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霞 孙金波 赵玥
【摘要】数据新闻从“讲故事”到“可视化”的叙事范式转换,不仅是叙事逻辑的变化,更预示着传播思维和认知价值的转换,并在客观上形成了新闻价值的“耦合效应”,使事实和数据之间、事物之间互相连接、彼此影响、相互关联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借助数据可视化的力量,将其直观化、显著化,提升了用户“宽视善知”的认知能力。推动各传播主体的信息使用从“参与式”向“开放众创”的社会协作模式转换,让文本(数据/信息)依靠不同媒介的内容和传播特性充分释放潜力,向读者传递庞大世界观下所发生的“故事”。这种变化,既是对传统新闻叙事的创新和超越,更是对“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颠覆和重构。
【关键词】事实;关系;可视化;叙事;价值;耦合
一、问题的提出:“故事”与“数据”在新闻叙事中的作用转置
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在智人向现代人的过渡过程中,最重要的革命性发展就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跃迁,其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具备了“讲故事”的能力,从而构造出一系列的制度文化、社会结构和人类社区,以及“想象的现实”。[1]李普曼也曾经引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说明新闻媒介/报道在建构“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新闻因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文本。
随着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一种新的新闻样式乃至新闻生产业态,以“数据新闻”的名义迅速崛起,并以燎原之势,迅速从英美主流大报如《纽约时报》《卫报》《华盛顿邮报》等发轫并席卷至世界。短短10年时间,数据新闻在中国,就从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成为传媒业的弄潮儿。从“讲故事”到数据可视化的变化,其叙事逻辑的变化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有人指出,数字化交互式图表与影音符号以超文本形式连接了现实与虚拟空间,借助网络和数字技术实现了即时性、交互性和可视化,这种变化“修饰并改变了传统由‘故事与‘论述建构的理论形貌”。[2]对于“故事”和“数据”的叙事地位孰为重要,则各有分歧。有研究者认为,虽然数据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但是它在新闻报道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3]而有人则截然相反地认为,数据在新闻报道中处于核心地位,“数据驱动”才是今天新闻报道的真正动力。[4]有人则以是否具有交互性为标准,将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叙事类型划分为“互动参与型”与“非互动型”,并认为在前者中,“互动性数字核心型”可视化报道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而且通过对交互性元素的设计和融入,使受众成为主动的信息挖掘者”;而对于后者而言,“数字支持型”可视化报道中,数据可视化只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叙事手段而非新闻本体。[5]研究者的目的在于通过叙事分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平衡“数据”和“故事”的主次之争。上述研究中当然不乏洞见。
笔者在此引入了“转置”这一数学概念,希望在论证中廓清“故事”与“数据”之间因时移事易、宾主易位的关系变化。“转置”作为一个数学名词,是指将一个矩阵A的原有行和列在右下方做45度的镜面反转,即将行和列对应互换,就得到矩阵A的转置。在汉语词典中,关于“转置”的解释是“调换安置”,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宾主易位。
在笔者看来,从“讲故事”发展到“可视化”,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方式上的变化,更预示着传播思维的转换,由此所造成的效果,是新闻价值的标准和评估在大数据时代发生了“耦合效应”。借此,事物之间互相连接、彼此影响、相互关联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借助数据可视化手段,将这种互动性、关联性以显著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鼓励和激发用户的积极参与。这种变化,既是对传统新闻叙事的创新和超越,更重要的是对“新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二、数据新闻的叙事逻辑变化
叙事学理论一般将叙事分为“故事”“话语”“叙述”三个层面加以研究。[6]新闻叙事逻辑也同样包含了新闻故事、新闻话语和新闻叙事策略这三个层次。只不过,本研究将从叙事主体、叙事形式、叙事结构、叙事策略、叙事话语(框架)这五个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说明。旨在突破叙事学理论的分析框架,重点剖析技术与新闻业的深层关系逻辑。
(一)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叙事主体的变化
从新闻生产的环节来看,新闻生产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篇报道往往由记者完成采访写作,编辑修改呈现,新闻生产方式较为单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已经深度参与到数据新闻叙事活动。同时,数据新闻叙事融科学研究方法、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可视化艺术于一体[7],数据新闻的生产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传统需要职业记者才能进行的新闻写作活动,如今普通公众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数据新闻生产和发布,新闻内容的来源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所见即所得——叙事形式上的“可视化”转向
数据新闻是以数据驱动为主要叙事逻辑的新闻工作方式。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用图像、图表、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叙述事实與传递信息,更有利于受众深化对事实及其意义的认知和理解。数据新闻在叙事形式上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用视觉取代陈述,用图表取代文本,用动态交互运用取代静态展示。“它将不可见或无法感知的数字符号进行转化,通过符号、纹理图形及动画等形式,被感知的表征进行展演,以增强数据辨识率和传递信息效率”[8],即“所见即所得”,通过视觉感官来接收和理解信息,有效减轻受众的认知负担。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像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时间数据、网络数据、文本和文档等信息的呈现,从平面化、静态化走向立体化、动态化,并且通过信息交互技术,实现新闻信息和用户之间的连接和应用,丰富了阅读体验,给读者带来更具个性化、沉浸式和应用性的信息满足和认知提升,实现了新闻从传播信息到传播知识的转变。当然,视觉表达也更容易影响他人的观感和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三)从线性时空到多维时空——叙事结构的变化
传统新闻是二维平面叙事,传统新闻叙事语法与新闻事件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报纸版面、地理地图或平面图上。无论是消息快讯,还是深度报道,一般都停留在二维平面的叙事,也就是“线性时间”和“当下现场”。“时效性”和“现场性”作为新闻时空的线性要求,铸就了新闻客观性的行业标准和操作原则。当然,“新闻的时间性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新闻时间性的变化,并因此塑造和改变着新闻的实践形式和文化形态”[9]。王海燕等人认为数字化技术赋予新闻业更多的时间性实践。在新闻的生产、发布和消费层面,具体表现为九种特性:如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现时性、回溯性和准备性,新闻发布过程中的现场性、即逝性和重复性,以及在新闻消费中的共时性、多媒性和互嵌性。[10]数字技术赋予媒体以更快的速度、更全面地提供资讯的可能性。
从叙事的时空结构上说,首先,数据新闻能够融合各种媒介元素,在文本上拓展新闻叙事的表达空间,在时间性方面突破了传统报道的线性时间序列,实现了从过去到未来的多维延伸,大大拓宽了接受者的认知视野和信息层次。其次,数据新闻通过信息可视化、交互式网页等方式,从图景到场景,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听体验,给人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调动了接受者的多感官体验和互动参与性。“数据地图”这一空间特性也为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将实体空间与媒介构造的虚拟空间交互结合起来。再次,数据新闻在消费体验方面呈现出更高的可塑性。
(四)从“碎片化”到“全景化”——叙事策略上的转变
在传统新闻的叙事生态中,文本符号作为受众长期以来获取知识和认知世界的经验符号,因其在社会与大众传播之间的文化共通性,具备了向受众快速传达新闻核心内容和引发受众与新闻事实之间情感共鸣的叙事功能。[11]故事虽然生动有趣,但是,传统新闻叙事一般是“一事一议”,常常是记者在众多事件中提取新闻价值要素,按照信息的重要性来进行叙述和描述,对于事实和细节的抓取不厌其烦,虽然力求生动,却往往失之“浮光掠影”“细枝末节”,流于“碎片化”。新闻也因此成为事实和意义双重层面上的“易碎品”。而且,由于缺乏全面、整体的信息,人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不免会对一些人或事件形成刻板印象,容易造成社会偏见。此外,典型报道或人物报道因为报道框架和人物社会角色的预设,往往因追求“形象完美”而脱离现实。个人命运往往只能反映个人际遇的差异,却不足以代表或说明群体命运的总体趋势或未来走势,因为现实生活往往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因而也难以唤起更大范围内的警醒或共情。
数字技术凭借其超文本、可视化等方式,促使新闻叙事逐步从碎片化走向整体观。数据新闻的叙事策略不再拘泥于传统新闻的“一事一议”,而转向全景化、全局式的关系揭示。在叙述者预设的叙事框架中发展出了若干不同的细节和故事情节,共同构筑了叙述时间序列之外的故事地图。例如,2021年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作品《被沉默的智障女性:陷入在性、婚姻与生育里》,通过互动型的地图模式,点击地图进入相应省份,可以查看各个省份智障女性被强奸、拐卖、家暴的案例和数据。通過这种互动形式,一方面可以实现从全国到各省份,从整体到局部的新闻聚焦的点面转换。另一方面,通过交互可视化的形式增强人们的多感官体验,高效易懂,获得更为直接的感受。
从“故事深耕”的角度来说,数据新闻在叙事策略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层次——将“关系和意义的发掘”作为认知归宿,“从数据子集关联到故事叙事,以受众图式需求环境为背景,以新闻价值核心为牵引,加深可视化视觉刺激与故事内容,引发深度思考”。[12]
(五)从事实到关系——叙事话语的变化
传统新闻报道遵循“事实价值至上”的原则,秉承“用事实说话”的话语原则,重心落在展示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最终结果上,以揭示事物因果关系为最终旨归。但是因为无法克服新闻产制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在构造叙事文本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带有主观色彩和价值预设,即使奉“客观性原则”与“平衡报道”为圭臬,在话语呈现上通过均衡分配的手段加以制衡,但仍然无法摆脱个人主观印记。受众只能在传播者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引导下,走出叙事迷宫,走向预定的结论终点。
今天,因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流动性,传播关系变得更加开放和平等。而且,利用算法推荐技术,通过发掘(广义上的)数据与接收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定制化”新闻,使信息传达更具精准性,让用户个体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数据与事实之间、数据与用户之间,乃至数据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衡量新闻传播功能与效果的重要砝码。在这里,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也更符合人、社会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总而言之,数据新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更深刻的社会关联性,趋向于发展为功能聚合的复合媒介,形成持久性流动性的有序良性循环”。[13]
三、价值耦合:释放可视化的力量
耦合最初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受自身和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彼此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4]后被引入社会科学,指两个不同的社会现象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15]对于数据新闻而言,从“讲故事”到“可视化”的叙事范式转换,在新闻价值维度上体现了一种价值耦合。这种耦合性源于“文本”和“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彼此关联。
(一)视物致知——在满足信息需求方面的价值关联
传统新闻报道主要以细致的描摹、对话、细节和情节等来讲述一个新闻故事,以线性、递进的方式推进故事进程,在叙事文本中提炼关于真实性、时新性等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新闻价值五要素。而在数据新闻的语境中,强调用可视化的方式让“数据自己发声”。数据可视化的作用在于视物致知,即从看见物体到获取知识。[16]通过以图表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词云软件、互动地图等技术实现叙事话语的可视化书写。[18]利用数据与我们的视觉感官进行互动——如视觉上的刺激、屏幕上互动的触感、音效的配合等,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更好地适应其当下“视觉转向”潮流下短平快的阅读需求。读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进行跳跃式的阅读,这也非常符合用户碎片化和趣味性的阅读模式,实现了新闻价值的耦合。
(二)以“沉浸式”体验提升新闻的“真实性”
在传统报道中,无论是以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方式来再现或记录现场信息,都是力求还原事件发生的“现场感”。受众需要通过记者的文字或镜头作为中介,去想象或“观察”现场情境。而这种“代入感”会受到记者的表达方式、叙事风格、预设立场乃至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而大打折扣,也使得新闻业关于“客观性”的追求,因无法回避存在“主观差异”的事实而受到质疑。
数据新闻的核心价值是“数据驱动”而非受人的主观意识驱动,通过大量权威可靠的数据和事实呈现,更具有可信性。另外,在呈现方式上采用富媒体文本和可视化形式,可以调动无人机、传感器、VR或AR等技术手段构造新闻现场,甚至开发出互动性新闻游戏,让受众能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进入这些虚拟场景,“所见即所得”,获得了一种“亲临现场”的“沉浸感”,从而对事件全景或人物关系有更深的体悟和洞察,“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既可以实现沉浸式报道对穿越社会表层的隐藏事实的深度发掘,又可以避免因记者的主观判断而带来的客观失真,从而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18]。
(三)从“阅读”到“悦读”:展示信息可视化之美
视觉作为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感官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和具身化的符号体系,“可将多种不同形式、意义集于一身,具有文字表达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表现力”[19]。在数据新闻中,很多数据图表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如澎湃新闻曾刊发过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叙事式数据可视化作品《流动的边界》[20],选择了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到武汉解封(2020年4月8日)期间,从丁香园、澎湃新闻等专业平台和新闻媒体汇总并整理了国家、地方卫健委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通过爬虫技术和人工筛选清洗获得来源于社交网络的相关疫情数据,根据数据集的类型,将网页分为四个章节:尘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展态势;灯火——微博超话#肺炎求助#标签下发布的求助信息;泪雨——疫情期间殉职者的个人信息;春华——全国各省份的治愈病例。四个板块互相呼应又层层递进,从全局性事态演变到个人命运,宏观主题与个体案例相互交织。这是一个动态的可视化作品,结合了文本、图像、图表和视频动画等数据形式,在视觉语言上采用了尘埃、灯火、窗户、雨滴、花朵等意象表达隐喻和蕴含的情感,具有娓娓道来又深切动人的叙事品质,同时又兼具直观性和抽象性并存的艺术美感。既可以丰富和提升用户阅读体验,以“悦读”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同时,又能通过挖掘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来进行深度报道,帮助人们理解和消化各种复杂的事物关联,提升人们的眼界和认知格局。
(四)宽视善知——在深度上把握信息未来走向
传统的深度报道对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而言,容易造成人的信息疲劳,以至于丧失阅读的耐心和兴趣。数据可视化不但能够还原复杂的、大尺度的数据结构,还能够增强数据中的全局结构和具体细节,做到既能“通观全局”又能“具体而微”,具有很强的数据包容度和延展性,“一图胜千言”,让人一望而知,通俗易懂。同时,借助程序软件的数据处理结果和设计手段,对于数据集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能够有效地挖掘、传播与沟通数据汇总蕴含的信息、知识与思想,实现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便于用户充分获得事件相关要素的信息,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破除存在于个体和事物之间的“信息孤岛”或“信息茧房”,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信息、事实和相关知识之间的关联,这就叫做“宽视善知”。以数据新闻这种方式实现数据、技术和世间万物的互联互通,从而让事物之间、事物与环境之间、事物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和紧密,提升用户认知层次和理解水平。
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数据新闻在叙事范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讲故事”发展到“可视化”,不仅仅是一种叙事策略和操作手段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潮流,在传播思维和认知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由此带来信息供应、新闻价值标准、用户体验、传播效果评估等貫穿于传播流程的一系列变化。这一变革,不仅仅发生在信息传播的生产、分发与接收领域,还将深入到人类的“认知—行动领域”,技术逻辑不但统领社会生活,还将内化为人类自身的文化逻辑之一。这一变革,不仅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主体性,也许还将“从根本上改变传播与人及世界的关系”[21]。而叙事逻辑变化在客观上带来价值耦合的效果,即发掘和展示数据、事实、技术和环境等相关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也符合新闻界当前对于“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共识。
此外,就用户认知层面而言,数据新闻的普及,也实现了“数据”对用户的赋能。因为可视化分析技术的起点是寻找、获取和输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处理,终点是提炼知识。用户的需求从“获取信息”转向“获取知识”,便于用户理解这个日益复杂和高度数字化的社会。数据新闻的目标在于追求高效的信息表达和信息接收,赋能用户,实现“宽视善知”的目的,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的数据思维和认知能力。
[本文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重点项目“数据新闻:从内容创新到算法革命”(编号:2019JD55)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传播秩序重建研究”(编号:18BXW062)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影视海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研究”(编号:20CXW0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4-33.
[2]臧国仁,蔡琰.数位时代的“叙事传播”:兼论新科技对传播学术思潮的可能影响[J].新闻学研究,2017(4):35.
[3]Howard,A.The art and science of data-driven journalism,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https://towcenter.org/wp-content/uploads/2014/05/Tow-Center-Data-Driven-Journalism.pdf.2014(04).
[4]Gray J,Bounegru L,Chambers L.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How Journalism Can Use Data to Improve the News.O'Reilly,2012:Chapterl1,Introduction,p.2.Creative Commons:O'Reilly Media,2012:32.
[5]战迪.新闻可视化生产的叙事类型考察:基于对新浪网和新华网可视化报道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1):9-17.
[6]战迪.新闻可视化生产的叙事类型考察:基于对新浪网和新华网可视化报道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8(1):9-17.
[7]张军辉.从“数字化”到“数据化”:数据新闻叙事模式解构与重构[J].中国出版,2016(8):39-43.
[8]王溥,张超.故事深耕与数据再植: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管窥与发展——基于现代图式理论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21(4):210-216.
[9]王海燕,范吉琛.数字新闻的时间可供性:一个研究框架的提出[J].国际新闻界,2021(9):116-135.
[10]王海燕,范吉琛.数字新闻的时间可供性:一个研究框架的提出[J].国际新闻界,2021(9):116-135.
[11]郭嘉良,倪方.转向与重塑:数据驱动语境下数据新闻的叙事机制研究[J].东岳论丛,2021(10):110-120.
[12]王溥,张超.故事深耕与数据再植: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管窥与发展——基于现代图式理论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21(4):210-216.
[13]胡翼青,马新瑶.作为媒介的可供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考察[J].新闻记者,2022(1):66-76.
[14]LI Y,ZHOU Y,ZHU X. Investigation of a coupling model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98(1):127-133.
[15]刘波,欧阳恩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取向:基于耦合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21(8):60-67.
[16]陈为,沈则潜,陶煜波,等.数据可视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26.
[17]王溥,张超.故事深耕与数据再植: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管窥与发展——基于现代图式理论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21(4):210-216.
[18]喻国明,李彪,等.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6.
[19]王晓培.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技术变迁与文化逻辑[J].新闻界,2022(2):12-20.
[20]《流动的边界》新冠疫情叙事式数据可视化[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913799?ivk_sa=1024320u,2020-06-20.
[21]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12):83—103.
(范紅霞为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孙金波为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赵玥为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编校:张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