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文,蒋润轩,唐 强
(1.长郡湘府中学, 湖南 长沙 410114;2.西雅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13;3.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河南 新乡 453007)
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1]。体育课因其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活动的上课形式,产生了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然而,体育课堂实际教学中存在重“体育”轻“教育”的偏离现象,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体育课程建设、发挥体育课堂的育人价值,是当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向。
体育课程作为一项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何让思政教育能够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是当前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是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课程思政的政策文件(见表1)。2017年5月,国家首次将“课程思政”写入政策文件,并提出发掘学科课程德育内涵的基本要求[2];2019年8月,国家对不同学段的课程思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校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中小学以学科德育为导向,从而实现“整体”化发展[3];2020年3月,为创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结合“校本课程、兴趣班”来开发思政类课程[4],而体育特色活动作为当前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和兴趣班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发挥体育进行思政育人能力的重要阵地;2020年12月,随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基本要求[5]与成体系、分阶段实施模式的提出,再次明确学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要求和路径。中小学体育思政课程遵循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爱国情怀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是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报告会上强调:“要好好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一段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调效应。”[6]练习实践是体育课的主要形式,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落实德育育人的主阵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个人品德塑造的重要性;在遇到困难或挑战自身极限的情况下能够面对困难、坚持到底,与同伴顽强拼搏;能够将体育运动中的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来。”[7]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要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仍然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其教育性功能发展欠缺。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提出能够很好地弥补该缺陷,利用体育课的独特性,将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的“学、练、赛”相结合,将思政理论内容直接映射在实践练习活动之中。在体育课程的练习中渗透德育元素、在体育课程内容中加入思政教育,让体育课程作为各学科之间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
表1 国家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阶段对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尤为重要,该阶段正确的价值引导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引领思想、传输价值观是影响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环节。体育课从小学至高中贯穿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体育课程能够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需求来构建不同内容形式的思政课堂,形成道德、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实现“强身”与“健心”的统一[8],从而满足学生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处于感性认知与形象化思维阶段[9]。依据该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体育课程思政可以以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为主,如:讲述跑的综合性练习——跨越低障碍物这一课程时,将红军长征这一史实作为课堂内容的主要背景,在该背景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锻炼学生练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的能力;又如在原地间转法、齐步走和跑步走等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出一个首长将要进行阅兵仪式的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即将接受首长检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该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适合的情境,将思政教育合理且有目的地结合在体育课程当中。将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置于各个环节和练习内容之中,使思政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具象化,如江川入海般自然地呈现于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从而在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
初中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与自我意识增强,但认知上还不成熟,教师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时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0]。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从单纯的具象思维转化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思想的抽象思维,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中以小故事、小知识或者重大事件作为切入点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如:以中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艰难夺金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首的奥运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体育比赛中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顽强拼搏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已经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身体形态也趋于稳定,各方面能力都明显优于初中阶段,理性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在课堂中更多地进行深入思考。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特点,体育课程思政可以更多采用融入体育规则、体育历史发展、体育历史人物事件和体育技战术方法等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如在篮球项目教学过程中,融入篮球运动规则意识,让学生树立好规则意识,提高对运动规则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该项运动项目的理解;在排球课的教学中,将中国女排的夺冠历程、经历和背景给学生进行解读,培养其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体育精神;在体操类技巧以及杠上动作时,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合作学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能力与方法,通过合作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目前,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总结梳理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价值观、品行、品德、审美等方面;而关于中小学思政内容则主要表现在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迎难而上、意志品质等方面,目前并没有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螺旋上升式的思政内容体系。结合前人研究与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对学生体育品德要求,笔者认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局和构造(见表2)。
表2 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模式
国家意识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形式[11]。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类体育项目逐渐与国际接轨,国际体育联赛开展深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的国际交流与交往功能越发凸显。在体育思政课程中可以结合国际体育赛事上的一些真实案例来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本身具有鲜明的思政价值,可以挖掘各类红色体育故事素材,纳入学生体育课的情景,还可以发掘奥运冠军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家国之思与爱国情怀,以此熏陶学生的心灵,从而在体育课堂中植入更多的爱国情怀种子,将共产主义远大奋斗理想与体育教育相统一[12],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体育也是促进民族交流、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可在体育课程中学习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交流,根植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意识。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讲述体育健儿在世界大赛、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赛事上为国争光的精彩故事,增添国家利益意识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要塑造学生对国家形象的认知,讲述我国运动员是如何为了维护大国形象而在比赛中顽强拼搏的事例。此外,当前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也与日俱增,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基于意识形态目的发起的“抵制北京冬奥会”活动即典型例证[13]。体育教师需在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程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意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也常借用体育场域,需要增强学生捍卫国家安全的政治意识。
社会责任维度具有集体主义、公平竞争、崇尚规则、团结协作四个方面的意涵[14]。体育蕴含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品质。前人所展示出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先,抛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程上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平竞争是体育的灵魂,也是体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程中对公平竞争进行重点强调,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让公平竞争的意识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以及未来的人生进程之中。公平竞争的前提是规则,体育规则体育运动强大生命力的保障,没有规则的体育活动就一定会走向消亡,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须在规则框架下开展体育活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新格言中“更团结”的新增是为了突出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团结力,让体育增强凝聚力的育人功能更加凸显。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注重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中,需要强调集体在运动中的力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集体活动项目,在集体活动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意识,让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与配合,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勇向前,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课程能通过其形式丰富、变化多样的内容来不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是培养和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健全人格维度中,体育思政课程建设可以从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的维度出发。在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上,体育课程教学要在各项练习、活动和比赛过程中不断地将永不言弃、迎难而上、奋勇拼搏、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等精神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上,体育课堂可以发挥其趣味性高的优势,通过趣味运动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克服心理障碍、及时调整自身情绪,通过体育运动来完善学生各方面心理功能、强化积极健康的心理。体育美主要表现为塑造身体美、锤炼运动美、培育行为美三个方面[15],体育课程与美育的融合,具有“以美育人”的功能,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欣赏“体育美”作为重要方向,发挥体育课程培育学生审美功能和审美意识的功能。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周期性决定了其是一个长期且烦琐的改革工作。因此,想要探寻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就必须聚焦于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流程,从教师本身思政素养到课程建设内容、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的反馈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都需要探究发掘,在各个流程中找到关键切入点,从而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
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16],其自身思政育人能力以及构建体育思政课堂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课程思政的效果。对于当前大部分从事中小学一线教学的体育教师而言,往往认为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才是主要任务,对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资源创设能力、育人方式和课程建设机制等方面缺乏深入认识[17],这也就导致当前体育思政课程教学薄弱的现状。因此,推进中小学体育思政课程的发展建设,切实提高体育课程的育人成效,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的监督力度和教学反思能力[18],提高一线体育教师的思政水平。
一是专题培训强师资。在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并不被中小学体育老师重视的情况下,开展专题培训是一项时间短、成效快的举措,能够迅速帮助体育教师提升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注重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和育人素养。
二是经验分享促交流。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并没有完全形成一条体系化道路时,各学校之间可以定期举行体育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会,各校进行资源共享、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探讨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道路。
三是教研活动启思维。教研交流是短时间提升体育思政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各校提供的优秀思政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观摩课堂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大量的思政课堂启发,尝试在日后课堂中设计更多的思政元素。
四是利用平台建资源。目前,各地的体育思政资源较为分散,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上的元素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互联网资源,构建出一个“体育思政课堂资源库”,实现全国各地体育课程思政的资源共享,给予一线体育教师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降低其思政课堂的备课难度与授课难度,从准备环节就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19],这是实现“学科德育”、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20]。体育课程作为当前中小学语文和数学之外的“第三重要课程”,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德”,就必须聚焦体育课程内容的优化,进而推进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发展。体育课程建设包含目标设计、教材编写、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四个主体内容。第一,修订大纲。在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以及考核评价标准中都纳入体育思政元素,全程体现出思政育人的要求。第二,教材编写。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具有方向的一致性,为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组织相应的体育专家进行教材编写,新编教材内容不仅要包含原有的技能内容,还需要在相应的技能中增添德育元素。比如:增加中国女排夺冠背景故事、女排精神、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舞龙舞狮)等一系列具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让体育思政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有据可依。第三,目标设计。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与课程思政的要求,整合“三维目标”,构建包括运动认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以及运动乐趣在内的多元目标[21]。第四,教案课件编写。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思政背景元素,最大价值地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政价值,促进育人成效。
课堂教学始终是育人的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手段和途径[22]。体育思政课程的建设想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首先,把握好课堂授课。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师贯彻落实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政熏陶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体育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各内容流程的编排等举措将体育的德育元素融入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其次,把握好课堂实践,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寻求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方式,如讲好经典故事,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互动方式等协同作用,形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内生素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个人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23]。最后,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给予学生们在课题外的知识补充,相当于补充课堂。因此,在把握好学生体育课堂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地将思政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校内外课堂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受到的思政教育与校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让课堂内的思政教育得到校外的延伸,还可以促成体育课堂思政教育在校外的实践。
在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项细节工作极易被体育教师忽略,即课后教学反馈。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其课后作业并不是以书面形式进行,而更多的是对学生某方面的技术技巧或素质提出相应要求,其课后反馈无法以书面的形式直接呈现给体育教师,这也就产生了当前部分学生反映体育课的课后教学反馈不佳的现象。想要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后反馈,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收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针对反馈信息作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完成体育教学的闭环工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践中如何运用好教学反馈?第一,课中沟通。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特征,能够高效及时地解决问题;第二,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交谈,有利于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把握,根据收集到的课后反馈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修缮,同时选择更加贴合学生情况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问卷调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其突出的优势是能够广泛吸收学生的意见反馈,教师能够从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具有目标的合理性、方法的多元性、标准的可靠性、总结的及时性、反馈的及时性等特征[24],是任何学科、专业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控制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成效、监督教学程、推动教学改革等重要职责[25]。推进体育课程实践建设的发展,衡量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必须依靠教学评价来检验。相关文献表明,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方式依旧是以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为主,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五个坚持”基本原则要求(立德树人、问题导向、科学有效、统筹兼顾、中国特色)还有很大差距,难以有效评价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成效[26]。因此,构建和完善多维循证、多方参与的体育思政课程评价方式[27],是推进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扩增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不再只是体育教师,可以拓展到班主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等,按照相应的比例权重进行打分,计算出学生最终得分。其次,丰富评价维度。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应注重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表现,体育品德的形成,多角度、全过程、全方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
体育课程思政是一场理念革命与观念再造,是教师和学生深度教学和学习的实质体现,这是一个“创造性、研究性、生成性的具体认知实践过程”[28]。目前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刚刚起步,对体育课程的思政内涵及思政内容的认识不足,都会在实践执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境。从中小学体育思政建设的价值出发,分析了各个学段中小学所合适的体育思政内容,并对体育课堂等实践方式进行了具体阐述,旨在为推动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构建协同育人、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