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设计及实践探索

2023-11-12 14:51:00刘宁宁任玉卿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资源服务系统

刘宁宁,任玉卿,何 磊

(河北开放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0)

一、项目背景

为加快河北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创造一个高开放度的信息化环境,进一步支撑学校各项业务的开展,需从学历教育在线学习、教学质量评价、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移动校园、数据融合等方面,构建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平台[1],满足全省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2],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综合集约、统分结合的智慧化在线学习环境,使学校信息化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二、建设内容

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是河北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设计遵循“开放、融合”的理念,基于微服务架构,充分考虑省域电大系统统筹管理、分级办学的特点,以面向用户服务为导向[3],采用“大平台+微服务”模式进行建设,构建1 朵云(阿里云)、2 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多个核心应用系统(老年学习、数字化管理、成人教务管理、学历教育、人事和科研管理等多个核心系统)。

1.基础设施层

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数据储存等方面建立系统运行环境,从数据的传输、计算、存储等方面,确保信息系统靠得住、用得住、跑得快。[4]构建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服务模式,建立一个部署灵活、安全性高、高效快捷的混合云计算基础架构,并能实现云端运行、本地备份的部署模式。

(1)技术架构。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采用B/S(浏览/服务器模式)架构[5](如图1 所示),自下而上分别是门户聚合层、应用系统层、公共服务层和基本设施层,采用细粒度微服务、分布式架构设计、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功能和性能有前瞻性地满足各项业务的需求,以适应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调整的需要。

图1 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简图

(2)多终端支持。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方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管理和服务模式,支持用户使用多终端进行访问,包括PC 端、APP 端、微信公众号端、微信小程序端等,便于学员、教师等用户能够快速访问和使用。

2.公共服务层

该层构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可以向各业务部门、学校科研团队、第三方开发商提供应用开发条件。

(1)标准规范建设。从总体目标出发,参照国家、教育部等标准技术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后期发展需求,以信息资源、数据交换、业务应用、技术支撑为重点进行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维、应用系统建设等相关规范。

(2)数据中台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按照学校实际业务需求构建数据中台。通过现有的数据抽取、转换等手段,以业务为指引,根据建立的数据标准,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将实时数据流转在各个业务环节,有效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数据不兼容、数据不同步和数据不关联等问题。

(3)业务中台建设。将学校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所有业务进行分化整理,通过拆分业务环节,精细化各业务功能,确定微服务的概念,并按照统一标准,全面规划、归纳、摘录、总结,将具有高内聚性或高耦合性的功能抽离出来,构成细粒度化的微服务,统一归汇到业务中台,实现学习过程业务功能颗粒化,业务流程组装模块化。

3.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包含各业务系统所提供的各类实际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逻辑和应用展现,主要是向所有学习者、教师和管理员提供各种应用管理系统,包括社区和老年教育学习网、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系统、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学历教育学习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

(1)社区和老年教育学习网。整合利用学校原有学习资源,建构三端(PC 端+APP 端+微信学习端)合一的新型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学习网,以适应社区和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增强社区和老年学习者与学习网之间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实现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申报资料管理、在线报表、队伍建设管理、终身教育研究会等管理功能。

(2)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的建设,一是可以向全社会提供轻快便捷、多元化的资源服务,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和科研的需求。二是能创新省内现有的资源推广应用形式,实现全省各类教育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及优化整合,实现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全省的终身学习网络。

(3)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系统采用统一架构、统一标准,依托业务中台提供的服务能力,建设集招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于一体,支持自主选课、数据导入导出,实现教务和教学数据互通互联,具有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

(4)学历教育学习系统。集在线学习、教学过程管理、在线考核、质量监控、教师服务、数据分析等于一体,以教、学、评、管四大维度为核心,具备线上线下全场景教育教学支持、数字化资源整合、多维度教学分析等功能,支持省校、市校、学习中心、学生多角色分权限控制使用,实现互通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数字学习环境。

(5)人事管理系统。以组织机构、教职工信息库、合同管理、师资培养、报表分析、综合服务等核心业务为基础,面向全校教职工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服务,最大化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为错误。

(6)科研管理系统。以科研管理为主线,采用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在项目申报(校级课题)、立项、实施、变更、中检、结题各个环节,做到科研项目的全程管理。

4.门户聚合层

构建各业务系统集中展示的门户系统,实现用户、应用、数据、权限、服务、内容等各个方面的融合,成为使用者登录校园网的一致入口。具体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等。

(1)统一身份认证。将河北开放大学系统内所有用户的身份、个人信息和访问授权集中管理,实现统一注册、统一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如图2 所示)包含各业务系统,用户在该平台单点登录,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后,进入各业务系统主页面中,可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无缝跳转。

图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简图

(2)统一信息门户。统一信息门户具有一站式、智能化、个性化等特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扩展性。信息门户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将分散的应用系统和业务内容进行组合,并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入口,将整合后的各应用系统集中显示在统一门户系统中,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的主动推送服务、群组交流互动服务,具备较强的用户交互功能,支持多种终端访问等。

三、平台展现的功能

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居民学习所必须的学习方式方法、观念、成效、进程等各方面。

1.完善了终身学习体系结构

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共享度高、灵活方便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是因特网科技时代建设终身教育机制、建设学习型社会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居民可利用时间和空间优势,自我决定学习时间和地点。

2.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平台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学习资源区域全覆盖,只要家中接通因特网,即可直接参与网上学习,相比学校的现场教学,网络教育受众面更大、惠及面更广,可实现城乡无差别教育。而且平台可提供24 小时学习服务,涵盖自婴儿到老年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资源,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3.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平台从建设之初到现在,具备极其繁多的网络教育资源,可覆盖绝大多数居民的学习需求,涉及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库存存储空间实现TB 数量级。目前平台有1 007 个课程系列、60 254 门课程资源、8 391 个视频资源、6 402 个电子图书资源、179 个有声读物,涉及开放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形式,涵盖法律知识、人文历史、职场发展、心理健康等21 个专题领域。其中,老年教育课程方面,涉及影视戏曲、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15 个与老年生活息息相关的3 300 余门精品课程。

4.支持网上学习过程

为营造全民学习氛围,调动居民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群众参与终身学习,对学习者开展上网行为统计和积分奖赏。例如平台的“积分商城”模块:所有注册用户在平台学习可获得学习积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在积分商城兑换礼品。参与者很乐意参与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

四、平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推进终身学习的流程机制不健全

我国推进终身学习的相关文件只是泛泛提及,缺乏具体的措施和富于操作性的具体计划。

解决对策:在充分调研、咨询的基础上,对各项推进内容或流程做出明确的规划,尽可能地细化推进终身学习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得各级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都知道其在推进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职权和角色;并在实施后,采取相应的督察和考评举措。

2.参与学习人员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河北终身在线学习的注册人数仅16 余万,总访问量一千余万人次;社会各界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居民不了解终身学习平台;平台在功能和资源建设上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解决对策: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获得政府的政策倾斜,加大学习平台的知名度。二是制订激励机制,根据参与者的差异性制订不同的学习奖励,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更多人参与到终身学习中,比如平台的“积分商城”活动。三是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推广宣传活动,比如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进行宣传,形成线上与线下同步联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终身学习平台。

3.平台智能化程度不够

在学习平台使用中,平台相对于使用者的智能化程度和有效学习评估尤显不足。一是在学习平台进行资源上传时,不能根据所上传资源的标题或内容自动归类。二是教师在使用平台进行直播讲课时操作烦琐,直播过程中不能与听课者进行线上连麦互动,实操性不足。三是不能对学生进行精细化分类,例如无法统计学生的性别比例、选课占比等。

解决对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构建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对参与者进行评价和认证。一是坚持科技赋能教育,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平台建设中,助力新技术与教学、学习反馈、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等深入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性,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督与反馈。

4.资源建设方式单一,缺乏地域特色资源

学习资源是终身学习平台的立足根本,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是平台内在价值的具体体现。目前终身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建设主要以采购方式获取,建设方式相对单一;且采购的资源面向全省或全国所有人群,缺乏地方特色资源,没有形成河北地区独有的文化区域特色。

解决对策: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教育课程[6],应当立足于当地文化,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才能够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一是根据居民的素养要求进行公共类课程的开发。二是依据河北地区居民特有的需求进行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的开发,构建一个独特的教育课程体系。

5.学分银行尚未获取多方认证

现阶段,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缺少统合协调的终身教育体系支持,统一的认证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参与积极性亦未得到激发。

解决对策:一是学分银行建设需要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后盾,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优秀的管理能力、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及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二是建立统一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细化学习成果的定义、认证及转换准则,实现学分银行对各个种类学习进程的可互换性。

五、结论

河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先进的技术架构为依托,融合业务数据、应用、服务,面向全用户、覆盖全终端,整体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要求,系统安全自主可控。本文对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多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借鉴。

猜你喜欢
资源服务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工业设计(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北京测绘(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资源回收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