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岩,游玉祥
“新文科”背景下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 岩,游玉祥
(湖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高校外语专业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复合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新文科”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的探索,从专业层面和育人层面,提出创建跨学科知识体系、搭建协同知识建构框架等途径实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一些经验及启示。
“新文科”;高素质;外语人才
“新文科”是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的教育理念。202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全面开展“新文科”建设。所谓“新文科”就是在原有文科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重组,推动多学科交叉和深度融合。除了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交叉,“新文科”还要打破文科内部的壁垒,也就是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调整,主动求变,打破定式,树立大外语学科建设观[1]。外语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满足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专业分割转变为交叉融合。在“新文科”建设实施之后,外语学科一直走在改革的最前列[2]。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主要表现为:
一是外语人才培养被赋予新的目标和内容;二是突破现有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重构具有学科交叉性的外语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方法,实现外语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三是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重视外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新文科”建设强调体现人文学科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外语人才培养中要给学生输入正能量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民族文化自信,能够用外语表达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第二,外语学科应突破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交叉与融合,实现传统文科自我革新、创新发展、内涵提升的“文文”融合不断受到关注[3]。同时,与理工科、医科和农科专业也不断进行交融,实现综合性、跨学科性和融通性的外语学科发展与整合。
第三,进行外语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外语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技术背景下,应开展外语教学与学习的智能化转变,为外语学科建设搭建有效的平台,使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网络化成为促进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式。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从课堂驱动转向课内与课外贯通驱动,实现全域知识场景的复合式学习。
第四,实施问题导向型的外语人才培养方式。对“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应以问题为导向,重新定位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从知识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从行业需求出发,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难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跨学科、复合化、应用型人才,通过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人才。
从外语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来说,对外语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是对外语教育的理念和统筹出现了问题。对外语教育的认识偏差主要体现在缺乏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3个学科的理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科学、高效的外语教育研究。外语学科是传统的专业,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现在仍然还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
首先,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了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其次,在专业、课程、教学、师资等方面仍具有传统僵化的培养模式。最后,外语人才培养未能充分将语言实验室、云技术等手段融入外语教学中,如何利用云技术是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高校外语学科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学科融合机制和缺失学科融合辅助环境。外语学科应融合政治、历史、科学、经济等不同学科,构建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相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在学科基础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应该与相近或相似学科进行交流互通,完善外语学科自身的发展途径。
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不能只侧重外语的培养而忽视其他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将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结合是外语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短板。单向化、片面化的滞后评价体系不能满足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素质外语人才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障碍。学生缺乏强大的专业技能,也使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
在“新文科”的理念指导之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面对国内外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要构建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和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专业的重要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和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外语学科的建设目标也应基于社会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来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外语人才培养应改变从知识传授到语言测试的单线模式,实现社会需求到应用技能的整体转型。应积极对人才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关注市场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及时的方向调整,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建设和考核评价几个方面入手,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应建立与世界互动交流的机制,与国外机构建立交流学习的渠道,推进学分互换制度,调动师生进行国际交流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能够拓宽外语人才的国际视野。因此,通过坚持“引育结合”的策略,积极创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外语教师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建立国际化人才交流互动体系,实现学科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产教融合的创新互动的人才培养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不仅要开设融合性课程,也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积极联合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外资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双向体系,强化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难点所在。建立外语人才实践基地,锻炼学生的外语实践操作技能,形成“学—教—练—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倡导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在重大的国际会议和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切实将校企合作多渠道、全方位、全过程的双向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本着“新文科”建设的理念,进行深度分析。以“新文科”理念来指导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基本原则如下:
1. 以“人”的个性特征为原则。“新文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应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其中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应基于“人”的个性发展,关注“人”的本质与特征,充分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在外语人才培养中,不仅仅侧重培养具有专业深度的人才,还要关注每个人的兴趣特长,发挥人的认知潜能,增强知识的广度。这也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2.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应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基础上,确立为什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及怎么去培养人。强调“立德树人”,为我国的国际交流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外语人才培养要遵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及内涵,建立文化自信,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课程思政对价值﹑知识和能力“三合一”的要求,使外语教师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审视。
3.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新文科”的跨学科理念,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融合课程为基础,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融合性课程来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让学生在4年的本科外语学习中,既掌握外国语言的语言技能,又通晓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4. 以“互联网+教育”为手段。“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应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侧重教育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作用,深化教育方式的变革。通过一流课程等优质资源的共享,借助“互联网+教育”的平台,打造能够传递中国声音的高素质国际人才。以AI等现代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升外语人才培养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从而使外语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具有两个特征,即“内在”的跨学科性和“外在”的跨学科性。通过“内在”的跨学科性和“外在”的跨学科性特征,摆脱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条、无法满足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外语跨学科人才需求的困境,不仅从宏观上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且从微观上构建基于跨学科知识的“混合式深度学习共同体”。从教学大纲的编制到教材的选用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以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为原则,这样才能使外语人才培养形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跨学科整合,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跨语种、跨文化等综合素养和能力。
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中,搭建“共享、融合、实践、反思”的学科协同知识框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搭建“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框架,实现“英语+多语种”“外语+交叉学科”“外语+综合能力”“外语+卓越人才”等人才培养目标。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知识体系。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答疑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实现通识教育,通过道德规范、社团结构组织、课程体系和专业素养、就业规划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习成效,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展校企(院)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假期和新学期开学初期组织校企(院)合作,开展基地拓展优化,确保学生有实习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见习、实习,申请或参与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及社会认知能力。
结合区域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在外语课程的设置上,融合教育类、经济类、管理类、农科类、医科类、理工类等专业选课模块,提高学生在所选专业领域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外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整合各专业的知识体系,丰富学生“交叉复合”的专业领域知识。以湖州师范学院推动乡村振兴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为例,推进“外语+农学”专业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在水产专业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水产学科作为浙江省一流学科的优势,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融入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实践“两山”理念,利用美丽乡村主题教育资源,挖掘外语与农业学科的内在关联,为全国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湖师样本”。通过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推进共享课程及本硕课程一体化建设,并坚持特色先行、制度引领、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途径[4]。
产学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通过建设虚拟教研室和实验室,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并且融合其他专业知识,建设跨境实训平台。基于办学特色,结合国家教育发展方向,对接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职业素养、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四强”人才[5]。
一是从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维度,向内而生地推进外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二是借助通识课程,实施全人教育的理念和学科交叉的维度,向外而行地构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对专业课程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丰富课程内容资源,改进教学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借鉴当代教育理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大学外语教学评价体系[6]。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针对学情及社会需求,在外语课程思政的宏观层面明确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目标,微观层面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按照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思路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新文科”背景下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1] 安丰存, 王铭玉. 新文科视阈下的大外语观及学科建设内涵[J]. 外语研究, 2021(3): 58-65.
[2] 郭英剑.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3): 29-34.
[3] 许明武, 聂炜新. 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文文”融合模式的内涵、学理、路径与向度[J]. 山东外语教学, 2023, 44(2): 7-16.
[4] 孟庆楠, 罗卫华, 曾罡. 新文科背景下国家级一流英语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大连海事大学海事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中国外语, 2022, 19(5): 4-12.
[5] 张生祥, 杜尚睿. 社会需求导向的新文科英语师范人才核心素养及培养模式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2): 50-54.
[6] 蔡基刚.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调整[J]. 外语电化教学, 2013(1): 3-8.
:10.15916/j.issn1674-327x.2023.05.026
G641
A
1674-327X (2023)05-0104-04
2023-02-28
湖州师范学院“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364);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022)
高岩(1975-),女,辽宁抚顺人,教授。
(责任编辑:付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