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人生选择中实现生命的超越

2023-05-14 06:17:05王楚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短歌行陶渊明曹操

王楚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中应聚焦任务群和单元学习任务,在情境中借助学习支架,运用朗诵、对比、赏析、写作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人价值选择,获得人生启示。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在“生命的诗意”人文主题下,汇集了魏晋、唐、宋三个时期不同体式、不同作者的诗词名作。其中第7课为两首魏晋时期的诗歌,分别是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根据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教材单元学习任务的提示,我将这两首诗歌进行联读教学,运用朗诵、对比、赏析、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对比分析两位诗人不同人生选择并获得人生启示。

活动一:课前自主学习

(1)借助学习支架1,对比两首诗歌。

【学习支架1】

①古诗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词、曲),其中格律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②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离愁别恨等。

③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思念、激昂、消沉等。

④朗读语调: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曲调(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子中需要突出的内容拖长念)。

(2)借助学习支架2,把握意象,调动想象,描绘《归园田居(其一)》中展示的田园生活图景。

【学习支架2】

①关注作者,对熟悉的作者可结合他的生平经历,参照其以往作品的常见风格、题材、体裁。

②关注标题、注释、题干等信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③关注语言,抓住关键词(常见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关键句(常见有句子倒装、对仗、省略),语言风格(常见有婉约、豪迈、明快、凝练、朴实、简洁)。

④关注表达技巧,抓住修辞手法(常见有比喻、夸张、对偶、拟人、用典、借代、设问、反问等),表现手法(常见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比兴、虚实结合),表达方式(常见有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点面结合、观察角度变化、多种感官)。

⑤关注意象,作者常抓住最有特征或最能表达感情的景物,借以抒情言志。

⑥关注意境:诗歌“意”与“象”有机融合,会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的意境,读者可借助想象描绘诗境,走进诗词的艺术境界,抵达诗人的心灵世界。

(3)查阅曹操和陶渊明的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以横坐标的方式制作诗人的大事年表。

曹 操

陶渊明

活动二:设置情境,体会陶渊明的隐士之忧

问题一:袁行霈在《陶渊明集笺注》中评价说“自‘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画出一幅田园景色,仿佛带领读者参观,一一指点,一一说明,言谈指顾之间自有一种乍释重负之愉悦”,请结合这几句诗句中的意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提示: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意象来把握诗情。诗人常抓住最有特征或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景物借此抒情言志,“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鸡犬”“远人村”“墟里烟”等意象富有生活气息,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在远近、动静、声色、浓淡上进行排布,融情于景,传递出享受田园生活的悠然之乐。

此处引导学生联系老子《道德经》中描述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和学生在初中阶段时学过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诗人对道家“适从本性、道法自然”的主张颇为推崇与向往,在悠然之乐中亦有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

问题二:结合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中关于农耕劳作的诗句,分析诗人真实的劳作生活状态。

提示: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更深层明白诗人的“悠”是一种价值选择。结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园田居(其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等诗句,我们看到诗人也并非生活在“悠然见南山”的仙境,客观上物质条件是贫瘠的,劳作生活是艰苦的,劳动收成是匮乏的,但为何诗人还能悠然自得?陶渊明的“仙”不假,他“跌入凡尘”亦不假,要让学生明白“仙”是陶之心造,陶的真实生活是“人”的生活。只有认识到陶渊明“人”的生活,才能理解到陶渊明“人”的高貴。

此处结合陶渊明生平,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开始游宦生涯,到几入几出后,最终解印辞官,归隐田园。陶渊明悠然之乐是基于自身的人生抉择,他选择远离官场、去巧守拙。

活动三:吟诵诗歌,体会曹操的志士之忧

问题一:曹操《短歌行》中多处提到“忧”,曹操为何而忧?

提示: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曹操的愁苦与忧思。“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等诗句直言苦、忧。当时曹操已年过半百,但天下尚未一统,连年战乱,曹操渴望招募人才,海纳天下。故而曹操的忧为志士之忧,忧在人生短暂、功业未成、贤才难求。

问题二:吟诵《短歌行》时,同学们发现朗诵基调由低沉到高昂,顿挫明显。为何本诗忧而不沉,反而有慷慨豪迈之意?

提示: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更深入体察曹操的志士之慨。联系学生初中所学的《龟虽寿》《观沧海》等诗作,再进一步补充建安文学的相关常识,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生命的文学,注重生命精神,而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他的作品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这首《短歌行》也不例外。曹操在诗史上的风格与他人不同,别人都是醉眼蒙眬,而曹操永远睁开眼正视现实,表现出了正视自己的政治地位与政治梦想的勇气。

活动四:对比探究,明晰诗人不同的价值选择

问题一:对比陶渊明、曹操两位诗人的人生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提示:陶渊明20岁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出世,43岁辞官回家,终年62岁。曹操也是少有壮志,写作《短歌行》时已54岁,当时天下战乱不断,终年66岁。我们发现,两位诗人都遭遇了“生命过大半理想未实现”的现实困境,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他们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问题二:在曹操和陶渊明仕与隐的不同人生选择下,想一想他們是否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呢?其途径又是什么呢?

提示:曹操向外求,济世进取;陶渊明向内求,退守本真。曹操的建功立业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成功,学生能认同曹操实现了人生超越,但并不能把陶渊明的退守理解为是一种超越。故在此处补充陶渊明《自祭文》,进一步带领学生认识陶渊明的人格精神。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从“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几句中的“独”“异”“捽兀”“罔眷”看出陶渊明保全自我的不易和决绝,他傲然自尊的背后是对世俗的彻底否定,他的退守不是无价值的退缩,不是被动的退让,相反,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抉择。他选择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他看重什么,看轻什么,我们从《自祭文》中可见一斑,再联系他的生平,我们发现他牧歌田园、悠然自得,即使箪食瓢饮却依旧拥有生而为人的自尊、自觉、自由。可能他没有像曹操一样成为一般世俗所理解的英雄,在南征北战中建功立业,在血与泪的征服中名垂青史,陶渊明选择在门阀士族把控朝政,官场贪腐日盛的艰难时局中保有自我的尊严,坚守自我的选择,正如北岛在《宣告》一诗中写道“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陶渊明实现自我的超越,他创造出了生而为人的价值。

综上,两位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选择下都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活动五:课后写作拓展

(1)校园艺术节之诗歌朗诵会开幕在即,你想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参赛。为了让观众更好地入情入境,你需要结合两位诗人的人生选择写一段开场词。

(2)进入高中学习的你是否感受到了兼顾多学科学习的忙乱呢?是否因为同伴的优秀、自己的不适应而产生挫败感呢?是否怀疑过自己的人生理想呢?你从诗人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呢?你想到哪些破解人生困境的方法呢?请以“生命的超越”为话题给自己写一封信。

提示:此环节设置旨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呼应单元写作任务,为单元教学铺设基础。从古诗词中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提高自身修养,获得人生启示,并将所得所感融入自身学习生活中,拥有应对生活困境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短歌行陶渊明曹操
短歌行
黄河之声(2022年7期)2022-08-27 08:58:42
你好,陶渊明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1800年后读懂曹操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36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中华诗词(2017年5期)2017-11-08 08:48:02
不为五斗米折腰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