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探赜

2023-05-13 10:30:31刘利才董劲昌
关键词:亚文化话语群体

刘利才,董劲昌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327009)

青年亚文化是反映青年群体在面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时,对主流文化、社会规训和正统权威等产生抵抗、解构与批判行为的一种文化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用来向教育客体传达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言语符号系统。作为由青年群体创造和参与的独特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的风靡必定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多重影响。解码青年亚文化的风靡成因,深入探析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的影响,对于利用青年亚文化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抵制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解构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解码:青年亚文化的风靡成因厘析

近些年,以“废柴”“佛系”“躺平”“摆烂”为代表的带有消极、颓废、悲观情绪色彩的青年亚文化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因受到青年群体的热烈“追捧”而逐渐风靡。作为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文化,青年亚文化的风靡是青年群体传播使用、网络媒介技术赋能、主流文化包容收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一)现代性焦虑:青年亚文化风靡的社会背景

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质的规定性。现代性焦虑是指现代化过程中社会较为普遍存有的一种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与生存体验。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同任何一种前现代体系相比较,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的和有成就的生活的机会。但是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本世纪变得尤为明显。”[1]吉登斯所指的这种现代性所具有的阴暗面,亦即“现代性隐忧”,是当今社会蔓延的现代性焦虑的源头,也是当今青年亚文化风靡的深层原因。

1.“风险社会”与“加速社会”加剧个体不确定性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概念,并认为“风险社会”是“自反现代性”的结果。[2]“自反现代性”,是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的现代性,是对工业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受科技理性主导的工业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极大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分化、金融风险、债务危机、生物安全、战争冲突等反现代性的社会“风险”也日益凸显且难以预测。受此影响,社会中的个体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成长、发展的不确定性也显著加剧,由此衍生的笼罩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焦虑与不安,成为“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等青年亚文化产生的社会土壤。此外,德国社会批判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对“加速社会”——这一流动现代性在社会层面的表征——进行了关注与研究,特别还揭露了“加速社会”下的个体异化状况。在追求速度、效率和功绩的“加速社会”,被加速的社会节奏所驱赶的个体犹如“仓鼠滚轮”一样,随着社会的加速一直奔跑直至精疲力竭。在罗萨看来,这是“加速社会”给社会个体带来的“新异化”。一定程度上来讲,“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等青年亚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风靡,是“加速社会”对个体“新异化”的外在体现,也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在“加速社会”中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与焦虑所做出的一种文化选择。

2.工具理性的膨胀扩张致使社会人文关怀缺乏

从理性的构成来看,具有人文情怀、终极关怀和意义导向特征的价值理性与具有效率至上、利益至上和结果导向特征的工具理性的融合相依,才是完整理性的应然状态。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受到工具理性的宰制,青年群体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工具理性的膨胀扩张。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本质,要求处于其中的主客体都要对所要达到的实践目的进行工具理性的利益核算;此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使人们的物质欲望被大大激发,由此产生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进一步助长工具理性的膨胀扩张。另一方面,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日新月异助长工具理性的蔓延。科技和产业革命使得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增强,被认为是人类理性发展结果的“科学万能论”也由此博得广泛认可。成长于市场经济快速扩张、科技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时代的青年,由于深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同时也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他们对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所共同推崇的工具理性都心生崇拜,助长了工具理性的蔓延。工具理性的扩张蔓延由于极大挤压了价值理性在青年群体中的心理预设空间,并使个体自我存在价值与生活意义世界遭遇极大冲击,导致社会人文关怀处于“缺位”状态,由此产生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危机。受工具理性冲击下的青年群体虽感受到“现代性隐忧”却又无计可施,从而产生对自身的否定,并催生着现代性焦虑。在“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的群体表达中,可以窥见青年群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充满焦虑的现实状态与精神症候。

(二)身份认同危机:青年亚文化风靡的心理背景

认同是社会主体对“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将会怎样”的质问与反思,是对自我的承认、接受与皈依的心理过程。[3]青年时期正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群体寻求认同的介体,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与风靡,其表象下实则暗藏当下青年群体内在的认同危机。

1.青年亚文化风靡是“原子化”个体孤独的自我保护体现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曾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4]在“原子化”的都市青年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伴随城市化进程而涌入大城市打拼奋斗的都市青年,原有的基于家庭的血缘关系网和基于职业的业缘关系网,逐渐“蜷缩”为基于爱好的趣缘关系网。个体与社会的日渐区隔成为当今青年生活现状的缩影,青年沦为“原子化”的个体逐渐成为一种归宿。大都市的灯火繁华与“原子化”青年的个体孤独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愈发使得青年个体更加害怕脱离群体。当具有青年自身群体属性的声音,如以“废柴”“佛系”“躺平”“摆烂”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出现时,他们往往会主动参与并积极传播,进而在寻求群体归属与身份认同中形成抵御“原子化”个体孤独的自我保护屏障。

2.青年亚文化风靡是“消费社会”裹挟下的仪式抵抗映现

当今社会,在资本诱导以及市场经济的助推下,消费主义的浪潮迅速席卷全社会,并侵入到每个个体的理念与实践中。不同于以往依靠血缘、阶级、职业来标示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当今的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正遭受“消费社会”的裹挟,个体寻求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的标的物被迫嫁接到消费本身。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逐渐被视为群体身份认同和社会阶层划分标准。然而,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因消费能力的相对“贫弱”,往往与资本市场导控下的“物欲社会”格格不入,高房价、强压力、快节奏常常使青年倍感疲惫的同时,也让青年陷入身份认同的迷惘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面对消费主义的裹挟并非甘于认命,他们凭借对网络的熟练操作与极强的创新思维,通过符号挪用与图文拼贴在网络中构建属于自己的风格,以此来宣泄不满、表达情感。通过“集体命名”的“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等亚文化群像不仅从心理上实现了对“消费社会”的仪式抵抗,还唤起了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在青年亚文化的群体表达中,“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得以证实,不仅青年群体消费社会“身份缺失”的遗憾得以弥补,还实现了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

(三)多元价值观博弈:青年亚文化风靡的文化背景

青年亚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产物,其本质是多元价值观的嵌合博弈。随着全球化的加快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虚拟与现实、农村与城市、精英与大众的价值观念逐渐泛起于青年群体,极大影响了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其中,后现代主义思潮、泛娱乐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传播影响最为明显。

1.后现代主义思潮滥觞加剧青年亚文化生成

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以“反理性”“反权威”“去中心化”“大众化”和“多元性”为主要特征,具有很强的解构功能。[5]当代青年成长于中国经济调整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普及的重要阶段,现实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青年群体的升学、就业、住房、婚育等方面的压力剧增,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面对现有的社会问题,当青年群体意识到凭借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和改变时,他们表现出的不解、迷茫与苦闷,引发了对主流文化和社会规制的怀疑与不满。加之当今青年本身就具有的猎奇求异、个性张扬、人格独立、主动参与的个性特征,他们不甘被束缚,敢于抵抗既定的社会规制和权威主流。“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性、反理性、反权威、去中心化、颠覆宏大叙事的特点,正好与具有边缘意识和反抗情节的青年人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被他们接受和认同”。[6]在后现代主义的“能量”加持下,“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等青年亚文化由于极大满足了青年群体表达抵抗主流文化和社会规制的情感诉求,以及构建区别于主流文化的独特价值符号需求,才获得了青年群体的青睐而泛起于青年群体之中。

2.泛娱乐主义思潮僭越赋魅青年亚文化

娱乐本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舒缓压力、愉悦身心、情感交流等功能。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戏说恶搞、娱乐段子、明星八卦、网络游戏、视频直播等娱乐内容,以其轻松愉悦、新奇搞笑、渗透性强而大量充斥公共空间,使娱乐逐渐僭越原有功能而“泛化”至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主流文化的严肃、刻板、单调、拘谨不同,青年亚文化常以轻松、多变、新异、反叛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本就与青年自身所具有的猎奇求异、个性张扬的群像特征不谋而合。再加之泛娱乐主义在学历、职业、财富、地位限制上近趋于无的低门槛,以及在文化产品类型与数量上的极度丰富,不仅能使青年在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获得感官上的刺激体验与快感享受。当代青年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青年在面对社会各种“竞争、差异、不适应、不平等”[7]时,内心难免会滋生各种焦虑与不安。青年亚文化与泛娱乐主义由于能够满足青年压力释放与情绪宣泄的心理“代偿”需求,二者也因此获得大量青年群体的追捧与青睐。此外,由于青年亚文化时常以具有抵抗、反叛和边缘性的形式开展文化实践,其亚文化受众群体大多仅局限于青年群体。但泛娱乐主义以娱乐化的方式把青年亚文化“演绎”为更多受众所熟悉的娱乐“材料”,从而把青年亚文化推向更广泛的受众,也就助推了青年亚文化的风靡与狂欢。

二、机遇挑战: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双重影响

(一)同向同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积极影响

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青年大学生群体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及时优化话语内容以适应青年大学生不断发展的思想行为状况。青年亚文化主要由青年群体创造并使用,是青年群体“以‘为我而存在’为基点”[8]对社会现实状况所作出的文化层面的回应。其特有的话语表达、话语语境、话语载体、话语传播等话语要素,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提供了资源素材与孕育土壤。此外,作为青年群体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回应,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合理话语资源,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了丰富的话语供给保障,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时俱进回应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崭新视角。

2.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言说方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言说方式具有“灌输式话语有余,对话式话语不足”、“理性话语有余,情感话语不足”[9]的特点。青年亚文化的风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话语言说方式提供了新的参考与借鉴。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具有的话语共享、话语交互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反思传统“一言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单向灌输,以及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为青年群体提供情绪宣泄口、满足青年群体情感话语表达需要的青年亚文化,也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变因情感话语不足而难以吸引青年大学生的言说方式提供了借鉴。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

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话语表达,往往能增强话语效果。青年亚文化因对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做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反映,从而在青年群体引起广泛情感共鸣。此外,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严肃、规范,青年亚文化常常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因具有亲和力而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吸收借鉴青年亚文化具有针对性与亲和力的话语表达方式,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反映青年大学生诉求需要、更贴近青年大学生生活实际、更吸引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

(二)矛盾冲突: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消极影响

1.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10]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上的思想性、形式上的规范性以及语境上的严肃性。然而,以内容上的戏谑化、形式上的个性化以及语境上的自在活泼为主要表征的青年亚文化,因其符合青年群体的个性特征而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青年亚文化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抢夺”话语受众的同时,也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威。此外,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去中心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成与传播,这一趋势使得青年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拓展,思政工作者与思政课堂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唯一来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受到冲击。

2.消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逻辑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往往具有宏大的话语叙事、规范的话语表达,且文字和语言往往具有整体的逻辑性与缜密的严谨性。以“废柴”“佛系”“躺平”“摆烂”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兴起后,青年大学生更加青睐于“碎片化”传播、“戏谑化”表达、“偏好化”接收和“图像化”理解的话语内容,并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现象。长期囿于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惯性影响,青年大学生原有的整体、深入、逻辑的思维方式正在遭受解构,这种影响影射到高校思想政治政教育话语领域,也消蚀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有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3.衍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危机

青年亚文化的风靡,是多元价值观嵌合博弈的结果。其中,具有很强解构特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时常以“碎片化”来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宏大”的话语叙事,以“多元化”来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意识形态结构,以“边缘化”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的核心价值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难以跟上时代步伐,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面对青年大学生“追捧”青年亚文化、“冷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深感力不从心甚至无计可施,从而衍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危机。此外,在泛娱乐主义的加持下,轻松、多变、新异、感性的青年亚文化逐渐挤压了严肃、系统、规范、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泛娱乐主义的影响下逐渐式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遭受冲击。

三、因应之策:青年亚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理路

在解码青年亚文化的风靡成因,以及理性分析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基础上,打造具有价值高度、情感温度、理论深度和辐射广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于应对青年亚文化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挑战、与时俱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话语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发展高度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1]面对青年亚文化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引领。

1.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治理目标回应青年亚文化

“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的亚文化群体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青年大学生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领域存有的困境与诉求。对此,要以“富强”的国家治理目标来解决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的社会竞争加剧困境,缓解青年大学生群体因社会财富不充足、资源分布不均衡所致的现代性焦虑;要以“民主”的国家治理目标来给予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更多发展机会与成长空间,正如习近平所说:“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12]要以“文明”“和谐”的国家治理目标来营造积极理性的社会氛围和奋发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此塑造青年亚文化向上向善的发展方向、引导青年大学生群体辩证看待并自觉抵制不良亚文化侵蚀。

2.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取向治理青年亚文化

要以“自由”尊重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理性看待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风靡,摒弃传统“一刀切”式的“围、堵、截”,注重因时因势的“导、引、疏”;要为青年大学生群体提供“平等”“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和阶层跃升渠道,让青年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更多成长发展的确定性;要以“法治”约束资本逻辑对青年亚文化的冲击,防止资本在青年亚文化中的无序扩张,同时还要以“法治”约束后现代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潮借助青年亚文化大肆传播。

3.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追求引领青年亚文化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给青年大学生讲深讲实讲透个人与祖国、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之间的关系,以“爱国”“敬业”的个人价值追求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报国、奋斗热情,抵制“废柴”“佛系”“躺平”“摆烂”等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要以“诚信”厚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抵制工具理性膨胀扩张造成的价值虚无主义危机;要以“友善”弥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分裂,通过及时给予大学生以人文情怀、价值关怀与心理疏导,来缓解青年群体充满焦虑的精神症候。

(二)转变话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温度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3]这一重要论述证实了现实生活才是思想文化产生的根基。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与风靡实则是青年群体的现实困境与心理诉求在文化层面的反映。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须转变话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发展观,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现实诉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温度,由此才能赢得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自觉认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以人本发展观替代以往的文本发展观和器本发展观

理性自身的内在分袂引发精英理性僭越大众理性、工具理性挤压价值理性,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理念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书为本的文本发展观和以科技为本的器本发展观。[14]拘谨、宏大、单调、严肃的话语叙事,是精英理性主导下的文本发展观的特点,这种官方话语叙事,由于与大众的生活意义世界联系少而常显得空洞生硬、不接地气,难以引起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工具理性主导下的器本发展观,由于工具性、唯理性话语时常挤占情感话语发展空间,导致话语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日渐离场也难以对现代性焦虑作出回应。坚持人本发展观,就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照顾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可通过吸收青年亚文化中积极的流行元素、话语符号与表达资源,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土话”“网言”“酷语”与大学生进行情感接触与交流对话,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温度提升来对大学生群体的现代性焦虑进行回应与纾解。

2.要使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

作为青年群体寻求认同的介体,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青年身份认同的群体性扩张密切相关。因此,回应与治理青年亚文化,要使大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通过提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使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纾解身份认同危机。具体来说,可通过吸纳大学生群体易产生情感共鸣的积极话语内容,使用大学生群体易产生心理共振的话语言说方式,运用大学生群体的独特话语风格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润色与补充,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既能形成话语主体间的交互,又能实现身份认同。

(三)优化话语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深度

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在要求。青年亚文化的风靡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冲击,侧面反映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难以做到“以理服人”,即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以为青年理解社会提供深刻的“观察工具”、难以适应青年群体的诉求与需要。“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5]面对青年亚文化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亟需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优化,做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深度增强其对青年群体的说服力、吸引力。

1.要固本强基,以真理性认识成果优化话语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优化话语内容的理论根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宣介,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阐述,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认识的阐释,特别是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诠释,使青年大学生在面对多元社会思潮冲击和良莠不齐的亚文化“话语丛林”时,能够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观察工具”、“思想武器”廓清“话语迷雾”,更好做到理性认识、辩证分析与温和发声。

2.要与时俱进,创新符合青年特点的话语内容

“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16]且经常活跃于网络场域,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与时俱进,创新符合青年特点的话语内容。一是要合理吸收青年亚文化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青年亚文化作为青年群体“集体命名”的产物,其独特又为广大青年所熟悉、通俗又贴近生活接地气的话语内容,为创新具有青年化、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如青年亚文化中的“燃”“冲鸭”“打call”“硬核”“猴赛雷”“奥利给”“洪荒之力”“人间值得”等话语表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的有益资源。二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转译调整。在互联网技术快速更迭以及后现代主义、泛娱乐主义思潮滥觞的当下,过去系统化、抽象化、理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已不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话语需要,碎片化、通俗化、娱乐化的话语内容日益成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对象。因此,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进行符合青年特点的话语转译与“二次加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抽象话语向具体话语、灌输话语向对话话语、复杂话语向简单话语转换,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与吸引力。

(四)拓宽话语场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辐射广度

现如今,以“网络原住民”著称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已广泛活跃在以QQ、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中,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与传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形成的趣缘圈群,也成为如今青年大学生群聚的生活社区场域和青年亚文化风靡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指出:“受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17]面对活跃于网络空间和趣缘圈群的青年大学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拓展话语场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好达成线上与线下、圈内与圈外的统一。

1.要做到线上与线下的统一

首先,要在线上及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高校思政工作者可通过联系时事热点设置具有时效度、真善美的网络议题,及时抢占青年大学生话语网络议程制高点,以议题设置推动话语共享,从而增进青年大学生的情感归属。同时,对于网络空间中恶意歪曲、诋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青年亚文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加以抵制,并阐明其本质与危害,及时传播“正能量”话语,避免因话语的“从众效应”助长青年亚文化传播。

其次,要在线下及时纾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现实困惑。“调查就是解决问题”。[18]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青年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与现实诉求,以面对面的线下交互方式帮助青年学生纾解深层思想问题与现实困惑。

2.要做到圈内与圈外的统一

首先,要提升圈内话语主体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把圈群内部的话语主体素养提升作为重要内容。可通过课堂讨论、开办讲座来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本质剖析,提升青年大学生辨识青年亚文化和主动抵制不良青年亚文化的能力。

其次,要打破圈外话语隐喻壁垒。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信息流动所催生的“信息茧房”容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青年圈群形成话语阻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主动利用互联网媒介技术打破横跨于不同圈群之间的隐喻壁垒。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全方位研判当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等思想趋向,再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推荐、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已包裹在青年大学生群体青睐的颜文字、短视频、表情包、“网红”图像、视频弹幕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推送至青年群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个性化、趣味化、具体化的方式呈现在青年群体面前,以此来打破青年大学生圈群“次元壁”,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青年大学生群体。

猜你喜欢
亚文化话语群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