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铭生 查桂银 宋琦(.天长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天长市科学技术局)
天长市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 年)》和《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全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天长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两强一增”新模式。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天长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将《天长市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中设立的天长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由每年预算1530 万元提高到2000 万元以上,将市(县)级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经费由每人每年5000 元增加到1 万元,并对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给予最高5 万元的绩效奖补。制定了《天长农村商业银行“科特贷”业务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了《天长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办法》。
(1)建立立体的会议调度机制。一是天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列为专题研究。二是成立了中共天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调度科技特派员工作。三是市科技局党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安排部署科技特派员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2)建立立体的科技特派员选任机制。一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和企业选任一批科技特派员,结对一产新型经济主体,开展“四新”成果转化服务。二是依托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15 家高校院所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选任一批专家教授级科技特派员,结对一二产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制、新技术研发等原始创新服务。三是依托科技服务机构选任一批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特派员,向下深入企业征集技术和人才需求,向上对接高校挖掘技术和人才资源供给,着力打通从产业到科研的需求和从科研到产业的应用“双关”。2022 年,天长市共选任以上3 类科技特派员158 名,另聘大学生科技特派员56 名,实现了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由点向面,由一产向二、三产,由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向“四新”研发和咨询、政策服务“三个转变”。
(3)建立立体的特派员工作考核机制。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镇(街)综合考核,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列入镇(街)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制定了《2022 年度镇(街)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对结对服务行政村、结对服务各类经济主体开展原始创新服务以及“双链”融合特派员分别制定了3 个考核办法,完善了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营造了全市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氛围。
(1)抓成果转化,让最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抓好村级示范基地建设。每名科技特派员要在每个村选择一个基础相对较好的服务对象建立村级示范基地,并加挂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点),示范和推广“四新”科技成果。服务对象要每年轮换,让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能有机会享受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二是抓好镇级示范基地建设。在各镇农技站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每个镇工作站要建设一个“百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开展“四新”成果的试验示范。三是培育建设市(县)级示范基地。依托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通过在高校科研院所选任专家教授担任特派员,建设一批市(县)级示范基地,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和创业辅导培训,全力构建市、镇、村三级立体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抓原始创新,让乡村产业有源源不断的新成果转化。一方面,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在高校科研院所选任科技特派员并组建科技特派团,解决原始创新的技术供给问题,打通从科研到产业的应用关。2022 年,天长市先后成立了“天长市县域经济科技特派员总团”“天长市水稻和芡实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团”“天长市牛羊产业科技特派团”3 个科技特派团。另一方面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天长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特派员)专项发展资金项目的杠杆撬动作用,每年实施一批科技强农和县域经济“揭榜挂帅”项目,把企业创新的风险由过去的企业独立承担,变为政府企业共担,让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加入到技术创新的队伍中来。
(3)抓素质提升,让源源不断的新成果转化有人才承接。坚持一手抓外引,柔性引进大院大所高端人才担任科技特派员。每年引进专家教授超过30 人,其中服务一产的人数超过10 人。一手抓内育,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依托奇客营星创天地,开展创业培训,年培训500人次以上,带动就业创业100 人以上。依托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农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年培训2000 人次以上;依托结对服务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开展经常性培训,年培训服务对象和各类经营主体5000 人次以上。每年举办两次以上的结对服务行政村科技特派员或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班,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
(1)建设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利益共同体。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引导科技特派员联合村集体、家庭农场共同成立“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装备一流的“智能化精量播种育秧中心、标准化农机(农资)库、粮食烘干中心、秸秆收储炭化利用车间”等,实现“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植茬口安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机服务、统一秸秆利用、统一产品回购、统一加工品牌销售”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村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既是一个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也是一个整合农村各类资源的平台,主要提供除水利灌溉之外的稻麦油种植全程托管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2 万亩,盘活了村集体建设用地25亩,每年分红7 万元以上,吸收闲置农机设备25 台套,可降低中心固定资产投资150 万元,降低一家一户种植成本20%以上。
(2)成立村级土地托管合作社利益共同体。在汊涧镇张营等6 个村探索成立村级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和村“两委”成员以资金和管理入股,小农户、村集体、村“两委”的占股比例分别为50%、10%、40%。运营模式是把未流转的一家一户农田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保底分红方式集中起来,把经营状况不好的流转土地吸纳进来实现规模化种植,将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和村“两委”成员结成利益共同体。2022 年,6 个村土地托管合作社6200 亩托管土地,仅一季水稻“二次分红”,村集体、村“两委”成员、小农户分别得20.2 万元、80.8 万元、101 万元。
(3)构建创新联合共同体。推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对标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先进典型,制定了天长市“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方案,在天长市水稻芡实科技特派团组建单位和服务单位中选择了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牧马湖集团公司、汊涧镇张营村等,与天长市科学技术局签订“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协议。本着需求共征、平台共建、成果共转、培训共办、项目共商、利益共享的原则,努力探索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模式。
天长市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一保障、三立体”措施的实施,开辟了科技特派员带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新局面。
天长市通过招引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按照平台共建、需求共征、项目共施的原则,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每年研发的科技成果超过30 项。天长市对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与企业共同实施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补贴,既极大激发了广大科技型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又较好地解决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仅近两年,就有46 家企业获取财政资金补助1380 万元,撬动了社会研发投入近6000 万元。2022 年,天长市先后建立市、镇、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66 个,转化应用农业“四新”成果31 个,开展线下集中技术培训6274 人次,最新的科技成果迅速从高校院所走到田间户头,转化为高效的科技生产力。据初步统计,2022 年,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村集体经济增收449 万元,农户增收5953万元,企业增收超亿元。
在科技服务机构选任的一批“双链”融合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科技型企业,开展政策宣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科技人才引进等工作,已成为县级科技行政部门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弥补了科技部门人手少、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形成了常态化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此外,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充分调动了天长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度实施前,农技推广工作缺乏评价标准,存在着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区别不大的现象,因此队伍相对松散。制度的实施让这支队伍产生了“鲶鱼效应”,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天长市以融合共享发展的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把村集体、小农户、家庭农场、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工企业、生产供应企业、仓储企业、销售商、金融保险等联合起来,形成产业联合体,实现互补共赢发展。该模式具有六大优势:一是有了南京农业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院所和种业企业的技术支撑,最新成果能迅速在利益共同体内转化。二是2 万亩的全程社会服务可以有节奏地组织生产,延长机械的作业时间,提高机械使用率,较大幅度降低了服务成本。三是有了2 万亩的规模种植,既可以与农资供应商谈判,降低采购价格,又能够为订单企业种植高品质原粮,助其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提高原粮订单价格。四是实现稻麦种植碳中和零排放,甚至负排放。五是国元农业保险给予每亩最高1000 元完全成本保险。六是将小农户、村“两委”成员、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激发和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让专业的人和组织干专业的事;另一方面,小农户较低的保底收入和较高的“二次”分红规避了过去农场主因经营不善而跑路的风险。
近年来,天长市在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重成果转化轻技术研发、重全面推开轻分类指导、重埋头苦干轻宣传报道等。下一步,天长市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又一重点,努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