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媒体人职业能力探析

2023-05-11 14:59:26朱建华史强
武汉广播影视 2023年11期
关键词:武汉稿件

朱建华 史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2023年6月30日,长江日报刊发“习近平与鼓岭故事”的特稿,其中《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武汉留美学生追忆鼓岭故事》是版面上的主打稿。回顾这篇稿件的采编过程,不禁陷入了对媒体人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思考。

一、发现力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可以说发现是做新闻的第一能力。过去如此,全媒体时代依然如此。发现新闻首先在于发现线索。线索不等于新闻,只有经过核实和采访的线索,才可能转化为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很多公共信息中都藏有好线索,关键是能不能看得到。发现力是媒体人“四力”中眼力、脑力的直接体现。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武汉留美学生追忆鼓岭故事》的线索,来自新华社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友好致贺信》。据报道,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1901年,在襁褓之中的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随父母来到中国福州生活,1911年全家迁回美国。加德纳先生一直想要再回中国故园看一看,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在中国留美学生帮助下,加德纳夫人终于了解到丈夫魂牵梦萦的故园就是福州的鼓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了解到这段感人的鼓岭情缘,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中国。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午宴上讲述鼓岭故事,引发两国各界强烈反响。

这个中国留美学生是武汉人刘中汉。2012年3月25日,武汉晚报以《〈啊!鼓岭〉背后的两段佳话》为题,整版报道刘中汉与加德纳夫人的故事。作为这篇稿件的编辑,已退休的长江日报社高级编辑赵代君看到新华社播发的《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友好致贺信》后,当即向长江日报值班编委提出可以进行策划报道。这种敏感,体现的就是发现力。寻找重大时政信息与本地的关联性,是培养发现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既有赖于先天的素质,也更有赖于后期的职业训练。

二、判断力

发现力和判断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说发现力直接体现的是媒体人“四力”中的眼力、脑力,那么判断力则更多体现的是脑力。无论什么时候,对线索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十分重要。只有判断准了,才能操作到位。有时候,发现了一个好的线索,但因为判断不准,导致本应该做的线索最后没做,本应该做大的线索最后做小了,留下遗憾。在整个新闻生产环节中,判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友好致贺信》背后与武汉有关联性,而且鼓岭故事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一段佳话,新闻具有重大性、显著性。再者,中美关系近段时间以来格外受关注。2023年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时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始终希望两国人民友好下去;2023年6月1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指出,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时强调,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在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30周年之际,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主席赴美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如果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就更容易做出准确研判。

三、学习力

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对媒体人而言,做好新闻工作离不开学习力。这种学习,既包括政治学习也包括业务学习,既要平时主动学习也离不开集中的专题研讨交流学习。比如,鼓岭故事从政治学习、日常学习的角度而言,需要学习习近平主席的相关讲话;从业务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学习的角度而言,需要学习与鼓岭故事有关的获奖作品,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作品《鼓岭!鼓岭!》获短视频新闻一等奖。媒体人提高发现力、判断力,关键在于需要强化学习力。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新闻敏感性不会太差;一个善于学习的人,看到公共信息时也会善于联想;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面对线索才会及时做出准确研判。前不久,有媒体人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穆青、郭超人、南振中、何平等新闻名家的故事,这些新闻名家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非常善于学习。比如曾任新华社总编辑的南振中非常善于挤时间读书学习,《列宁选集》共3 5 6 1页,他每天抽1小时阅读,平均阅读10页,他把每天的零碎时间加以利用,6个月后便读完了四卷本的《列宁选集》。不断提升学习力,媒体人才能在职业的道路上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好。

四、突破力

内容建设始终是媒体的根本,原创优质内容最能体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离不开媒体人的突破力。突破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一件事情发生后或一个新闻选题确定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采访对象,了解到想要了解到的内容。现实中,有的记者只会通过宣传部门或通讯员找人,一旦遭拒就束手无策,而有的记者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采访对象。

《〈啊!鼓岭〉背后的两段佳话》的作者没有刘中汉的联系方式,网上搜索相关报道,查到2022年武汉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根据刘中汉的纪实文学《啊,鼓岭!》改编的四集广播剧《梦回鼓岭》的信息。在武汉广播电视台同行的协助下,2023年6月28日晚上11时许,长江日报记者才联系上受邀到福建省福州市参加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的刘中汉。虽然过程充满波折,但还算联系到了事件重要当事人,否则报道也就无从谈起了。突破力是媒体人职业能力的核心素质。一个人只有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才能乘风破浪向前进。

五、采访力

新闻需要采访,不采访就难以写稿,采访的关键在于提问,而提问是个技术活。1980年8月,邓小平3天之内两次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访谈过程中,法拉奇尖锐辛辣,锋芒毕露;邓小平坦诚应对,睿智隽永。双方的“过招”充满思想观点交锋的率直和畅快。而通过这次采访,世界也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一报道堪称经典,为记者如何提问树立了样本。记者日常中更多的采访并不是法拉奇采访邓小平一样的重大采访,但同样需要精心准备。

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刘中汉已是深夜,采访的时间只有2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该做的是应尽可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搞清楚。20分钟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很多重大事件,能给记者采访的时间可能20分钟都没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问到更多想问的问题,这直接关乎稿件写作。提问是采访的核心,不会提问的记者很难说是一个好记者。提问既不宜咄咄逼人,也不宜问重复的问题,关键在于能问出大众所关心的问题。

六、写作力

全媒体时代,视频成为各种媒介最基本的传播形式,但文字仍是记者的基本功,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字稿件是记者“四力”中笔力最直观的体现。一篇优秀的稿件,至少应该做到:主题突出,逻辑清晰,内容完整,文字简洁,有细节,有情感,内容富有张力,无语言文字差错。这个要求看似很高,其实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记者第一稿《七旬武汉老人希望将“鼓岭故事”搬上银幕》1400多字,事情讲清楚了,但主题不够突出,细节和情感表达上有欠缺,部分地方看了让人有疑惑。经过进一步核实、补充和修改,完成了第二稿《“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现场 76岁武汉人刘中汉深情追忆鼓岭故事》。

第一稿导语为:“6月28日,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州举办,76岁的武汉人刘中汉受邀参会。作为‘鼓岭故事’的参与者之一,他希望能把‘鼓岭故事’拍成电影,让更多人知晓这些中美民间交往的感人故事。”第二稿改成了:“6月28日,‘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76岁的武汉人刘中汉受邀参会,并现场深情讲述了中美民间友好交流佳话的鼓岭故事。”这样改,让新闻的显著性更突出,让内容更聚焦,主要说新闻事实而非愿望。

记者的写作力是一个不断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对记者稿件,编辑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对不对、好不好,双方可以多交流探讨,在交流探讨中不断提高自己。记者对编辑发现和纠正的差错和表述不规范等问题,要格外重视,查找原因,防止下一次又重复犯错。

七、协作力

新闻生产是一项集体工作,离不开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虽然内容生产每个环节的职责不同,但每个环节都不可缺。有人形象地说,新闻工作如拼图,关键是每个环节都应该成为新闻价值的发现者和提升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让内容出彩,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名从业十几年的党报记者撰文讲述自己错失中国新闻奖的经历时说,一处标点错误断送一次获奖机会,这个教训实在是深刻。最终见报的《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武汉留美学生追忆鼓岭故事》相当于是第三稿了,改后的标题让新闻更突出。编辑发挥主动性,编排版面时让自采稿与新华社稿件在版面上组合在一起编排,让整个内容更加厚重,条目化的提炼让内容清晰可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每个环节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出彩的。

八、传播力

全媒体时代,发布才是传播的正式开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传播,是为了在传播中实现媒体影响,媒体“四力”中传播力处于第一的位置,也正是这个原因。今天,做好内容传播,既要丰富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形式,也要重视做好传播推广。

对于党报而言,既不能放弃原有的报纸传播渠道,更要重视移动端自主阵地上的传播,还要善于用好第三方平台进行传播。《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武汉留美学生追忆鼓岭故事》在报纸版面头条突出呈现的同时,当天也在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进行了醒目推送,网友留言互动踊跃。流量是传播效果最为直观的体现。当天,学习强国总平台在首页推荐了长江日报的这篇稿件,阅读量超过230万人次,点赞有11万多人次。

九、执行力

发现好线索固然重要,但把一个好线索操作好同样重要,这就涉及执行力的问题。实干兴邦,做新闻同样是这样。从新闻实践来看,一些线索放着放着就放没了,虽然有各种原因,但说到底还是执行力的问题。

执行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作风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自我要求不高,得过且过,都是制约执行力的因素。认准的好线索,要敢于直面困难,要千方百计地操作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执行力,也就不会有《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武汉留美学生追忆鼓岭故事》这篇稿件。这篇稿件最后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也是执行力的体现。

十、自省力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优秀的媒体人要善于自省。每当一篇稿件操作完了,不妨回头看看,有哪些值得总结的优点,又有哪些不足和值得改进之处,同时也要看各个环节对稿件是如何进行处理的,中间有什么改动,为什么这样改,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最忌讳的是,操作一篇稿件提交后了事,有些不应该有的差错下一次写稿时又重复出现,个人的专业能力始终提升不多。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从而提升自己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需要媒体人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新闻这个行业,从业的门槛看似很低,甚至至今仍有观点认为“新闻无学”,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媒体人并不容易,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行,这些能力包括但又不限于发现力、判断力、学习力、突破力、采访力、写作力、协作力、传播力、执行力、自省力等。

猜你喜欢
武汉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们在一起
歌剧(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汉伢
心声歌刊(2020年2期)2020-06-16 03:37:20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环球人物(2020年3期)2020-03-02 02:15:22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