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期刊的中小学课后科普服务研究

2023-05-11 10:28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科学知识科普

段 发 明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081)

为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2006年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2016年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特别强调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要求全社会力量投入到这项事业中。但是,被课业负担挤压的学校教育和课外时间,使得社会组织力量很少有机会全面、深入、系统化地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一支重要科普力量的青少年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更显得被动、无处着手:一方面,当前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理念陈旧,还局限在发挥普及科学知识的传统功能,难以满足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需求,无法为国家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供助力;另一方面,青少年科普期刊传播碎片化的科学知识,与学校的科学教育完全脱节,不能与学校、教师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学校“双减”后的课外服务把科普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为青少年科普期刊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介入与发展课后科普服务,与学校科学教育协同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一 中小学课后服务为青少年科普期刊提供发展契机

中小学课后服务,不仅为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也为期刊指引了发展的新方向。

(一)课后服务的时空支持

2006年以来,针对全民的科学素质行动,很难在学校中全面、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后的时间与空间基本被各种繁重的学科培训与作业负担填充,没有留给科普活动任何空隙。直到2017年2月24日,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特别是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后,全面而真实的课后服务才开始走进学校、走向学生,一方面给学生留出了课后服务时间,另一方面也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腾出时空的课后服务要做什么,这是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关键问题。《指导意见》指出,“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双减”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两个文件都把科普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开展课后科普服务,换言之,社会力量应如何介入课后科普服务。“双减”实施一年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顾2021年校内“双减”的成果、部署2022年的工作任务时提出,“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1]。课后科普服务需要社会资源介入,以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因此,作为科普的社会重要资源之一青少年科普期刊进入课后科普服务正逢其时:其一,青少年科普期刊进入学校、融入科学教育得到了课后服务的时间保证。“5+2”(每周5天有2小时)的课后服务模式提供了课后科普充裕的活动时间。其二,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在空间上得到了课后服务的支持。作为对学校科学教育的空间拓展和形式补充,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是一种学校内外的课外教育,既可以在学校内的封闭空间,也可以在学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田间地头等开放空间开展科普活动。

(二)课后服务的方向指引

“双减”提出的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开设的科普服务,并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深化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第一课堂”获得的科学间接认知,立足校本课程,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后科普服务。不只对“第一课堂”补充扩展性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主探究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区别于第一课堂的直接经验。这种“双减”要求的课后科普服务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立了紧密联系,充分保证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化和活动化。

课后科普服务的“第三课堂”要走进社会场所(如博物馆、科技馆、蚕桑养殖基地、花卉种植园等),它们没有固定教材,却是学生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社会生活中的再现与迁移、实践与应用,通过学生亲手做、亲眼看,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因此,提高为“第三课堂”的科普服务能力,正是当前青少年科普期刊需要拓展的一种课后服务功能。

2022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新时代科普”)提出,科普应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行动,明确针对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应该重点发力的方向。“新时代科普”和“课后服务”的协同发力,把科学教育与科普在学校教育中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为科普活动进学校提供时空支持,另一方面为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对学校科学教育(主要是“第一课堂”)进行最好的补充和完善,促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高。

(三)课后服务需要新科普

课后服务为青少年科普期刊提供了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一种与学校科学教育协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开启科学启蒙的新科普。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不能仅倚重第一课堂的科学教育,因其知识教材化、方式单一性的局限性,显然很难全面完成提高科学素质的目标。所以科学教育需要与知识无限扩展、方式灵活的科普,来协同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因此,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需要一种新科普,具有与学校的科学教育同等的课程地位,才能为培养全民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从科普角度看是科学传播,但以课后服务的立场它仍属于科学教育,因此课后科普服务不是要脱离科学教育另起炉灶,而是要与第一课堂的科学教育紧密配合、协同合作以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这种新科普,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郑永春解释得比较清楚:“人们认为科普就是传播科学知识,其实,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都是科普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比如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形成结论等,都需要从小训练,进行科学启蒙。”[2]

二 青少年科普期刊科普的目标转向

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的目标不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传统科普,而是以科学启蒙为己任的新科普。所谓科学启蒙,即是要超越知识目标、知能中心、课堂学习、知识接受,以生为本、关注科学观念和精神,提倡学生探究、走向社会实践的科学教育。

(一)超越知识目标,“以生为本”

青少年科普期刊的传统科普观,以获取科学知识为目标。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决议》提出,科协的科普任务是“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我国一直把自上而下的普及科学知识与技术作为科普的目标,科普者成为中心。受传统科普观“每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知识体系,即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3]的影响,新中国青少年科普期刊都是以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要目标。

直到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将科普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法首次把科普和公众作为普及的条件,强调公众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即科普要以“以公众为本”,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对学生来说则要“以生为本”。科普法与当时的青少年科学启蒙观不谋而合。以科学启蒙为目的的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一方面是为了开展愉悦的科学普及活动,使科学变得更加有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让他们学会科学家的探索科学方式。科普的“科学启蒙”,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凸显出来。当科学启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时,科普的功能就发生重要转变,从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家转向培养未来社会的普通公民,也即主要从未来普通“人”的角度,考虑应培养学生什么科学素养。因此,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所培养的是未来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相比于学校的科学教育更具有普遍性和普通性。

(二)超越知能中心,关注科学思想和精神

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始,到1986年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将“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任务写入《中国科协章程》。1991年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向全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才超越知能中心,开始关注科学精神。2002年颁布的《科普法》用法律将科普规定为“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4]。科普法将“四科”作为法律表述固定了下来。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才逐渐突破科学知识局限,扩展到科学精神、思想的传播,以回归科学的本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力量[5]。另一方面,培养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科学思想,要求学生善待、保护自然环境。

(三)超越知识接受,提倡学生探究

青少年科普期刊科普长期持有科学“符合论”立场,导致科普只有一条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科学的路径,即接受性的知识学习。那些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与证实的事实、结论的知识,就是科普的主要内容,只要把它们用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就可以了。

青少年期刊科普的课后服务丰富了科普的方式,在知识接受的基础上,重视模拟性或真实性的科学实践,重视科学过程,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参与到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受科学素养培育的理念的影响,科普更强调探究、合作、感受、对话、反思,整合了科学实践的各个方面,融合了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用“科学活动论”观点说,“我们不应唯一着眼于科学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应更加重视科学活动本身,即应当将科学看成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6]。如《科学启蒙》期刊的“能量收支不平衡或致火星沙尘暴”,文中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情境,设置了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性的探究和具体实例认识和实践科学,以此来带动对“能量守恒”的进一步理解,养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7],同时认识到地球幸有能量储存的机制——用广阔的海洋、浩瀚的大气层平衡气候系统,进而形成环保的意识。

(四)超越书本学习,走向社会实践

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常把科学当作知识、真理,当成是科学家在书本上传播知识、介绍实验,希望学生能在书本上掌握科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感受到科学思想和精神。这种科普显然把“学科学”当作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知识,把成为科学家作为目的。因此,学生通过科普读物来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已是科普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科学学习方式,一方面,把学科学狭隘化为学习科学知识,漠视了科学需要科学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把科学的社会实践当成科学工作者的特权,知识浅薄的学生只能听从或模仿学习,以免犯错。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不仅要让每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要引导每位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对物质社会作出说明,或参与科学实践,改造社会生活。在这种社会性实践中,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担当、肩负社会使命的公民。

三 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服务的内容变化

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内容并没有特定的范围,主要是自然科学现象、知识与科学技术等,通过知识传播、兴趣激发引起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因此,期刊的科学普及对青少年来说,存在一个知识下行的通俗化、浅显化的过程,即分析不同青少年的接受的准备情况和兴趣意向,根据科学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青少年开展不同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但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服务,就不能简单理解为科普期刊向青少年兜售知识,如前所述,课后服务提供了青少年科普期刊发展的契机,主要表现为课后科普服务内容发生了变化。

(一)科学知识的扩容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所谓科学,就是指导人与外部事物打交道的理论知识,通常首先是指导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理论知识。”[8]现代科学通常分成两种:第一种指今天占支配地位的数理实验的科学,即现代科学知识;第二种是博物学知识,是为领悟自然、沟通自然形成的原始形态的本土科学知识。

1.与第一课堂相协同的数理实验科学知识

在课后服务中开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需与第一课堂的现代科学知识一起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因此,科普需要参照课程标准。

首先,提供与课程标准相协同的系统知识。科普期刊的日常科普内容,并无明确的内容限制或标准,是根据刊物的策划要求或作者的来稿来设定科普内容,总体上缺乏系统性与目标性。为课后服务的期刊科普,是有明确目的的,即要协同第一课堂开展科普活动,深化学校科学课程内容、拓展学校科学课程空间,使科普对科学课程进行内容补充,体现知识的发展性、开放性,如科学课程中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在科普中补充问题“我国现在是否要发展登月技术”,对古生物内容,提出“恐龙消失的原因”等。

其次,提供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的教学层次有“了解”“理解”“知道”“学会”要求,课后服务的科普在更好地扩大科学教育的边界的同时,也要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比如“质量的测量”,提供天秤,在科普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拆散天平,更好地了解结构、理解原理、知道流程、学会操作。

最后,提供与课程标准相符合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要求,是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维度。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也需要评价科普活动的三维科普目标,既要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更加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为第二、三课堂服务的博物学知识

在提供现代科学知识之外,科普可让学生直接参与本土科学知识的建构。这样的知识不是数理知识,也不是实验科学知识,它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前就已经出现,是在现代科学之外的科学形态,是青少年可以直接参与的,比如博物学知识,即对身边的动植物进得观察、记录和分类等。很多一阶博物问题,如什么节气适合播种、哪种草药能治病、哪种果实能吃等等。刘华杰说博物可以“抑:反思科学主义,让科技回归文化母体,科技作为工具理性应当服从于更高的价值权衡;扬:复兴博物文化传统,让普通人直接感知、了解、利用具体的大自然,结合其他信息,自己作出明智的判断”[9]。因为博物知识是最低门槛的科学知识,因而也能成为学生直接参与建构的知识。它是一切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包括本地的动植物、土壤、地理知识,与当地文化与水土相适合的饮食、卫生、医疗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是民众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不仅适用于城镇、也符合乡村学校科普的特点与需要,它们在乡村的生态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这是青少年科普期刊为广大的乡村学校的课后服务,它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可持续的道路,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一种思路。

当代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不仅需要现代科学知识,而且离不开地方性知识。科学化可以使教育现代化,但只有乡村化、地方化才能走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道路。因此乡村科学教育需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其中,落实科学知识的平权是关键措施。换言之,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不单要传播现代的科学知识,也要推动博物学传统的本土知识。从另一角度说,只有推动博物学传统知识的科普,才是真正适合乡村儿童的科普。从活动方式来说也是如此。

3.科学态度、精神、价值观的补充

科普被定义为科学知识的大众化过程,因此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三课堂上的科普从来都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的科普。袁清林认为,“科学大众化的概念大约出现于1836年,意思是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主要依靠《科学大众》《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天文爱好者》《学科学》等科普期刊完成科普工作。科普期刊成为科普工作的主力军,普及科学知识成为主要内容”[10]。

随着社会对科普本质的进一步深入理解,科普功能和内容有了进一步扩展。“科普指的是科学普及,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1]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之提高科学素质、开启科学启蒙的目标与科普的新认识相当吻合,除了传播科学知识外,还要把方法、思想纳入传播内容,特别是把科学精神作为科普的重要内容。

不同于学校的科学教育,课后科普服务还是一种广义的社会教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属性:从救国使命到兴国使命,再到强国使命。进入新时代以后,科普与科技创新需要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国使命,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要秉持以人民至上的理念,要把科学交给人民,让广大普通劳动者都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以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因此,基于社会教育立场与观点,课后科普服务就不只是科普知识技术,弘扬科学精神,还有更主要的强调价值引领使命,将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传播推广,让科学成为大部分公众的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12]。总之,价值引领是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一项更重要的内容。

四 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服务的方式转换

与早期只提供科普期刊阅读的方式不同,青少年科普期刊提供课后服务的方式,发生了转换,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儿童为中心,围绕儿童生活开展科普活动,用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如食品安全、环保、健康养生等知识开展科普活动。无课后服务时,青少年科普期刊只负责供给科普知识,不仅远离儿童生活,也“无视”儿童的接受;有课后服务后,则进入儿童生活,让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科普活动。如,2017年5月18日,中国科协发起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广德县科普巡展的课后服务活动在实验小学启动,设置科学探索、基础科学、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活、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等主题展区,为学生学习科学、体验科技生活提供平台。提供实践课堂,在配合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普期刊可以为学生提供如“陶艺制作”“植物标本制作”“模拟考古”“小讲解员”等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手实践,从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精神。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其次,从以传播为中心转向以活动为中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以项目驱动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作为科普的主要方式。青少年科普期刊的传统科普是以知识单向传播为中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科普期刊的课后服务中,学生已成为主体、主动的接收者。据杜威的活动经验论,“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对更多事实的有效认知和对正确观念的汲取,并对其更有秩序地加以安排;从经验中学,有效联系在学校习得的科学知识和生活过程中的实践活动。”[13]383当代教学论的问题导向与基于项目的学习,承续了杜威的活动经验论,以科学生活中的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科普期刊课后服务的重点不是去普及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以问题和项目为出发点,学生依据自身原有知识背景,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并实现知识的建构,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儿童面对新环境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解力和适应性,所以儿童与生俱来就拥有问题解决的本领。在此基础上,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和保持新知识,培养儿童对问题解决有价值的品性,是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考验。”[13]384科普期刊在课后服务中目标正是于此,否则徒增学生的负担,有悖课后服务的宗旨。

最后,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课外(第二、三课堂)为中心,整合各种生成性、开放性、多元性资源要素协同互助,保证有效开展青少年科普期刊的课后科普服务活动。以课堂为中心的科普活动把学生限制在课堂内,并以传授书面知识为主要形式,所以青少年科普期刊只能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阅读资料。不同于以课堂为中心的科普活动,课后科普服务是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科普,它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涉及各种各样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多元、丰富的资源要素的协同互助,仅依据青少年科普期刊是很难满足这种课外科普活动的需要。这就需要青少年科普期刊必须整合各种科普资源要素,一方面,在不同科技期刊之间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期刊的不同专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如以科技期刊协会为主体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不同且丰富的科普资源要素;另一方面,又与场馆、科技公司、科学研究所、农技站等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围绕主题协同育人、各负其责,使课后科普服务走出学校、走进现场。这些服务于课外活动的科普服务规避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过度重视知识教学、脱离科学生活,偏重知识单向传播、学生被动接收的缺点,形成了科普课后服务的学生、活动、课外为中心的科普特色。

总之,中小学课后服务,不仅为青少年科普期刊发展科普服务提供了时间与空间,而且为期刊指引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方向。青少年科普期刊课后科普服务,内容上既要扩容科学知识,也要补充科学态度、精神、价值观;服务方式上,应以“儿童、活动中、课外”为中心,形成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科普特色。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科学知识科普
科普活动结硕果 广泛好评树品牌——2023年湘科普“四进”活动精彩不断
蜗牛看牙医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