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河北省保定市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3-05-16 19:10丁雅芳
中国商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碳创新发展制造业

摘 要: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定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保定市为例,梳理了制造业绿色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制度机制薄弱、对绿色转型认识不够全面、节能减排压力大、缺乏绿色技术支撑四重挑战,并对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双碳”目标下保定市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强化制造业企业领导层绿色意识;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完善技术创新结构体系。

关键词:双碳;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

本文索引:丁雅芳.“双碳”目标下河北省保定市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3(09):-145.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5(a)--03

1 引言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我国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制造业是中国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其减排的成功与否是中国能否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当前,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探索未来的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创新发展与经济效率增长成为重要的关注点。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紧抓住机遇,从推进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转变而努力奋斗,为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加快保定市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保定毫不动摇地走产业转型和创新之路,大力推进城市改革与发展。“要始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导向的优势产业群,实现新兴产业增长新目标”,此为未来几年保定市的发展指南。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双碳”目标下保定制造业发展现状及绿色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保定市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2 “雙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内涵

2.1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含义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节点,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最高点不再增长,之后慢慢回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升转降的历史拐点,这标志着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依赖关系逐渐减弱乃至消失,达峰目标最终通过达峰年份和峰值两个点来体现。“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直接或间接行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例如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最终达到相对净“零排放”。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再次重申,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规划中,必须如期达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两大战略目标。

2.2 制造业绿色发展理论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进行的模式创新。它是基于环境容量和资源约束的新型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将环境资源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第二,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把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绿色化”“生态化”,以此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社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的重要发展理论来贯彻实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到从“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远景目标的新高度。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建设制造型强国、强化实体经济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生态文化建设和结构升级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想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就要提升制造业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使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包括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成品各阶段,以此来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只有不断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才能使经济保持核心竞争力,才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 “双碳”目标下保定市制造业发展现状

3.1 现行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普遍与绿色经济相违背

3.1.1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地方政府更多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上,而忽视环保政策的制定和环境治理相关的投入。众所周知,绿色转型是一项高投入而又见效慢的高难度的复杂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地方政府工作的积极性,从而给制造业的绿色创新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最终阻碍绿色转型的实现。

3.1.2 价格机制对绿色转型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当前,市场评价体系没有根据绿色发展趋势作出调整,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绿色产品的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市场调节作用;与碳排放等有关的衍生品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碳减排的附加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各市场主体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产业和资本市场应转变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准绳的价值评估理念,积极融入和扩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价值权重,引导资本向绿色企业倾斜,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相得益彰。

3.2 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制造业企业一直把以经济成本为导向作为在生产中的亘古不变的观念,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还未真正普及。一方面与陈旧思维惯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环境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在生产中有关。最后出于维持现状的惯性和对改变的担心,企业内部的领导层就会选择保持现状,将工作重点投放到其生产的产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而很少关注是否应该采取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绿色转型。当前,绿色制造的内在价值还未达到和经济效益的真正融合,绿色意识的觉醒必然受到极大挑战。

3.3 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持续增长,节能减排面临极大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制造业一直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其取得的成就基本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力军,而在工业中,制造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产品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3。保定市制造业也是如此,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持续增长,产能利用效率不高,最终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十分明显。

3.4 绿色转型缺乏绿色技术的强大支撑

从制造业绿色转型来看,绿色技术对产业转型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一方面,以节能减排为主的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偏重末端治理,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零碳、负碳技术发展不成熟且成本高。从技术创新的承担者来看,相比高新技术行业,制造业企业缺乏相应的绿色技术基础做铺垫且对其投入少之又少,创新趋势不明显。

在绿色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企业表现出极大的懈怠性,体现在绿色技术基础薄弱和研发投入不足上十分明显。从支撑外部环境来看,绿色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和市场需求间的对接缺乏相应的协同机制,对绿色技术进行评估进而交易的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4 “双碳”目标下保定市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路径

4.1 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引导制造业绿色转型

(1)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长效机制。第一,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严格遵循政策指南,引导市场主体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主动探索绿色金融工具,并将目前的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应用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中,使金融资本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调整信贷资金在制造业企业的投放比例,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快向低碳生态转型。第二,要继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政府虽然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普惠产品,但还须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给予针对性的财政帮扶政策,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属于环境友好型,是否在行业内具有示范性,从而实行阶梯化的财政贴息政策。第三,完善绿色金融评估机制。在对金融机构进行考核评估时综合考虑其绿色金融执行情况,并逐步提高考核强度。

(2)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加快碳市场建设,可以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是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

(3)健全绿色发展监管机制。在制造业企业中始终坚持绿色制造和环境保护两大理念,对能耗高、环境污染嚴重的制造业企业加大管控限制力度,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管。

4.2 强化制造业企业领导层绿色意识

制造型企业作为绿色转型的实施者,将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效果。而一个企业领导层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愿决定着整个制造业企业是否实施绿色转型的前提。企业领导者应发挥带头作用,坚决筑牢绿色意识和绿色价值观,将传统制造业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绿色生态模式转变,坚持长短期相结合,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4.3 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

4.3.1 实现制造业企业全过程绿色制造

为进一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实现工业领域绿色制造”。该理念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发展范式。

绿色制造的内涵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每一环节都要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而对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最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最佳,实现可持续发展。

4.3.2 重视制造业节能

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中,从原材料的提取源头到运输、发电最后配电到制造业,最后到消费端,每一个阶段都会发生能源消耗。总之,制造业在中下游利用的能源效率特别低。如果处在中下游的制造业能多节省一个单位能源,在能源链上游就相当于是双倍节能,因此要特别重视处在中下游上制造业的节能。例如,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聚焦风电、水电、光伏、光热等清洁能源行业。积极引导扶持英利集团持之以恒地助力光伏产业建设在光伏绿色建材、光伏智慧运维、光伏组件回收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为保定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助力。

4.4 完善技术创新结构体系

第一,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升高耗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注重基础研究、基本技术的发展尽快增强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在环境管理中渗透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第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碳减排技术和能效提高技术的创新融合。新能源技术的出现,也衍生出许多新业态例如新能源互联网、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等,这些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领能源系统向更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第三,完善制造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形成机制,鼓励企业引进绿色技术并与股权投资利润相结合,创办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

此外,为实现保定市制造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还要加强全市生产企业和高校科研合作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对这种类型的制造业企业给予针对性地财政帮扶政策,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属于环境友好型,是否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赵晓飞.全国人大代表戴继双:“双碳”战略下,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2022(3):35.

张志新,路航,孙振亚.“双碳”目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价值链地位提升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 144-147.

肖贵玉.“双碳”目标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路径[J].智慧中国,2022(2):24-25.

尹士,王曼曼,许俊锋.“双碳”目标下区域制造业绿色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3):30-32.

李煜华.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机制研究:基于ISM-MICMAC模型[J].管理现代化,2021(6):100-104.

张瑾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2021(8):36-43.

刘志峰.绿色制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的必然选择[J].金属加工,2022(1):15-17.

李国平,吕爽.“双碳”目标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43(2):81-89.

刘志峰,黄海鸿,李磊,等.绿色制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制造业的必然选择[J].金属加工(冷加工),2022(1):15-19.

刘晓静.“双碳”目标下制造业发展路径分析:以大连制造业为例[J].辽宁经济,2021(6):42-45.

TANGB,LIR,YUB,etal.HowtopeakcarbonemissionsinChina’spowersector:aregionalperspective[J].EnergyPolicy,2018, 120:365-381.

猜你喜欢
双碳创新发展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