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2023-05-21 14:13:17黄承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

黄承梁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四个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 A84;D22;D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3)04-0196-09 DOI:10. 12062/cpre. 2023020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这就是从现在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何谓中国式现代化?其基本特征如何?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阐明了三件事:一是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二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或称为“五大特征”,全面系统回答了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其中,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其他四个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立场、价值诉求和建设愿景。三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之后,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新的时代命题。正是在习近平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与推动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得以进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绿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底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路径和历史抉择,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范畴出发,探求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及其重大节点和重大文献,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相结合,既为中国式现代化接续奋斗提供动力,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持、话语引领,从而使伟大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愿景实现有机统一,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1]。

1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挽救民族危机,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军事现代化”,这与此时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一致的。党的七大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争取引导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加强。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2]132。这或是“四个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提出的“国家战略”的较早溯源和文献记载。在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四个现代化”被第一次正式提出。会议宣布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在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相较于1954年的四个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原表述中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这次会议同时提出要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2]439-442。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首次提出了“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这都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历史性基石。

1.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在抗日战争的危急关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其中,对于如何战胜日本侵略者,毛泽东认为军队和人民的进步是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对于军队,“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要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3]。在这里,军制现代化的表述,与周恩来于1938年1月发表在《群众》周刊上的《怎样进行持久战》一文所提出的“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4]等表述,其内涵是一致的。可见,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现代化的表述,主要是军队的现代化。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强调军事上的现代化,十分契合当时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而改进军事装备的时代背景。由此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军队现代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使用“现代化”这一范畴的肇始。

1945年4月至6月举行的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历史性大会。大会历史性的贡献在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5]1081可见,党的七大已经开始使用工业化、农业近代化等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专门术语,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评判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5]1079。1949年初,随着中国革命形势变化,特别是三大战役的结束,毛泽东对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新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2月,在同原苏联代表米高扬会谈时,毛泽东指出,“战争一旦结束,我们不但要恢复生产,而且要建设崭新的、现代化的、强大的国民经济。”[6]这也是毛泽东继提出军制现代化之后,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本源性质、现代经济学性质的“现代化”的表述。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前期,党内曾出现过一种错误倾向,即经济上的悲观论调,认为中国工业现代性不足。毛泽东指出,中国已经具有大约百分之十的、具有进步性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大约百分之九十分散的个体的、具有落后性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要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7]。这些重大的文献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已经拟定了发展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的战略思想。

1. 2 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在七届二中全会确立的主要战略思想的基础上,1953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此后,确立了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路线方针。“一化”即是工业化,也即总路线的“主体”。1954年6月,毛泽东在亲自主持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中说:“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8]329可见,“四个现代化”呼之欲出。是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要将中国建设成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350。同年9月23日,周恩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第一次将中国式现代化高度概括凝炼成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2]132。这里虽然没有使用“四个现代化”的表述,但却是普遍认为的党的文献中关于四个现代化实质内容的一次正式且全面的表述。

“四个现代化”战略雏形。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中,关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等,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大上明确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演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供最充分的思想准备。1956 年9 月,党的八大召开。这次会议重大的时代背景,一是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二是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中的许多目标和任务已经有望提前完成。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其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在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9]由此可见,从1954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初具雏形。

“四个现代化”正式登上了时代舞台。1963年9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2]439 是年11月至12月,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会议号召全国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0]而奋斗。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正式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首次使用了基于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表述。在1975年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中指出的“两步走”战略,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現代化[2]479。

总而言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尽管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但必须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新中国百废待兴、遭帝国主义封锁的时代背景下逐步探索实现的。经过改革开放前几个五年计划,中国建立了独立且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包括但不限于国防尖端科技等领域仍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特别是持续建设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逐步丰富与发展“现代化”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既始终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以贯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根据变化的态势,与时俱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文明发展道路,走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标志着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成为历史新时期重要的治国理念。

2. 1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1]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及其高速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工业和国防事业的基本前提。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2]之后,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阐述了为什么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问题。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大会主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3]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上,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4]3党的十二大闭幕后不久,邓小平又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14]11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87年4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4]229 由此观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改革开放开始,就有别于“西方模式”,不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建设工业文明之路的照搬照抄。特别是从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看,邓小平主张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本身内在地蕴涵着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14]64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15]198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6]大会在党的十二大关于“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把“富强”写入其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7]总体看,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只有一个定语,即中国特色、中国式的;一个核心,必须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中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指出,中国搞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4]110正因为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为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政治。

2. 2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江泽民所作的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8]

这一历史时期,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浪潮中奔流涌动。以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的召开为标志,继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之后,人类社会形成了具有全球共识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1994年3月,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中国发展长远规划。1995年9月,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9],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重大战略。这次大会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几个标志性的贡献:一是要求基于中国基本国情,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特别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与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提高资源产出率”战略内涵基本一致。二是提出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这也同样是说,从资源“有偿”使用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的生态(资源)“补偿”制度,中国共产党对资源、对生态的认识不断深化,主动意识显著增强,免费、肆意获得资源的时代结束。同时,大量依靠传统资源、碳排放强度过大的地区,同饮一江水、共享一片林,要对保护碧水蓝天绿树的地区给予补偿。这是一种质的认识跨越。三是首次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20]。這可以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较早溯源,在理论上架构了“三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框架。后文将就这一问题详述。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内涵相似相近的新表述,如“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1]。2002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又指出:“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19]283这一重大战略理念,实质上孕育了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许多重大新思想,同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已经由传统粗放型发展之路转向集约型、节约型、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2. 3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就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在21世纪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是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继党的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中国共产党为统筹人与自然关系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首次用人类崭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高度概括和统一了人与自然两者的辩证关系[22]。

胡锦涛强调继续探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2009 年9 月,胡锦涛主持会议,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点启示。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有中国基本国情的一般性,又有特定时代条件的具体性,既要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其特殊规律,要不断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科学发展,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相协调,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在这里,作为党的十八大后被正式确立为“五位一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建设,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包括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好改革的方向,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协调性,构建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制度体系。四是从维护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述四个方面,总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新的执政理念。其核心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3]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安排,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在这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在后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4]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至为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战略目标”。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一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什么是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的认识持续深化。既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得益彰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这一系列重大理论中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又辩证地统一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任务之中,使得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机地整合起来,互相协调,整体推进,从而使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特征的战略和实践愈发清晰。

总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时代命题,到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始,直至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历次党代会的重大课题。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不断为现代化建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伟大而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图景不断展现在世界面前。

3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在建党100周年时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就明确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征程上,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庄重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3. 1 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这也就是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性、根本性任务。对于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什么关系,习近平早就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5]由此观之,与西方传统的现代化老路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挑战,也必然改写现代化发展的世界版图,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时有加剧,当前世界形势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揭示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使十四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既是底线,又是屏障。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會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一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现代化不只是一部分人的现代化,而是十四亿多人口整体通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其二,在中国共产党宣布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需要持续走具有韧性、包容性的现代化之路,就是要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脱贫人口群体财富数量持续增长,绝不容许再返贫、复贫; 其三,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但始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贯穿始终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人民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根本立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26]。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20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27]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28]“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雄厚的物质支撑。同时也要深刻意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必须持续深化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更加坚定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30]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走过粗放型增长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老路。一些地方和企业追求政绩,强调大快赶超,唯GDP发展论,盲目上马一些缺乏系统论证、科学规划、长远眼光的项目,重速度轻质量、重开发轻保护,导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如水土流失问题、“三废”污染问题、空气质量及农田损坏和侵占问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时期内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依靠粗放型发展所日积月累、层层叠加造成的。习近平指出:“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31]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32]5 基于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共同交织的新时代,使建设好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共识。

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有着“以和为贵”“ 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文化传统,更有“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近现代以来,在经历了侵略、战乱的苦难后,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中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独立自主、备受尊重、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如此,中国和平崛起惠及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给一些饱受保护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困扰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之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进了全球包容性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土壤,是5 000年中华文明“天下大同”。历经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涵盖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再到涵盖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在内的“五个文明”;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实现现代化,从“四个现代化”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至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愈加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3. 2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正如前文所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共识。这种全面共识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第一次形成了专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及其自然辩证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其所蕴涵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重大科学论断,深入人心、蓬勃兴起、广泛传播,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也有力推动和促进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正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方面,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双重逻辑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新发展道路,实现了发展和保护双赢,走出了“越保护越发展,越发展越保护”的发展与保护的“闭合圈”之路。这条道路的实质,是一场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是绿色现代化之路,绿色发展观之路。今日中国,“新五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高度融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以绿色科学技术和绿色产业为支撑的,二者正以“白驹过隙”“日新月异”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全面融合。从国民经济结构构成看,一是中国原有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正逐渐修正,一二三产业比重更加合理,城乡关系愈加协调,共同富裕的地域格局正在显现;二是经济增长正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向着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三是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要素,资源和投资要素逐渐退场,创新在新发展理念中越来越占据主动位置。由此,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使十四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了全面小康,创造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下的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新业态,揭示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生命力。

总的来说,中国提出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反思西方现代化模式后所作的理论创新,是在总结中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现代化内容及其实现方式的重新思考和深刻转型。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征程。

3. 3 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凝结出的智慧结晶,独具中国特色,闪耀着社会主义的光辉。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世界性、全球性的显著特征,影响着世界现代化的模式和进程,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的思维定式,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放眼全球,其世界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也深深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演变,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共同推动力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习近平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32]6生产力始终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状态、不同文明形态形成的最终决定力量。从生产力特别是从作为其组成要素的劳动者素养、劳动(生产)工具视角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就是劳动者以无穷探索和实践应用的自然科学(这里也包括经验)以及转化的科学技术,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科学体验史、技术探索史。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进化进程,石器的使用及至石器上的刻文、象形图画、图腾崇拜,既是反映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使早期猿人向新人类演进过程中的标志性“工具”,也反映人类文明以“石器文明”作为其初始文明形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等等;在农业文明时代,“铁器”在古老中国的率先发明和使用,既是中华民族开辟人类历史上第一大产业——农业的伟大智慧,发展了系统化、规模化、建制化的农耕体系和生产作业体系,又为世界范围内的农业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没有铁器就没有欧洲文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科学革命、四次技术革命、五次产业革命,创造了亘古未有的物质财富,对人类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既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视野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既充分肯定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总体方向和总趋势,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绿色发展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世界各國发展打开了新的通道,寻求到了应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全球赤字挑战的突破口。特别是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绿色转型,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为实现发展和保护双赢提供了重要路径选择,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此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尽可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标志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也标志着中国既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迈进,又向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景迈进。这都为中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与理论、国内与国际的力量基石,使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体而现实。

总之,回顾中国式现代化从理念、概念范畴到完整形成的过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化和拓展,直至党的二十大确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战略愿景下,回顾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可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选择项,而是必然项,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发展的历史必然。换言之,要建设好生态文明,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不竭动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生态力量,也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赋予全球绿色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呈庆)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保障
人民论坛(2021年26期)2021-10-05 08:07: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02:18:59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杭州(2021年14期)2021-08-24 07:34:50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人民论坛(2021年21期)2021-08-23 02:46:49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
北方经济(2018年8期)2018-10-09 06:07:0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文教资料(2018年13期)2018-09-21 05:19:54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