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琰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是新时代朝气蓬勃、潜力巨大的高素质群体,引导他们实现充分就业是广大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而,高校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宏观来看,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中观来看,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和用人单位切身利益;微观来看,高质量充分就业直接关乎大学生的安身立命和人生价值实现。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既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人才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经济社会对人才就业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发展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质量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社会和谐以及国家长远发展[1]。 所以,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不断改进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而,高校必须时刻关注就业形势发展,形成就业指导新格局,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理念,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际需要。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能够折射出该国的综合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国在政策倾斜、财政保障等方面给予高校越来越多的支持,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符合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质量比较高的高校,社会、政府与市场对其支持多、评价高,其毕业生学习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推动学生充分就业,这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受过良好教育,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低质量的就业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他们最期待的是毕业后可以走上自己真正心仪的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 部分大学生倘若没有获得自己心仪的岗位,宁愿选择推迟就业。 可以说,高质量就业是所有大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 这就要求高校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规划,确定培养目标,切实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导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从而实现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目标。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虽然不少高校意识到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就业指导理念比较落后、就业指导尚未充分融入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缺乏整体联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强化等四个方面的困境。
当前,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理念比较落后,对怎样从整体上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怎样系统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欠缺顶层设计。 一是部分高校狭隘地认为就业指导要有专门的课程承担,并由相应部门负责,学生完成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学习等于就此结束这项教育,缺乏配套的跟踪指导和服务。 二是部分高校习惯于在学生即将毕业的一年才着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2],在此之前更关注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重视考察教学人员的行为。
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尚未充分融入专业教育中, 人才培养规划很少涉及具体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教学和师资方面的支撑。 即使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也以学生工作者居多,其在专业背景、授课经验、社会阅历和行业解读等方面的积累明显欠缺。 而由学工部门负责组织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少对专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大多是照本宣科,难以清晰梳理出专业、职业和岗位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发展趋势,很难将就业指导真正充分融入专业教育[3]。
目前, 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整体联动,学生、教学、就业指导、共青团等各部门之间管理条块化,彼此之间很难在工作中形成合力。 例如,部分辅导员主要关注每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倾注的心血较多,但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的指导明显有限。 部分专业教师仅仅重视传授理论知识[4]。 还有一些就业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到一线企业实践的经历,难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也就难以满足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
当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强化。 部分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多是辅导员,缺乏在一线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专业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明显不足,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导致指导目标模糊,指导内容缺乏精准性,指导方法明显单一[5]。 特别是部分教师习惯以传统说教的方法指导学生,不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难以真正改变大学生原有的思维和想法。
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创新就业指导理念,进一步聚焦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第一,高校创新就业指导理念,要从整体上设计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站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传授的统一角度创新就业指导理念。 这就要求高校深刻认识到课程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支撑。 设置课程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也是检验高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高校要对比岗位任职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在向大学生传授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增强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据本校学生发展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化建设[6]。 高校要充分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群的就业指导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就业指导,围绕专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一边加强专业学习一边规划未来, 紧密结合理论开展实践,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二,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主渠道,高校要以专业课教学与就业指导课密切融合为契机,拓展专业培养范围,深化课程对接产业发展的深度[7]。 高校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及时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培养科学的就业观,引导他们科学定位自我,增强求职信心。
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目标,分段分类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高校要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自觉强化对就业知识的学习, 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为就业选择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就业质量。 高校要深刻认识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明确规划是保证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前提,要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坚定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就业目标。 具体而言,大一、大二为探索职业目标的阶段;大三为职业能力提升阶段;大四为实现职业目标的阶段。 高校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对其实施分段分类培养。 对于处在探索职业目标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其面临的共同任务是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和外部职业世界,从而尽快确定自我职业目标[8]。
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 必须深刻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孤立环节,应站在全局角度全面把握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全面调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意向等情况的前提下, 围绕不同节点强化系统思维,更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协同。
第一,高校要在大学生中间广泛调研他们的职业认知与专业选择,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实际影响。 针对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高校可以探索构建职业发展追踪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到本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第一时间改革就业指导的模式、内容与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一步优化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与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的联动, 积极联合相关企业建立就业指导协同机制,让大学生充分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心得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适应时代新变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9]。
第二,高校在大学生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强化各方协作,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凝聚强大合力,促使人才供需更加匹配。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就业信息,高校不仅要定期开展就业案例讲座和就业礼仪教育等活动,而且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人格特质,使就业指导更具针对性[10]。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强化使命感和协同性,既要履行好工作职责,也要强化和企业的合作,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形成科学的考核方案和规范的课程标准。
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一,高校必须强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人员在认知、信息与个人阅历方面的优势,耐心、及时地解答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可行性强的帮助,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教师要下大力气引导大学生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心得运用到求职就业中,进而将有关求职就业的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求职就业能力[11]。一方面,高校要定期在就业指导教师中间开展理论学习、个体咨询辅导、市场研究、授课技巧指导、就业政策解读、团体辅导等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就业指导水平。 另一方面,高校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到相关企业主体、事业单位等机构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他们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能力。 其中,有条件的高校要下大力气为就业指导教师创造更多到海外研修的机会,使就业指导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能够自觉借鉴国外先进的就业指导理论和成功经验。 此外,高校要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等单位的人力资源专家与校友来校培训就业指导教师,并为本校学生深刻解读技术前沿动态、行业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既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能弥补就业指导教师在行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
第二,高校要鼓励就业指导教师深入大学生中间一对一了解他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其关心的求职热点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内容[12]。 高校也要紧密结合不同专业与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 实施差异化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精准性,力争全面推动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