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有的人把“蔚然成风”误用到贬义语境中,其实“蔚然成风”一般用于褒义语境,用来形容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蔚然成风”的“蔚”是草字头,注意不要写成“尉”。
《说文解字》中对“蔚”的解释是“牡蒿也”,牡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入药。“蔚”还可以指草木茂盛的样子,比如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有“茂树荫蔚,芳草被堤”的句子。“蔚”后来又引申出了形容云雾弥漫或文辞华美的意思。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其中“蔚然”是草木茂盛的样子。
“蔚然成风”用来形容一件事逐渐发展盛行,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风尚,也作“蔚成风气”。
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模仿唐诗蔚然成风。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统治,采取高压政策,使得当时文人时刻处于朝不保夕的悲惨处境。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逐渐厌倦了作为汉代正统思想的儒家经学,放弃了对伦理纲常的执着态度,开始转而以“精深微妙”的清谈代替具体的政治伦理研究,以虚无缥缈的玄远之思来逃避现实的生存忧虑。崇尚清谈思辨的玄学就在这个时候蔚然成风。
“玄”,出自《老子》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幽深微妙的意思。当时的文人推崇《周易》《老子》《庄子》,把它们并称“三玄”,作为玄学的经典。
当时的玄学家大多是所谓的名士,嵇康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通文学、音乐等,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就是说超越名教礼法的束缚,顺随人的自然本性,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对司马氏持不合作态度,又敢想敢说,桀骜不驯,后来被陷害入狱,尽管时人纷纷为他请愿求情,但最后仍没幸免于难。临死前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