参与程度;深度学习的结果属性指向有意义的学习、知识的长时间记忆、迁移和核心素养的养成;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指向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因此,深度学习的多维属性在对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的同时,也对构建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1. 从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来看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

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的,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应该怎么做呢?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认知、人际、个体。学生的认知维度主要是指对深度内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复杂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人际维度主要是指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个人维度方面主要是指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建立良好的学术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认知收益。例如教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学习;教会学生审题能力和思辨能力;展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使实践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打破传统教学范式的束缚。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有效整合各类跨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资源,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目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進行开发和培养,即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由学校进行系统规划。实践课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目标确定,明确每门课的具体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同时也要考虑每门实践课程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即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能力。教师要了解个体学习的前概念、学习偏好和认知风格,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践情境,如实践场所、实习单位、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慕课、微课、学习网站等。

2. 从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来看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不应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而是以跨学科的角度、多学科知识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社会服务导向的知识体系是围绕解决具体的、现实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需要构建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这需要根据动态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组织起跨学科或者多学科知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9] 新文科建设下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层次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跨专业实践能力和跨专业能力为培养主线,构建新文科建设下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生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横贯能力(Transverse Competences)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技能、某一具体职业方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横贯能力是指包括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沟通和表达的能力、照顾自己的能力、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多模态识读的能力、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能力、工作和创业的能力、参与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等各学科之间的通用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体现,强调各种能力的融会贯通,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整合。换言之,横贯能力是指学生个体能够处理自身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跨越学科界限,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通用能力。

以传统的英语专业语言教学为例,英语专业中的语言教育普遍把重点放在语言教育教学的狭窄范围内,只注重英语语言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英语语言与其他人文科学之间天然的紧密联系,也割裂了语言学习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英语教学的专业优势,又要兼顾语言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中更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学术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以职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让学生在学科之间形成知识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生英语语言专业技能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而形成富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秀的职业素养和理念。

构建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实践课程体系应以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生产活动中运用专业理论、语言技能和科学方法,解决现实的、劣构的、复杂的问题,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是一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课程体系可分为综合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两大类。

实践课程的内容组织方法可根据以下四个原则:① 模块化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中关键能力的模块内容;②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专业能力为导向;③ 以行业学习为基础;④ 以学科和实践项目并重。专业实践课程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和业务知识;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实际需求和最新趋势,动态调整实践课程,加强相关行业、产业实践技能的学习。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开展,具体指一些专业实践项目、专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工作坊等,主要是要以隐性知识、能力和显性知识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

3. 从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来看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教学范式的转变

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指向的是学生认知加工的途径,追求新旧知识的贯通,批判性地理解,融会贯通整合信息并且联系实际。从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来看,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进行实践能力前期学习准备、学习需求的问卷调查,具体了解“00后”大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和技能、认知水平及其特点、学习兴趣、学习困难、学习障碍等因素,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一些新时代年轻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如结合省内各城市或地区开展特色实践语言项目的教学活动,选择符合新时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实践学习项目,结合育人功能开展实践教学互动。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00后”大學生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更明显,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想法更为成熟,再加上家长们的鼓励,“00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更加明显,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有一种更高层面上的指导和思想升华。因此,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范式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优势专业为特色、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兴趣点,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深度学习,而不只是呈现知识,或者只是引导学生进行表面的理论学习。

4. 从深度学习的结果属性来看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

深度学习的结果属性指向有意义的学习,长时间的知识记忆,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核心素养。设计良好、系统的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课程的表现性评价,能较好地评价英语专业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是否进行过有意义的学习有较清晰的把握,对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情况能及时掌握,可以弥补传统客观题以语言知识学习和基本语言技能为主的考查不足。

表现性测评是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复杂任务的表现过程和结果进行测评的一种新的测评模式。[10] 标准化考试的题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考核的是学生对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程度,但在批判性思维、协调配合、沟通交流等能力的考查上做得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的一些高级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不能完全通过标准化的考试测试出来。标准化考试并不能激发学生成为学习持久、求知欲强、富于创造性的人才。

深度学习理论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既考查学科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学科交叉能力。英语语言的深度学习侧重于批判性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由于课堂环境的限制,学科教学很难完全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那么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师生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些真实或虚拟的社会情境中,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进行实践学习。表现性测评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测评,为教师提供真实、有效、有用的意见反馈。在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收集学生的实践成果,又要观察学生创造学习成果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的表现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实践成果。教师始终要明确整个学期学生的项目学习期望,即提前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整个学期需要达到的实践能力涉及哪些方面、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准备哪些资料等。对于学生来说,表现性测评中的评分规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学习,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如何改进学习,反思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表现和过程。

四、结语

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实践教学要紧扣时代需求和社会实际需求,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能够轻松应对未来挑战的人,能够胜任未来职场工作的人。未来一些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工作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为实践力而教,为学习力而教,为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教,为学生的未来而教。

参考文献:

[1] Marton F., 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1):4-11.

[2] Entwistle, N. J., Ramsden, P. Understanding Student Learning[M].London:Croom Helm Ltd., 1983.

[3] Biggs, J. B.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Outcomes[J]. Higher Education, 1979(4):381-394.

[4] Prosser, M., Millar, R. The“how”and“why”of Learning Physics[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989(4):513-528.

[5] [美]詹森.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26.

[6] 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7] [美] R. 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 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

[8] 秦瑾若,傅钢善.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MOOC学习活动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5):12-18.

[9] 别敦荣.论大学学科概念[J]. 中国高教研究,2019(9):1-6.

[10] 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访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主任Ray Pecheone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17(7):3-9.

基金项目:陕西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22HZ1441),陕西省2023年“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文科视域下英语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生研究”(SGH22Y13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