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5-10 21:52陈妍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方法课程

陈妍娇, 王 萌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事业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2016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1]之后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行动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 推动“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开展课程建设、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的着力点。 2020年5月, 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对课程思政教育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明确了建设的要求和方向, 掀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高潮。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类专业、 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是从事社会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各种社会调查活动的必备方法技能。 根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的统计信息, 开设社会学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307家。 本文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为国内高校同类课程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

一、 全面把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理论基础

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的哲学基础。 社会研究方法, 就是通过采用社会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术, 按照逻辑的程序, 开展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利用社会研究方法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社会规律的社会研究过程, 本身就是开展实践的过程。 同时, 社会研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实践, 其目的是认识社会规律。 因此, 这种利用社会研究方法来开展的实践, 是形成对社会规律正确认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研究方法重点内容的指导思想。 调查研究是开展社会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式之一, 是课程的重点学习内容。 早在1930年, 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 “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2011年11月16日,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以《谈谈调查研究》为题, 从“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 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 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建立和完善制度, 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三个方面展开阐述[2]。 习近平指出: “调查研究, 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 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 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 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2]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进行一番交换、 比较、 反复的工作, 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 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 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 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二、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内容的创新性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 要充分探索和挖掘专业知识本身具有的价值倾向、 家国情怀以及政治立场[3]。 遵循整体设计原则, 对整本教材统筹谋划, 精心选择各章节融入点, 有选择、 有侧重地吸收思政元素, 融入章节。 具体而言,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要围绕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 文化素养、 道德修养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性设计。

(一)促进政治认同的思政元素

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可以结合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解读, 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如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对于概念及概念化的讲解, 可以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为例, 通过对新概念的定义形成过程、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进行解读, 深刻理解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政策和理论的政治认同、 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课堂作业的设置与讲解过程中, 融入当前思政知识体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增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 并锻炼其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第五章测量和操作化, 布置课堂练习概念操作化时,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例, 让学生至少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 通过查阅资料, 对概念的定义、 概念涉及的维度以及各维度下的指标进行设计和练习。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操作化练习,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

对涉及基本国情、 家国认同感建立的相关调查进行详细介绍, 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如在第十三章实地研究讲授中, 对于集体访谈概念的举例, 可以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的时政新闻为例, 引导教育学生把国家、 社会、 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三)涵养文化素养的思政元素

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联系起来。 如在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中, 在讲授研究问题来源的两种渠道时, 增加“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思政元素, 强调社会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 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 不断挖掘研究方法发展脉络中的各种思政元素。 如在第十四章定性资料分析中, 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定性资料分析案例, 在学习专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提升道德修养的思政元素

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第四章研究设计中, 通过对专著《江村经济》的简要介绍,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勤劳、 敬业的品质。 在第九章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中, 可以选取定量研究的典型案例——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方法, 使学生对勤奋、 勤劳优秀品质之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特别增加了实践课时内容, 凸显方法课的实践性。 此外, 增加实践内容也是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 通过实践形式, 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认识, 检视学生是否能够将相关理论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按照教学计划, 社会研究方法全部课程内容的理论讲授结束后, 会再针对实操性特别强的章节设计实践课时内容。 这主要涉及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五章测量和操作化、 第六章抽样、 第八章调查研究、 第十章定量资料分析和第十一章定量研究的结果表达, 共计6章。 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要求其围绕社会热点、 社会焦点、 社会问题以及个人兴趣等选择并提炼研究问题, 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和评析。 每个学生最终要按照定量研究的调查报告写作方式提交一篇独立完成的调查报告, 以此作为实践学分的给分依据。

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提升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如任课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的测试功能, 在知识讲授后及时发送试题让学生练习, 并根据即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讲解。 此外, 可以利用弹幕功能实现实时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专注度。

强化课程的过程性考核。 对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 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和能力输出习惯的养成。 如可以将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综合成绩考核设置为: 考勤和课堂参与度得分(10%)+李克特分辨力系数计算作业得分(10%)+调查研究报告得分(30%)+期末考试成绩(50%)。

四、 结语

社会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师对于实践出真知、 检验真知有深刻领悟, 教师将自己在学术领域的探索言传身教, 联系思政课程的知识体系, 在专业课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引领学生注重对思政知识的认同。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近三期学生评教成绩平均得分为93.676分, 属优秀评教等级, 分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 学院同行督导和校督导专家也均给予优秀评教结果。 当然, 目前的思政元素还未能覆盖所有章节内容, 这是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此外, 要把思政元素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 教学大纲修订、 教案课件编写等各个方面, 将其贯穿于课堂授课、 教学研讨、 实践教学、 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 要创新教学模式,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思政方法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