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9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强调,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同时,《意见》还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监狱巡回检察工作指引》和《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指引》(下称“两个指引”)。两个指引围绕巡回检察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对巡回检察的工作重点、检察方法、线索发现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全面贯彻了最高检党组对巡回检察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吸收了《关于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等最新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内容,体系完备、内容全面、贴近实战,是指导和规范各地开展监狱、看守所巡回检察的工作规程和操作指南。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并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高校首批“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师资课程。最高检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活动旨在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指示精神,以及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优秀检察人才作用,加强检校合作师资课程建设,畅通优化检校间供需对接,持续筑牢检校合作基础保障,助力检校合作高质量发展。
日前,上海市检察机关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新形势新格局,以“保护知识产权赋能数字经济,护航进博盛会共谋一体发展”为主题举办第二届虹桥检察论坛。此次论坛上,上海市检察院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服务保障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明确三家单位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强化办案协作衔接、加强业务资源支撑、完善快速联动响应、加强人才交流培训、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政策完善等举措,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法治保障。
日前,陕西省检察机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推进会在榆林市召开。会上,陕西省9家涉黄河流域检察机关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共同签署了《陕西省黄河流域检察机关生态环境检察协作协议》。据悉,2020年以来,陕西省检察机关共起诉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163件1703人,办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524件,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2656件。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行政机关负责人和“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参观,并验看银川市金凤区典农河生态受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整改效果,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据了解,近年来,宁夏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服务保障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一河三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力度,加强与各行政部门的良性互动,相继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治理机制,建立多项跨区域协作配合机制,有效汇聚了生态环境公益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