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5-12 06:21孙鲁云殷曼玲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瓜片六安市六安

孙鲁云,殷曼玲

(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茶叶是重要的农产品,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茶农增收致富,还有助于弘扬发展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前后,产于皖西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霍山县,以及六安市的其他部分地区。晚清明初之后,享誉全国,有诗云:六安瓜片天下甲,野韵兰香齐山茶[1]。六安瓜片无芽无梗,工艺复杂,外形塑造尽显“瓜子工”,冲泡后如同翠绿的瓜子片,加之产地安徽六安,因而得名。当前,高质量发展是大形势、大格局、大逻辑[2]。六安瓜片是大别山地区重要的农产品,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增强六安瓜片茶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别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路径。六安瓜片茶产业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不少威胁。如何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六安大别山区落实落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重要问题。

SWOT分析法是战略决策环境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梁沛沛(2019)采用SWOT 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3]。邱元凯等(2018)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石坪茶产业发展,提供因地制宜的发展对策[4]。郭航(2022)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农村跨境电商的发展,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和资本投入来促进英语翻译发展,拓展农村跨境电商空间[5]。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六安瓜片茶产业的优势和劣势

1.1 六安瓜片茶产业自身的优势

1.1.1 生态优势良好,茶叶资源丰富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的西部,称为“皖西”。大别山北面山脚在六安境内,承东接西,地理位置优越,生态优势良好。六安瓜片主产区集中在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和裕安区,地形为山地丘陵,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拔适中,日照充足,有丰富的水资源。茶叶产区由山区向平原扩展,分为内山和外山两个区域[6],其中以齐头山为中心的产区是内山,海拔在300 m以上,这一产区距离市区较远,空气质量好,昼夜温差大,内山的黄棕壤富含有机化合物,土壤肥沃,能够促进茶树的光合作用,并且能有效存储有机物,因此茶叶品质高,但产量少;外山产区海拔相对较低,六安瓜片种植在丘陵平原,光照充足,同样以黄棕壤为主,部分沿河岸的乌沙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外山的茶产量普遍高于内山。

1.1.2 交通运输便利,临近消费市场

六安市处于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地段,同时还位于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长江三角洲腹地,目前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被国家交通运输部确定为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全市货运结构以公路和水路为主,在六安境内有3条国道和4条高速。2020年8月,六安开通了至上海进出口铁海联运,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货运运输成本,这也标志着六安市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六安市累计建成县级物流中心9个,邮乐购站点2 68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30个和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1 839个,实现了所有乡镇快递网点、行政村直接邮全覆盖,全市建制村通快递比例近94%[8]。交通运输和物流网络的覆盖将六安瓜片直接连接到消费市场,有助于六安瓜片增加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时也为六安瓜片运输至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1.1.3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兼具品牌特色和知名度

茶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六安瓜片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加工技术成熟,品牌价值高,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之一。2007年,六安瓜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涉及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金安区、舒城县等5个区县26个乡镇行政区域。国家地理标志承载了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等特征,提升了六安瓜片的产品价值,使得六安瓜片在市场上具有更为显著的独特性。2008年,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六安瓜片制茶工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对于传承和发扬茶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9年,六安瓜片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0年2月,六安市六安瓜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9月,六安瓜片入选中欧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地理标志互认清单,这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2021年12月,六安瓜片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2 六安瓜片茶产业自身的劣势

1.2.1 生产单位分散,茶叶质量参差不齐

六安瓜片茶产业虽初具规模,但目前仍然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六安瓜片生产大多数分布在山区,生产单位组织分散,茶叶的经营管理得不到统一有效的监管。同时崎岖的地形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在茶叶加工方面,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标准不一,加工的程序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由此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标榜不一。长此以往,不良品质的六安瓜片流入市场,容易导致消费者心理产生落差,损害六安瓜片茶产地的品牌声誉,不利于六安瓜片的长远发展。

1.2.2 产品生产方向单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茶叶在市面流通的品种高达上百种,大多数茶叶品种都以初级农产品形式出售,六安瓜片也不例外。茶叶初级农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比较低下。六安瓜片茶叶的功能效用大多停留在作为一种解渴饮品,而其在医疗保健、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从茶叶消费情况来看,茶叶的初级产品消费群体往往集中在中高年龄人群,年轻群体对于茶叶的消费热情并不高。此外,产品生产方向的单一还限制了企业规模的发展。虽然六安瓜片在安徽省内已有少数龙头企业,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依旧相对较小,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茶叶企业自身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力薄弱等问题。

1.2.3 专业营销队伍缺乏,销售渠道拓展效果不佳

六安瓜片的销售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线下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成本包括店面租赁、广告营销成本和工资薪酬等,成本较高。线上销售虽已初露雏形,但所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普通茶农大多年龄较大,对于新兴的网络销售把握不够,难以独立完成开设网店、维护运营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茶叶与消费者的对接尚缺乏足够的专业营销人才。受自身规模、实力等因素制约,茶企电商销售能力普遍不足,线上销售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 六安瓜片茶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2.1 六安瓜片茶产业面临的机遇

2.1.1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强农惠农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潜能。202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做大做强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农林产业”。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强调“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创新发展”。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省平利县茶园种植情况时嘱咐“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这不仅为平利县茶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从稳产提质、强企创牌、延链增值、强化保障等方面提出重要指导意见。2021年6月,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快全市茶园高质高效建设的通知》,旨在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2021年10月,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意见》,为做大做强六安瓜片茶产业,促进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与资金支持[7]。2022年3月,六安市制订《关于开展助力春茶产销促进茶农增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茶叶类”贷款产品,鼓励“茶春”期间向茶企贷款倾斜,缓解了疫情期间茶企的资金筹集压力[9]。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层面,再到市区层面,针对六安瓜片茶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释放。

2.1.2 健康意识提升,消费需求多样化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健康类消费产品需求不断扩大。作为绿茶特种茶类,六安瓜片的功能效用十分广泛,既是解暑清热的饮品,也有助于增强机体健康[10-12]。健康消费理念的转向将会引导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健康饮品,这对六安瓜片的营销是很好的契机。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愈加多样化。面对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六安瓜片能够精深加工成多种产品,例如茶冷饮料、奶茶、茶点心等。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六安瓜片的精深加工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1.3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深化,重大战略效应持续叠加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叠加,有利于六安市发挥区位优势,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集聚,供需在更大市场对接。2020年3月,六安市出台《六安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并强调重点发展精制茶在内的绿色产品。同时,围绕建设长三角红色旅游基地和康养基地的定位,提出加快发展六安瓜片茶旅文博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2021年3月,《六安市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指出“大力发展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拓展茶叶深加工,使六安瓜片享誉海内外”。重大战略叠加交汇,为六安发挥茶叶特色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2.2 六安瓜片茶产业面临的威胁

2.2.1 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茶产业面临“人力荒”和“人才荒”困境

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对茶叶种植生产带来挑战。一方面,茶叶生产具有劳动密集的属性,生产周期具有季节性特点,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于工资薪酬低且不稳定,选择外出务工,造成茶叶生产加工的“人力荒”。这也使得茶园不得不提高工资薪酬来挽留劳动力,茶叶的生产成本日益攀升。另一方面,青壮年流向“非农领域”,新型职业农民匮乏,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失,老龄人口、留守女性成为务农主体,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茶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2.2 进口茶叶挤占国内茶叶市场,加剧同行业竞争

“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东南亚国家、独联体国家等的密切合作,部分国家的特色产品引入中国,其中包含各类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自2015年以来,中国茶叶进口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从2015年的2.29万t持续上涨到2021年的4.67万t,进口量翻了一番。中国的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进口茶叶的增加分散了消费者的目光,部分追求异国风情的茶叶爱好者选择购买外国进口的茶叶,挤占了国内茶叶市场份额。

图1 2015—2021年中国茶叶进口量

3 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实施生态茶园建设

六安瓜片大多生产在山地丘陵地区,且多以农户经营,生产标准不一,管理分散,市场价格机制混乱,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六安瓜片品牌建设。以分散经营、家庭作坊为主的生产模式制约着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前提是要把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规范化集中连片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特别是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生态茶园建设是六安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积极以土地入股、土地出租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流转建设生态茶园,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同时让茶农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形式获得收入。

3.2 用科技创新为茶产业赋能,拓展六安瓜片茶产品深加工空间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理念的提升,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理念,加强茶文化和茶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推广普及尤为重要。实施科技兴茶战略,通过地方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开展六安瓜片茶经济、茶功效、茶文化、茶加工等研究,助力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年轻群体茶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扩大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新型产品。

3.3 建立“内调外引”用工协调机制,加快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六安瓜片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为解决“人力荒”和“人才荒”问题,首先建立“内调外引”用工协调机制,帮助专业大户、茶企解决季节性用工困难问题。在用工淡季,通过在乡镇范围内调配劳动力,解决短期用工问题;用工旺季,建立平台,在县区或更大范围内雇用劳动力,保障用工需要。其次,加快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厚植人才引进和发展的用人环境,通过实习和招聘的方式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就业,通过挂、兼、任职的方式柔性引进各类人才,同时鼓励茶叶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团队及相关营销物流团队。

3.4 构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驱动模式,提升六安瓜片市场占有率

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和高附加值,是产品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品牌建设是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加强“六安瓜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构建“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一个企业集群”的“六安瓜片”区域品牌管控体系,着力推动“六安瓜片”区域公用品牌的授权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维护“六安瓜片”公用品牌价值。另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个性化的企业品牌,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互动互促,切实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六安瓜片市场占有率。

3.5 整合茶文旅优势资源,加快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

紧抓六安茶产业资源优势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推动茶生产、茶文化、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融合发展,构建“茶文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围绕建设长三角旅游基地和康养基地的定位,充分整合利用六安瓜片茶产业资源,积极创建中国区域特色茶叶公园,加快推进六安瓜片茶旅文博园、茶叶精品旅游点建设。依托六安红色文化和茶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六安城市名片,以城市品牌传播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瓜片六安市六安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灵山秀水出名茶 六安瓜片甲天下
六安茶香也袭人
瓜片记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初探
六安市四院承担儿童“窝沟封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