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构建研究

2023-05-13 03:07赵淑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美育人格美的

赵淑红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济南 250000)

美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力量源泉,是现实生活的理想,追求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张应杭认为,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方能呈现自身的灵性,使人们的生活世界笼罩上光环。[1]审美近乎人的天性,梁启超指出,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2]马克思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苏联美学家布洛夫认为,“人直接需要美,因此审美因素渗透到他的整个生活中,人不仅按照物质必然性,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4]因此,主体的人格也应当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并朝向审美化的方向发展和提升。[5]审美人格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不懈的努力去培养和塑造,而教育就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

审美人格的构建离不开美育,作为培养审美人格的主要切入点,“美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率先提出,并首次系统阐述了美育的相关理论体系。在我国,对美育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儒家学派就已对“六艺之教”予以高度关注。《论语·述而》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处的“艺”即礼乐书数射御,此谓“六艺”。孔子更是一直以礼乐教育作为培养弟子的重中之重,故《论语·泰伯》中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可以成之。《论语·八佾》中,孔子认为“《韶》尽其美,又尽善也”,而“《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孟子对美育的重视亦然,《孟子·滕文公下》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人格宽广博大,不畏浮云遮望眼,应当为世人所追求。

五四运动以后,以蔡元培、王国维等为代表的学者大力倡导审美教育,《蔡元培美学文选》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6]思想家李泽厚著有《美的历程》,从哲学思想的视角探讨什么是美以及美的起源,既是一部美学发生史,又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由“美”而生的巨大思想张力可见一斑。20世纪末,国家教委规定高等院校须要给学生配备专职美育教师开设美育课程。[7]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美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美育教育是形成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既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增强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挑战的必然。“美育”作为其中抽象化的价值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于无形之中提高修养,既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又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相互促进,[8]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审美人格的重要抓手。

一、美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意涵

何为“美”?在孔子看来,美即善。《论语里仁》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颜渊》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美从属善。《论语·阳货》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美是形式美与内在善的统一。《论语·雍也》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许慎《说文解字》中,“美与善同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自我发展的最高层,欣赏美、热爱美并遵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活动是人的社会本性之体现。[9]彭文晓认为,审美人格是个体返身创造的结果,必须契于真善且合乎中道。[10]何其宗指出,审美人格是一种和谐化、个性化、自由性、超越性以及创造性的人格。[11]可见,审美人格是人格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内在心理与外在追求的统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阶段。大学是浓缩的社会,是联结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好时机。一方面,随着大学生生活阅历和体验的不断增加,其审美人格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变化。因此,审美人格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本身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个性差异等往往造成大学生审美人格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由此造成审美人格的多样性。此外,审美人格具有自我实现性。审美人格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它存在于大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并外化于其行动选择中,具有自我实现性。审美人格不是先天形成的,后天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举足轻重。

二、美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受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已经悄然侵入高校校园。大学生的学习日渐出现实用化、功利化倾向,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提升常常以能否“变现”来衡量。学生们热衷于能够转化为实际效益的知识或技能,热衷于“考证”以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当然,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输送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立足于社会。但是,高校不是批量生产单一化模式人才的工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使自己耗费三到四年的光阴只为考取一个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证等,而是使自己经过大学的淬炼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此外,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大众媒体的裹挟下,“美”的标签一定程度上被泛化和浅层化,诱导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认知产生偏差,一味追求“表象美”,忽略了真正值得学习和崇拜的美,这无益于高尚人格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简单高效,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智慧,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修为,培养自身的审美人格就成为高校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灵活性不足

当下,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往往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艺术理论,甚至局限于艺术类专业学生,这是对美育的狭隘理解。艺术教育本身可以促进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但它只是审美人格构建中的一个方面,只学习艺术理论并不意味着审美人格的完善。审美人格的构建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课程讲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更是将课堂延伸至课下,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比于德育、智育,美育恰恰需要学生自觉自愿地去接受和体验。学生对美的感悟不同,想法不同,最终形成的效果也不同,但美育的效果可以持续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使学生可以不断学习,逐步养成这一能力。好的电影、读物、节目、音乐、舞蹈、艺术鉴赏活动、人际之间的相处等都可以作为美育的载体。大学校园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也是感受美传播美的圣地,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感受美育,提高人文素养。

(三)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建构缺乏实践性

审美人格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给予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悟的事物都属于美的范畴。除了感悟和体认,审美人格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切实去实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关于美育的课程教育往往被默认为次于“主课”、“专业课”,这一方面是考试体系设置使然,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美育带给人的影响是潜在的,隐性的,持续的,而非短时间之内效果凸显,这使得学生的美育教育时间常常被挤占,长此以往,美育教育的缺失成为必然。与此同时,课下的审美实践活动常常被标准化科学知识代替,造成重视理性教育而忽视感性教育的局面,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热情,阻碍了学生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引导性不足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科技充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以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途径接触信息、学习知识,极大地拓展了眼界和学识;另一方面,海量信息鱼龙混杂,亟需对此加以辨别,而大学生的年龄、阅历、成长环境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极易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迷失自我。社会上大学生因警惕性不高、辨别能力不强而被利用或人财两空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在社会环境复杂,信息爆炸的时代形成独立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如何培育高尚健全的人格,这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应当思考的问题。高校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职责,对学生审美人格的建构负有责任,但常常更重视知识层面的答疑解惑,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各种讯息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亟需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三、美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构建的路径

(一)构建联动系统,重视审美人格构建

追求真正的美是一种向善的力量,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遵循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大有裨益。个体的言谈举止,人文关怀,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失的力量,个体的审美人格虽然无法直接解决社会问题,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个体的高尚品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美育系统对于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大有裨益。具体而言,该系统由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课程系统、教材系统、教法系统、管理系统、评价系统等有机构成,以此有效推进美育教育,着力促进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12]审美人格的培养是一种人文教育,也是一种内外兼修的素质教育。美育要真正进入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学校常规管理当中,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人格。

(二)挖掘生活素材,创新审美教育

首先,要打破审美教育只包含传统美学教育的狭隘观念,将美育内容扩大至课下、校外和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要悉心体验,一场美的电影、一个美的展览、一首动听的歌、一个爱心的善举都会给人以美的感染。学会用心感受美,将美的理念和对美的理解应用于实践当中,用以指导个体的行动选择。同时,将这种对美的感悟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愉悦环境中学习,于习焉不察间培养自己的品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其次,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从中挖掘美学素材,并应用到课堂上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美学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维和美学素材,一座华美的建筑园林,一段动听的音乐旋律,一首耳熟能详的优美诗词,一幅意境深远的传世画作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这些都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审美人格培养。再次,既要充分利用红色革命文化,又要重视当代社会主义典型人物、精神。红色革命文化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时代性,挖掘其中蕴含的红色之美、精神之美有助于推进审美人格的完善,同时,当代社会也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时代人物和精神,充分挖掘这些现实素材,并以灵活适宜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审美活动,丰富审美实践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调味剂,也是开展美育的天然活动场。当下,高校校园文化趋于单一化,创新性不强,部分学生参与性、积极性不高,无法将校园活动覆盖在更多学生身上。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向生动活泼的审美实践当中,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应当鼓励在课程之外开展审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进一步激活思维,提高创造能力。比如,可以定期开展调查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革命纪念馆等场所,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认识美、感受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美,将认为美的人、事、物用镜头拍摄下来,通过评比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对美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认识。还可以不定期聘请外来专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或讲演,与学生探讨美,在交流与讨论中让美的情怀深入人心。总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使审美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

(四)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审美人格引导

高校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培养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充分重视美育教育。首先,要对高校现有的美育教师进行调研,将美育的内容与目标科学化、体系化,切实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美育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入考核体系。其次,要重视对高校全体教师的美育培训,树立教师形象美、心灵美、教育美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身体力行地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品格。再次,要提高学生辅导员的审美水平,增强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素养。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提高辅导员的美育水平,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进一步与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成为朋友。通过隐性的美育渗透,完善的审美人格可以自然而然地内化到学生当中,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审美人格的培养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追求,也是人才教育与精神培养的独特彰显,同时亦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充分重视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在助力成才的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美育人格美的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