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盈 杨 潇 凌淑瑜
(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突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地位,首次对教育、人才、科技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 新时代以来,人们对劳动创造进行了高度礼赞,学术界围绕学习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等进行热烈的探讨,但如何把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的有关理论和实证分析还十分缺乏,深入开展的可能性和培养途径也较为不足。现有的关于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意创业相结合的研究中,大致可分为两种意见:一是主张以劳动教育为主,将劳动教育和创新精神相结合;二是要以劳动者就业培训推动大学生的创造性创业活动,突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创业能力。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结合,通过实现育人价值同向,促进育人内容共融,助推育人路径共通,保障育人资源共享,促进“成人”与“成才”的有机融合,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建立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双轨并行,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纵横交互、协同育人的模式,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其进行优化与评价。 而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勇于探索且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两者在教育目标上有着相似的育人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造性的创业精神是实现劳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个体层面上,创造性劳动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劳动观念, 从而使其在品德和技能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民族的视角下,创新是新时代我国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因素。 “以教育教学”为主要载体,以“校政企社”等多种途径,将“劳动与创新”两种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1]。 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是“校政企社”三方面协作的产物。 通过“校政企社”的协同,可以打破学校的地域边界,为职业技能与创业技能的结合提供支撑。
高校创造性的就业创业教育有助于使大学生的劳动实践更好地落实。 但当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注重从理论和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劳动教学缺乏实际劳动,造成“听”劳动和“看”劳动的比例比较高,缺乏“真正”劳动,而创造精神的实践活动又在某种意义上补偿了劳动的不足。 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培育具有开拓创新的创造性劳动意识, 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就个体来说,创造劳动是实现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劳动素养和劳动创造素养水平提高后,个人的教养、思想和道德都会得到丰富。 对于各国来说,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创新劳动是各国在面对不断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形势时所必需的。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重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使其在价值观上得到引导和提升。 另外,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工作形式。 在信息、数字、智能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赋予劳动教育以“信息”“数字化”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和劳动方式的新变革,劳动形式也呈现出了复杂化、知识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出现了虚拟劳动、知识劳动、智能劳动等新型劳动形式[2]。 利用最新的技术和最新成果, 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里进行模拟的劳动实习。 例如“互联网+”竞赛,利用机器制造的虚拟车间,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线“操作”机器完成一系列劳动专业技能操作, 既可以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技能,又可以培养创新精神,从而改变单纯的人工操作的观念。
新时代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创新创业观念, 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 在劳动教育中能够实现自我提高,唤醒创新创业意识;在劳动创造实践中点燃创新创业热情,体现自我价值,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又利于培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创新型劳动人才。因此,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同向的。 通过有效提升大学生劳动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为其建立科学的创业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情怀与劳动积极性, 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
劳动不仅是一种实践性活动, 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最直观、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践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技能水平, 这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无法相比的。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对接社会经济、主流文化、新思维、新科技等,要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场域广阔,立足于职业技能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 通过挖掘高校劳动教育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实践性教学为载体等促进大学劳动教学的创新,注重转变“空谈”式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检验。 通过劳动实践,或者参加各种劳动竞赛等, 引导大学生把创造能力转化生产能力,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从而培育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实干家。 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二者都重在实践和操作, 并指导大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实操”放在首位。
尽管“劳动和创新”相结合得到广泛认可,但长期以来,高校在“职业技能”教育中过分强调学习成果,致使在实践中忽略了对“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的培养,造成了“融合育人”概念出现差异。 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较滞后,对“劳动”和“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3]。 部分大学将劳动课程简单化为“体力劳动”,对生产性、创造性和服务性劳动的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 仅仅把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 而忽略了对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劳动技能的传授。 一些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把大学生创办的企业数量和参与大赛的获奖情况视为主要内容,而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培育,这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两者相结合、相衔接。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 我国的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 要破解“为何人而生”的问题,就要持续推动“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现实社会强调:“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面向国际技术前沿,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为目标,突破和革新技术。 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创新的人才, 劳动是高校毕业生与社会融合、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4]。 把劳动教育注入创新核心,是适应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为谁培养人”问题,通过促进劳动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平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上虽然有一定差异,要促进二者相融合,必须在内容上有所协调。而目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作机制还处于僵化状态, 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 也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合力[5]。 这种僵化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导致会在教育目标上出现模糊、 教育方式上出现脱节等现象,大大降低学校、社会、家庭之间协同育人的成效。实践中的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由学校老师指导,在学校内部进行,缺点是相对封闭;第二类是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内容相对较少; 第三种是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校内外的竞赛, 但是目前的竞赛大都是走走过场。 因而,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意识不够清晰,因而忽视了劳动的价值。
创新创业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 有利于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协调发展, 但部分高校往往将两者分离,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在目标导向层面可能存在偏差。 为此,必须把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细致地实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许多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时, 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理论,没有突出特色,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在部分高校的计划教学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为学生设置的专业课程与劳动、创新课程不一致,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脱节现象[6],学生的劳动理念并没有在个人创新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开展各式各样的创意活动时, 由于活动的主题与劳动的关系不大,这种劳动教育的方式必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使劳动教育成为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方式。 充分发挥高校教学及教辅人员、思政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劳动育人资源,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协作和促进作用,有助于大学生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品质和创新能力。 引导大学生学会用创新的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理解劳动创造财富,明白“做实事”的真理。 作为高素质劳动者,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对劳动价值观进行充分的运用,让大学生了解到劳动的伟大与光荣[7],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企业家精神为指引,以促进企业家精神为目标,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强调因材施教,制定具有个性的培育方案,以激发学生的普遍积极性和独特创造性。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相互配合,推动高等教育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途径探索,全方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学和培养的重要媒介,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把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地融合到现有职业技能教学体系中,遵循“OBE”思想,以“创新”和“创造”为目标,以“创造”“创意”和“创意”为核心[8],将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创新创业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相贯通,通过课堂内外协作,构建以创造性劳动者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是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思想上,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培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加强对社会工作的责任心与公仆自觉。 在知识学习方面, 按照已有的课程和专业培养体系为基础,对整体的课程内容与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将适合发展劳动教育的各种要素,合理地融合到已有的各种课程当中,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与整合,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劳动实践”的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够系统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劳动创造、经营规划、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从技术发展方面来看,教师要积极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充分发挥课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能在劳动场域和创业平台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是高校教师, 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水平的核心与关键。 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可互借性, 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共建师资。 首先,要营造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通过健全分工有序的组织制度,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整合包括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师资力量,促进各教育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开展科学系统的专业培训, 提升高校劳动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修养、专业技术素养和创新素养,支持和鼓励育人队伍积极参加挂职锻炼,有效促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把劳动育人理念转化为育人实践。 最后,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兼职导师队伍,以“双创导师”“实践导师”等形式,逐渐建立包含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在内的校外导师团队。
第一,以课堂教育为核心,强化以“课程”为媒介。 这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劳动情怀、创新精神最好的方法。 在高职院校(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职业技术为重点,缺乏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科技素质。 因此,面向大一、大二的学生,通过劳动知识传授,传播劳动观、态度和价值观。 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要注重创造性劳动观念的培育和技能训练,强化劳动理念,引导学生更好地结合专业,识别创新创业风险、强化意识导向管理[9]。第二,以学校育人环境为依托,强化以“氛围”为媒介。 学校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推动劳动创造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融媒体、 讲座和社团等作用。 发挥“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功能,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托新媒介,在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充分酝酿和大力促进劳动楷模进校园,开展劳动精神进校园,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夯实宣传媒介,传递劳动和创业情怀。 第三,强化实验实训为载体,强化以“效果”为导向。 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双创教育,都是实践性的,把两者与实际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会使两者更为坚实和鲜活。 一是强化课外实践, 使大学生在课外劳动实践中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从感情上尊重劳动,珍惜劳动。二是强化学科比赛和职业竞赛,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学提能、以学践行。 三是要充分利用大学和企业合作优势, 促进产教融合模式, 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支持企业以大学平台为依托,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造实习与就业、创业的机会,坚持在劳动实践和创业锻炼中激发创新创业与劳动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