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少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浙江 杭州 310000)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是目前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较高的安全性,但目前临床上关于二者剂量的大小和配比还存在一定的争议[1]。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7 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并予以不同构成比的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进行麻醉,分析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不同构成比的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以我院2022 年7 月至8 月期间收治的87 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病例纳入标准:(1)各项临床资料真实、充分、完整;(2)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3)能够主动配合研究人员的各项工作;(4)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5)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严重的脑血管疾病;(3)参与研究前的3 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4)有麻醉药物过敏史;(5)参与研究前的3 个月内使用过调理身体酸碱度或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6)对本次研究所用的药物过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L 组、M 组、H 组,每组各有患者29 例。L 组中,男16 例(占55.17%),女13 例(占44.83%);年龄31 ~70 岁,平均年龄(51.29±5.84)岁;麻醉分级:Ⅰ级17 例(占58.62%),Ⅱ级12 例(占41.38%)。M 组中,男18 例(占62.07%),女11 例(占37.93%);年龄30 ~71 岁,平均(51.84±5.28)岁;麻醉分级:Ⅰ级16 例(占55.17%),Ⅱ级13 例(占44.83%)。H 组中,男15 例(占51.72%),女14 例(占48.28%);年龄31 ~69 岁,平均(51.04±5.84)岁;麻醉分级:Ⅰ级16 例(占55.17%),Ⅱ级13 例(占44.83%)。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三组患者术前均严格禁食8 h。进入检查室后,取平卧位,建立静脉通路,实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并给予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50 μg 的芬太尼,3 min 后若患者无异常情况出现,则将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液,并用此混合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其中,L 组患者依托咪酯、丙泊酚的构成比为10 mL:10 mg,M 组患者依托咪酯、丙泊酚的构成比为10 mL:20 mg,H 组患者依托咪酯、丙泊酚的构成比为10 mL:40 mg。注入麻醉药物后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射,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后,开始进行胃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1)通过心电监护设备对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 min 及检查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进行测量并记录,计算指标组内的平均值。(2)监测并评估三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包括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计算指标组内的平均值。(3)麻醉后1 周,评估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水平。其中,认知功能的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2];智力水平的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智力水平越高[3]。(4)记录三组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呛咳、呃逆、肌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注射部位疼痛等,计算组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SPSS 23.0 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为均值± 标准差(±s),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百分率(%),组间比较用卡方(χ²)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麻醉前的MAP、HR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麻醉后2 min 及检查时的MAP、HR 均较本组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后2 min 及检查时的MAP、HR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不同麻醉时点MAP、HR 的比较(± s)
表1 三组患者不同麻醉时点MAP、HR 的比较(± s)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P <0.05。
组别 MAP(mmHg)HR(次/min)麻醉前 麻醉后2 min 检查时 麻醉前 麻醉后2 min 检查时L 组(n=29)87.11±9.14 71.29±8.35# 70.39±5.38# 80.23±8.15 75.23±6.06# 72.41±9.10#M 组(n=29)87.46±9.47 70.88±8.34# 69.29±6.10# 80.68±8.36 73.57±6.28# 71.30±8.14#H 组(n=29)87.09±8.19 71.02±8.63# 68.49±7.52# 79.69±9.04 75.97±6.49# 72.06±9.40#F 值组间 0.955,P=0.185 1.294,P=0.204 F 值组内 12.495,P=0.039 11.390,P=0.034 F 值时间 13.096,P=0.013 10.024,P=0.027
三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 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 组和H 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的比较(± s)
表2 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的比较(± s)
注:#与L 组比较,P <0.05;*与M 组比较,P <0.05。
组别 麻醉诱导时间(s)检查时间(min)苏醒时间(s)离院时间(min)L 组(n=29)139.95±13.28 11.49±6.15 125.41±18.75 30.72±5.06 M 组(n=29)108.49±11.40# 10.71±6.29 113.30±18.53# 22.10±4.19#H 组(n=29)137.40±12.39#* 10.20±5.84 129.45±17.40#* 28.54±3.85#*F 值 94.529 0.305 5.204 85.385 P 值 <0.001 0.784 0.047 0.001
H 组患者麻醉后1 周的MoCA 评分、MMSE 评分均显著低于L 组、M 组患者(P<0.05)。L 组、M 组患者麻醉后1 周的MoCA 评分、MMSE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麻醉后1 周MoCA 评分、MMSE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三组患者麻醉后1 周MoCA 评分、MMSE 评分的比较(分,± s)
注:#与L 组比较,P <0.05;*与M 组比较,P <0.05。
组别 MoCA 评分 MMSE 评分L 组(n=29)23.57±3.48 19.49±2.40 M 组(n=29)24.29±3.29 20.45±3.06 H 组(n=29)17.38±4.15#* 17.31±4.79#*F 值 185.295 40.382 P 值 <0.001 0.001
麻醉期间,L 组中共有9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 例呼吸抑制、2 例恶心呕吐、1 例注射部位疼痛、2 例肌颤,发生率为31.03%(9/29);M 组中共有6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3 例呼吸抑制、1例注射部位疼痛、1 例头晕、1 例呛咳,发生率为20.69%(6/29);H 组中共有1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6 例呼吸抑制、2 例恶心呕吐、1 例注射部位疼痛、1 例呃逆,发生率为34.48%(10/29)。M 组患者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L 组、H 组患者(χ²=37.846,P=0.024)。
胃肠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的一种,由于检查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多数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不适感,同时容易出现焦虑、羞耻、紧张等不良情绪,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胃肠镜检查的舒适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无痛胃肠镜检查应运而生[5]。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全麻,使其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这不仅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可避免其在检查过程中发生躁动,保证检查能够顺利完成[6]。但也有研究认为,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刺激患者的脑部神经,导致患者的脑部机能下降,引起认知功能障碍[7]。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是目前临床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较多的麻醉药物。其中丙泊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的一种,经静脉注射后可迅速扩散到患者全身各处,使其在40 s 内便可进入睡眠状态[8]。同时,丙泊酚可调节大脑的神经传递素,因而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依托咪酯属于催眠性静脉全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具有安全性高、代谢速度快、苏醒时间短、麻醉诱导快等优势,但要严格控制剂量[9]。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将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联用能提高麻醉效果,但目前临床上对二者联合应用的最佳麻醉剂量仍尚无定论。严莲等[10]研究表明,中构成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在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支持上述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构成比(10 mL:20 mg)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的M组患者,其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低构成比(10 mL:10 mg)的L 组患者和高构成比(10 mL:40 mg)的H 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麻醉期间M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和H 组患者(P<0.05)。证实了中构成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的安全性。研究指出,使用中构成比的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进行静脉麻醉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呼吸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并能提高心肌血流量,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认知功能是人类大脑的一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可直接影响人的知觉、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和推理能力等[11]。临床研究发现,丙泊酚的用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较大的影响[12]。一些研究认为,高剂量丙泊酚对认知功能具有不可逆性损害。本研究结果显示,H 组患者麻醉后1 周的MoCA 评分、MMSE 评分均显著低于L 组、M 组患者(P<0.05)。相关的研究指出,随着丙泊酚用量的降低,其对认知功能和智力水平的影响越小,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控制丙泊酚的用量,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采用不同构成比的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液进行麻醉,有不同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将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构成比设置为10 mL:20 mg 时,不仅可以快速实现麻醉诱导,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智力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麻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故可将其作为依托咪酯和丙泊酚混合的首选比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试验的观察样本数量有限,且试验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对中构成比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与应用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