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 陈曦
【摘 要】思維品质是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引导学生基于学习者、读者和评鉴者三种角色,转换视角,进行阅读、学习和探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三维系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4-0050-04
【作者简介】1.杨灿,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讲师;2.陈曦,江苏省江阴市金童中心小学(江苏江阴,214000)教师,二级教师。
思维品质是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其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具体是指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是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对事物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关键。就语言学习而言,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不能脱离思维而存在。忽略了思维品质培养的语言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更难以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
一、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概述
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话语不仅是社会的产物,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构建社会。社会语言学家Fairclough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对“他者观点”的一种回应。这既可以包括对某人言语的回答,也可以包括对某种社会思想的认同或质疑。这意味着,只有在意识到语言作为社会产物的特性之后,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实现对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反思。基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了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见图1),学生可转变身份,对语篇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发展思维品质。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处理英语文本时,以学习者、读者以及评鉴者的身份,实现对文本的学习、阅读、评价。这三种身份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交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融合了学习者、读者和评鉴者这三种身份的体验,学生才能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进而成为“大学习者”。
学习者是学生的主要身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者的任务包括学习和掌握文本中的生词、句型、语法、文章结构等知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并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
读者身份是学生脱离学习者身份的第一次跳跃。学生需要首先意识到并肯定自己的读者身份,对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读者身份的任务包括对文本篇章大意的理解,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对作者观点的总结以及发现作者是如何表达观点、如何运用论据的。这一角色与前一角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作为学习者时会更多地从知识层面对文本进行割裂的学习、理解以及背诵,而学生在作为读者时,应注重对文本整体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出的读者任务在涵盖了对文章的基本理解之外,更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给学生创设非功利性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资源和时间,促进学生进行价值型阅读等。即便在教材文本的阅读中,教师也应尽量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评鉴者是在学习者与读者角色之外的更高层次的跳跃。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学习者和读者,还可以是评鉴者,应该对文中表达的观点进行比较、评价和批判,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评鉴者角色的任务涉及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性的评价,具体可包括对文本本身的评价、对作者观点的评价以及形成自我观点等。评鉴者身份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维度。
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的实践运用
下文,笔者结合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 1 Cinderella的教学,具体谈谈如何运用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该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主要呈现了经典童话《灰姑娘》中“灰姑娘去参加舞会”的片段。
基于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词组与句式,如prince、 clothes、Why...? Because... put on、take off ;掌握why与because相关句型的使用方法;思考该童话故事中的观点,形成自己对于个人追求的判断。以下是该课的主要教学步骤。
(一)Pre-reading
教师播放电影《灰姑娘》的片段,引出教材中的片段,交代故事背景,然后让学生猜测后续故事情节。
教师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Story time部分。
学生通过书后练习Read and match对故事情节进行整体回顾并排序, 同时通过Ask and answer来梳理文章中的信息,再次加深对文本大意的理解。
(二)While-reading
1.第一段文本学习
教师以图片形式介绍第一段中的生词,并领读第一段文本。
接下来,教师展示课文中的图片(见下页图2),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学生进行有关“美”与“善”的讨论。
T: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this picture. Which one is Cinderella?
S:The girl in pink is Cinderella.
T:How do you know according to this picture?
S:She is beautiful.
T:Then, why is Cinderella so beautiful? Why are the others so ugly? There is not a real Cinderella.Why does the writer believe Cinderella should be beautiful?
S:Cinderella is kind. The writer hopes we can all be like Cinderella, not her stepsisters.
T:That is right. We have a Chinese saying “人美心善”. We believe that the one with a kind mind also comes with a nice look. But we also have a Chinese saying “人不可貌相”. It tells us that one cannot judge others only by the looks. Do you agree that a beautiful person must be kind? Or a kind person must be beautiful?
S:No. One doesnt need to be beautiful to be kind.
T:Exactly. You dont need to be beautiful to be kind. Being beautiful is good, but not must. We appreciate kindness in all people, not just the pretty ones.
在以上教學中,教师讲解完基本知识后,引导学生进入读者角色,结合一张插图与学生讨论“美”与“善”的关系。通过对话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即善良与外貌并无直接关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并未直接说教,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插图对读者的暗示,并借两个中国俗语来激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思考,鼓励学生做善良的人,而非只注重外表的人。
2.第二段文本学习
在学习文本第二段时,教师通过三个例句,给学生讲解了why与because的用法,并进一步用why句式提问,巩固学生对why和because句式的使用。
接下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灰姑娘行为的动机。
T:Does Cinderella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S:Yes.
T:How do you know that Cinderella wants to go to the party?
S:She is crying because she cant go.
在以上环节,教师并未按照教材的设置,引导学生以找寻标准答案的形式回答“为什么灰姑娘去不了舞会”的问题,而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读者角色,向学生提问“灰姑娘想去舞会吗?”“你们怎么知道灰姑娘想去舞会的?”
T:Why does Cinderella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S:To dance.
S:To see the prince.
T:Why does Cinderella want to dance with the prince?
S:Because it is good to marry the prince.
S:Because she doesnt want to live with her stepsisters.
教师进一步提问“灰姑娘为什么想去舞会”。学生因为之前已经观看了视频片段,对该情节已有自己的预判,因此准确直白地回答“因为灰姑娘想去见王子”。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站在评鉴者的角度去思考灰姑娘这么做的目的。
T:Why does Cinderella want to get married with the prince?
S:Because maybe the prince is handsome.
S:Because the prince is rich.
T:So Cinderella is hoping to change her life by getting married with the prince.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way?
S:No. I think, one should rely on oneself.
S:No. 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way for me. I will make money by myself.
T:That is great. I am proud of you.
教师借这一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暗藏的一个预设,即“女孩都想与王子在一起”,并对这一预设进行批判性分析。教师并未回避该童话故事中的敏感话题,而是大方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对故事中暗藏的观点进行反思、判断与评价,实现了由学习者、读者角色向评鉴者角色的转换。这次在教师引导下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为后续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做好了铺垫。
3.后续文本学习
在教学后续文本时,教师先借助图片提示和领读等方式讲解文本三、四、五段中的生词、词组以及句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童话故事的结尾,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讲述自己对于后续故事的改编。教师提醒学生,后续故事的改编必须有据可依,要与之前的情节有所呼应。
T:Then Cinderella and the prince live a happy life. Do you like this ending? In your opinion, what might happen next?
S:They break up. Because the prince only met Cinderella once.
S:They stay together and get married. Because Cinderella is a nice girl.
S:They break up. Because Cinderella wants to go to school and find a job.
对故事进行创编,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依据,这样的做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创编故事时,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而要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思考、分析。
(三)After-reading
至此,教师已经完成对Story time中知识点的教学,也已通过示范引导帮助学生体验了学习者、读者以及评鉴者三种角色的不同学习活动。在读后环节,教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和评鑒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一次写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其思维品质发展。
Writing assignment:
How do you like the Cinderella story? Of the four cartoon stories below(故事依次为:A 《灰姑娘》;B 《花木兰》;C 《冰雪奇缘》;D 《大圣归来》), which story do you like best? Why? Choose two stories and compare. Please us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I like story A, not story B, because . In story A...In story B...
In one word, story A is my favorite.
除了《灰姑娘》外,学生还会阅读各种故事,教师选择了其中一些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故事,如《花木兰》《冰雪奇缘》《大圣归来》。将灰姑娘的故事与这些故事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此项任务中,学生会对上述故事进行比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在阅读课中,教师已经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依据,并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因此,在该项任务中,学生不会茫然无措,而会综合运用分析、比较以及评价等技巧,在发展思维品质的同时,也能再一次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三、结语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三维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较快把握“如何教”的问题。实践表明,围绕学习者、读者和评鉴者三种角色设置问题和活动,可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 London: Routledge,2003.
[2]濮实.外语课程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英语学习,2022(1):4-8.
[3]王莉萍.读者剧场: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变革[J].基础教育研究,2022(5):31-33.
[4]卢锋.阅读的价值、危机与出路[D].苏州:苏州大学,2013.
[5]罗玉洁.高中英语“阅读圈”模式下的学生角色探析[J].校园英语,202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