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2023-05-15 17:42:24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思政

翟 洋

将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

翟 洋

(辽宁工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通过归纳课程思政植入实验教学的意义、方法及成效,结合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剖析了课程思政植入的必要性,规划植入课程思政的建筑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涵盖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植入课程思政的建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激发学生实验课程的兴趣,将课程思政育人植入实验教学,在授业解惑中润物细无声地植入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任务。

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

一、“植入”

(一)“植入”的多元化概念

“植入”英文为“embedding”,意为“把……嵌入,扎牢,使深留脑中”。又可译为“implantation”,意为“使生效,旅行,实施”。

(二)将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

笔者从事实验教学,深刻体会实验教学对专业能力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植入”概念的理解,认识到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实验教师在课堂上的思政原理灌输,而是应做到将思政育人嵌入并深留脑中,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技术能力,使优秀的道德品质在专业技术能力之中生效并实施。要达到植入的真正目的,实验教师就应做到在实验课程中挖掘相关的育人资源即植入的思政元素。需要实验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健康道德传播者。

二、将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建设对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实验数据真实性、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实验结果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均是思政建设与实验教学相关联的方面。实验教学的发展在思政建设和理论课程教学二元推进下,将思政教育植入实验教学能够使科学研究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的目标涵盖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精神、伦理规范、科学和人文精神、道德修养等众多核心素质范畴[1]。课程思政植入实验教学之中,必须适度运用思政理论,不能喧宾夺主。思政建设与实验教学相互匹配,使教学具有更加突出的教育力量,使实验教学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即课程思政和实验教学达到最高融合度且做到学科间的和谐发展。课程思政的“植入”是促进课程思政成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政治育人能够助推学科专业的永续发展。专业实践课程需要不断增加自身对专业技能掌握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兴趣作为动力,以知识储备程度作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作为原则,以韧力不断地支撑探索。

通过实验教学达到的实践意义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但实验教学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即其在学生心中相比理论课程显得重要性差。这样的看法已经成为常态的错误思想,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教学互相弥补不足。

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专业的兴趣能够影响工作的完成,专业能力是个人的技术资本,只有兴趣和能力双提升才能够在专业上得到自我发展。然而,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方向盘,价值观能够决定努力的方向。如此看来,价值观能够提高自身的兴趣,也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价值观的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方面。实验教师要在专业必修实验实践环节的授课之中,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不仅是简单地完成实验测试和实验手册,而是在测试环节基础上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需求,在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实验教师应在实验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下,以思政的视角向学生传授行业的客观认识,即在专业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传授应对客观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充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中。

学生未来工作中的专业竞争力需要自身的专业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与个人价值观相结合,作为实验教师应能够同时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正确的社会认知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环境之前即具有专业竞争力。

三、将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一)课程思政植入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坚持、追求、探索、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是随知识掌握情况确立的,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在自身专业修养上得以体现和落实。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之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成效的一致性。将思政元素植入到实践实验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元素延展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实验教师在实践教学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从而使实验教师以最佳的讲授方法传授学生以渔,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1. 培养学生科研探索精神。实验教师在实验讲授环节引入现阶段社会需求及本学科科学技术领域的先驱力量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索、提高并熟练本学科技能。在讲授过程中,引入对学科发展作出过贡献的研究者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坚持卓越的科学研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实验教师在实验的操作环节多设立奖励制度,分级划分的规范制度及本行业薪资待遇的划分等级激励学生在实验中、在工作中的态度,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进取心。

3.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的思想意识。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的总结环节可引入本学科的规范讲解,推荐学生学习相关规范书籍。学生对职业道德意识有初步提高,在进入行业前先行了解,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成为诚信、恪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建筑专业优秀人才。

(二)将思政元素植入建筑物理实验课程的涵盖范畴

近几年,笔者在建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结合本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建筑学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为基础,对思政元素植入建筑物理实验课程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基于思政建设的建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笔者在建筑物理实验项目指导的过程中,思考专业技术实践任务与思政元素植入的基因,并将其植入原有实验项目指导讲授。

1. 提倡大局观念,提升团队责任感。学生提升团队精神、提高责任感和大局观是完成实验项目的精神支撑。例如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筑物理实验项目的主要环节包括实验地点环境调研、分工完成实验测试、数据整理、计算、课堂讨论、实验结论分析。在这些环节中,组内成员合作完成测试及数据整理计算均增强参与意识,分析讨论增强探索精神和倾听能力。每一个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需要每名组员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辅助完成。

2. 植入爱国主义教育,确立民族自信心。在实验课程讲授环节向学生讲述介绍爱国建筑师,如贝聿铭先生的爱国建筑设计、建筑师林徽因在古建筑木构测绘遇到的困难等。作为新一代建筑师自信心的能量来源于对建筑的热爱。如今我们面对后疫情时期,减少污染的建筑设计探索方法不断成为建筑师的目标之一。而探索方法的自信心应来源于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体现价值观在设计之中的重要性。如在我校建筑物理实验项目中,建筑声学的实验测试可对声污染控制研究提供宝贵的测试数据。

3. 深化法治观念,促进科学合理建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方式不断进步,进而工程建设不断地深化改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范也开始实施。建筑师忽视强规或违反强规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职业道德和诚信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士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时刻强调实验过程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深入探索。与此同时,实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诚信的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的科学发展意识。如我校建筑物理实验项目室内照明测试实验结果通过与相关规范的对照,修改照明设计而改善照明环境应用到不同的使用空间。

4. 坚持和谐共生,提升建筑节能观念。节能减排对绿色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建筑理念不断被推广同时广泛践行。这样看来未来建筑师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绿色建设护航,绿色建筑理念不容忽视。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应不断地提升学生对环保理念的兴趣,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校建筑物理实验项目均体现到节能降耗,例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定项目对建筑产业实现节能降耗、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地域性建筑传承。地域性对建筑设计有决定作用,在不同的地域营造具有乡土文化地域性的建筑,要做到“绿色、美观、适用、经济”。建筑的发展理念和坚持方针始终离不开绿色,而绿色离不开建筑声光热环境的探索与研究,对现有建筑及环境的监测为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依托。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要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一刀切。在平时的测试中,实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实验测试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探索能力。在我校建筑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强调测试场地的环境调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建筑设计的场地调研环节时刻考虑到建筑的地域性,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四、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课程的成效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主线,应将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与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大教育观[2]。

(一)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课程思政的导向性作用

我校是辽宁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验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应用技术的基础教学。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优秀的专业人才应具有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植入思政元素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实验教学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在“三性”实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课程思政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三性”实验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将“三性”实验项目赋予研究性和探索性,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完成项目。

(二)课程思政植入教学的成效在于学生

高校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的主要施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从中受益颇多。思政元素植入建筑物理实验教学激励学生的自身责任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前辈奉献拼搏精神的崇尚,即在自身专业能力和个人道德素养得到了双向提升,进而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具有踏实奋进、扎扎实实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手段也要多元化,可以将课堂行为、心得分享、思政主题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构建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4]。

五、结束语

在建筑学专业建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强调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与核心价值观,将政治育人要素植入实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具有思政意义的专业技能自信心。课程思政植入建筑物理实验课程的成效在于学生自身责任感和自信心的树立。实验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熟练操作和分析处理数据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提升综合素养(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 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2021-04-1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钟志亲, 黄海猛, 李小红. 立德树人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及成效: 以“半导体物理”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2): 65.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4] 张好微, 李薇. 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J]. 山海经: 教学前沿, 2020(27): 2.

: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5.034

G642.41

B

1674-327X (2023)05-0130-03

2022-04-13

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100)

翟洋(1985-),女,辽宁锦州人,实验师。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思政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处处留心皆物理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