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5-18 21:31:34闫立华寇新慧滕钰王芳磊韩晓霞吴靖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闫立华 寇新慧 滕钰 王芳磊 韩晓霞 吴靖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12月- 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12例,在组间匹配的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监测指标、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态舒张压、动态收缩压、NIHSS评分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  神经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1--0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内科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神经内科疾病主要采用西医治疗方式,可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病情,但并发症较多。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分水岭梗死等是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停止供血、供氧所致,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而言,临床上以偏瘫、失语等脑部的亚急性损害最为普遍。脑卒中是目前影响人们生命和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病因。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在脑血管病的诊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以将传统的中西医结合起来。本研究通过开展临床试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医院2018年12月- 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内科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③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伴脑肿瘤、精神类疾病者。在组间匹配的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51~78岁,平均65.12±2.21歲。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52~79岁,平均65.12±2.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于起病后12小时内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国药准字H20056606;生产厂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10960331;生产厂家: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100mg/天;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液等药物,以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静脉滴注血栓通(国药准字Z20030017;生产厂家: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改善患者的侧支循环。治疗14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中药处方为:当归14g,地龙16g,黄芪25g,熟地14g,川芎11g,丹参13g,赤芍12g,桃仁12g,白术12g,鸡血藤12g,桂枝5g,牛膝9g。1剂/天,分2次服用。随证加减:血虚重者加红花、桃仁各14g;肾、肝功能不全者,加白芍、天麻各15g;语言障碍者,加郁金、石菖蒲各14g;口舌不正者,加白附子15g;血压迅速上升者,加菊花14g;心悸、汗多者,加五味子、太子参、麦冬各25g;手脚麻木者,加半夏、茯苓、枳壳各14g;上肢无力者,加桑枝、桂枝各12g;下肢无力者,牛膝剂量加至19g。针灸选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上肢选取手三里、肩髃、外关、曲池等;下肢选取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头部选取百会、运动区、四神聪等。行针保证患者有酸、胀、麻的感觉。留针30分钟,1次/天,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

(2)血压水平: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

(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0~42分,得分越低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

(4)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的水平。

(5)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评价,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每项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6)临床疗效:基本痊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已完全消失,能够自主生活,肌力等级为5级;显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显著改善,肌力达到2级或更高;有效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肌力等级高于1级;无效即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不明显,肌力低于1级。总有效率[1]=(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观察例数。

(7)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态舒张压和动态收缩压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QO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多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卒中又名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较快,有弥漫性或局灶性脑功能缺失,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2]。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各种西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率,缓解症状,但仍有一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而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整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4]。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四诊辨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调整方案,结合穴位贴敷、拔罐、针灸等疗法,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并能起到活血化瘀、降糖、降脂等功效。同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由神经内科专家进行会诊,以提高疗效。

本研究中药汤剂中,当归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地龙具有镇静、通络、平喘的作用;黄芪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对气虚患者有一定的帮助;鸡血藤具有通血、养血的作用;川芎能活血化瘀、止痛、涼血消肿;桃仁能改善血液循环;丹参有清热解毒、清心养血、凉血消痈的功效。以上中药主要通过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来促进脑梗死的康复[5-6]。另外,有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显著。在中国,针刺治疗脑梗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以醒脑开窍法最为常见,常选用三阴交、水沟、患侧风池、阴陵泉、内关等穴位。现代医学的研究显示,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大脑机能,促进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7-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动态舒张压、动态收缩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脑梗死中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脑梗死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4  参考文献

[1] 占道伟,钱华,杨喜兵,等.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3,43(5):1-5.

[2] 林润,罗菁,许明珠,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缺血性卒中下肢功能障碍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3,38(1):87-94.

[3] 徐慧娟,杨耀忠,王茜.解痉平衡针刺法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2):11-12,16.

[4] 黎冰,杨国峰,伊天爽.化瘀通络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130-132.

[5] 刘洋,李星萍,韩江琴,等.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3,40(1):1-5.

[6] 周维维,刘昀.补肾填精化痰方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消栓肠溶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1):183-184.

[7] 张金生,田力,李三强,等.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可视化解码中医药促进脑卒中后脑功能的重塑[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23):3747-3754.

[8] 黄春莉,韩冰,孙文,等.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41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3,55(1):36-40.

[9] 王进静,季惠娟,曹冬梅,等.以区域医联体为基础的4C中医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159-161.

[10] 古联,梁宝云,周文君,等.跨膜蛋白63C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证显著关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15-20.

[2023-01-30收稿]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