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台,龙江燕
(河北开放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教学名师更是教师中的“大师”,是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2017 年1 月,《教育部办公厅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工作的通知》,提出国内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教师队伍中遴选教学名师。[1]这一举措提高了各地各单位对教学名师培育选拔的重视程度,进而纷纷加强培育力度,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师资队伍力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 年正式更名挂牌,2020年正式发布《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标志着开放大学建设进入新阶段。随着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形势和教育改革趋势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开放大学的期待和需求也随之改变,对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直接决定着开放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加强教学名师培育,营造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教学、注重教师”的良好氛围,是提高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对于教学名师的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一。樊小杰、张红霞认为,教学名师指的是教学投入足、科研和教学融合好、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师[2];蔡琼、宋洁绚认为,高校教学名师是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拥有高尚师德和先进教育理念,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精湛的教学技能,为高校教育教学事业作出独特贡献的教师[3];罗潇、刘义兵认为,教学名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社会评价、教育思想、科研能力等基本条件外,还应在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淬炼出独特思想、信念、技能和造诣等。[4]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皆是围绕普通高校的教学名师展开,而开放大学体系的教学名师定义尚未有学者具体阐述。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职能与普通高校不同,因此教学名师的定义和内涵也有所差别。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文件精神,综合上述学者对教学名师内涵的解析,结合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实际,笔者认为开放大学教学名师应是在具备高尚师德师风、先进教育理念、优秀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长期从事远程教育并在互联网教学领域有所建树,有较强的资源建设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要拥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名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排头兵”,是教育教学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促进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教学名师培育工作无论是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还是对师资队伍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需求层次理论提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通过自身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教师个人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而教学名师的出现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学名师培育,引导普通教师向教学名师看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有利于教师个人成长发展。名师标准会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提升,促进教师坚定信念,通过日积月累的一线教学,获取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此形成独特而又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产出优秀的教学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成为受人尊敬和广受欢迎的“名师”。
名师是教师队伍的榜样,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较为稳定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技巧,可以为其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借鉴。这种可供人借鉴的教学方式方法,一定是易懂易学而且被人充分认可的,具有持续、稳定、安全等特性。当然,具有示范效应的不仅是教学模式,还涵盖了学科建设、团队管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如一位名师通过创新科研团队建设,探索出团队建设规律,获得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科研奖项,这个团队建设模式就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5]
名师引领作用在于名师在教师圈、学生圈不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身边乃至全校的教师或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输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引导产生崇高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优化日常行为方式。引领作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包括引领政治思想、教风学风、教学能力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6]
教学名师是高校的靓丽名片,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该句中的“大师”就是高校力求培育选拔的教学名师,名师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学校品牌打造。教学名师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影响高校社会评价的好坏,进而打响品牌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学名师培育工作,加强教学名师培育选拔力度,利用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有利于在当下的高教竞争中打响自己的品牌优势。
通过查找文献可知,当下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或机构遴选培育教学名师的标准不一,但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江苏省在教学名师支持计划中指出,教学名师的人选标准是拥有10 年以上一线教学工作,在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积极领衔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主讲课程在全省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获得师生群众广泛认可,学生和家长评教满意度较高。《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教学名师培育与评选办法》中,认为教学名师培育与选拔标准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改革创新意识强。《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及评选办法(2020 年修订版)》中,认为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应该具备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教学业绩突出、同行认可度高等条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试行)》中,认为教学名师应是长期在一线进行专本科教学、具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注重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效果显著,在校内外同行及学生中享有较高声望。
综上所述,各高校制定的教学名师培育标准集中体现在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社会认可、社会声望等方面。与普通高校不同,开放大学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施远程教育的成人高校,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开放大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其他高校教师也不同,除了具备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工具运用能力、远程教学能力、助学服务能力、信息和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本文以上述开放大学教学名师的内涵为基础,尝试将开放大学教学名师标准进行归纳,以期对开放大学体系遴选和培育教学名师提供一定的思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教学名师首先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在日常教学与工作中,在为人与为学过程中,始终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向校内外同行和学生传播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好的师德应该是无私的爱,不仅针对教育和教学事业,还有对学生乃至社会的热爱。正因为有爱的投入,才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在实际中,教学名师作为教师的代表,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必备条件,在实施“爱”的教育的同时,也要将教师职业道德与自身个性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以此影响教师同行和学生。长此以往,逐渐塑造出一种名师文化、名师精神,树立更加生动具体的教学名师形象。
教学名师应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充分理解和掌握新时代教育目标,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满足学习者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国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求,《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终身教育服务管理机制,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这一目标。作为开放大学教学名师,要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和组织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教学名师应注重教学改革创新,围绕“网络育人”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针对网络教学改革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开放大学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施远程教育的新型高校,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开放大学教师承担着远程教育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落实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资源建设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开放大学教学名师,首先要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要具备出众的教学能力。学术造诣高,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更新和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将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研究的层面。再次要具备较高的资源建设能力。开放大学教师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创建学习资源,不断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完善,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务。名师是学校资源建设的领路人和把关者,着眼于引进和整合全球化优质资源,需要具备很高的资源识别和应用能力。最后要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前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曾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和灵魂的教育。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通过申请课题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教学名师所必备的条件。
教学名师的“名”突出的就是社会影响力。开放大学名师所创建的课程资源或文化作品点击量和关注度高,或被转发、或评论较好,被学生或者社会人士所认可,也是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开放大学名师立足本校,服从社会发展大局,执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承担成人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团队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专业才能推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或立足开放大学平台资源面向社会实施非学历教育,或利用自身专长对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可行性指导,或参与志愿者团队传递正能量,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随之提升。
名师是教师队伍的代表,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以教学名师为核心的团队,不仅有助于通过发挥教学名师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技能水平提升等诸方面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还能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学名师也要具备团队管理协助能力,发挥体系办学优势,组建教学团队,实现资源互通互享,利用团队整体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