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晟 张 叶 钟一曼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0)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标准,运用有效技术手段,通过各种测验、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以期达到价值增值的过程[1],是指导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传统教学评价主要基于静态评价标准,以考试成绩等总结性评价数据来概括学生的学习效果,侧重横向评价。整个体系覆盖面不广,采样数据不全面,缺少对翻转课堂、慕课等主流教改模式的课堂评价[2],也缺少对学生的纵向评价,即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以及对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的评价,难以做到科学和客观。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评价成为可能。如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更好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科学评价培养学生必要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高职药学类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尤其困难。原因包括:首先由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脱节,文科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知识基础,很多关键知识点无法理解,理论基础不扎实;其次文科生缺乏理科课程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没有反思总结、预习复习等,学习能力不足;再次文科生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最后由于文科生身份的心理暗示,学生对自己学好有机化学课程缺乏必要的信心,学习动力不足。但作为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打好有机化学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能够有效的辅助学习专业课程,因此改变文科生的有机化学学习困境非常必要。现有的教学评价包括“为学习而评价”模型[3],它关注学生个体的成就,重视检测能力而不仅仅是智力,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但缺乏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增值评价的衡量;也包括以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模型[4],它将“有效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辅助教学管理,也兼顾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但评价指标过于抽象,如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善于提问等指标主观性较明显。
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个体需求等因素不同,评价结果也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通过设计科学的有机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收集数据来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对于指导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动力,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四位一体教育评价模式,为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思路。综合国内外众多成熟的教学评价系统,以华盛顿大学的教学评价系统最为知名[5],但该评价体系非常庞大,完全依靠人工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用数据描绘学生发展成为可能。《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6]。因此,通过吸收改进华盛顿大学成熟的教学评价模式,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过程的动态数据分析、诊断,指导教学改进,将成为未来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方向。
高职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尚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覆盖面不广,“缺少从全程监控的角度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7]。常见的对学生评价包括实验报告评分、考试评分等,因为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偶然因素较多,难以用来指导教学的分析改进。评价指标仅重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效果评价,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创新思想等培养的效果鲜少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包括申报教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等,由于职称限制等因素影响,得到的评价结果也不能完全体现科学性。
高职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评价次数较少,得到的数据量不足,很难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仅通过学生对试卷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开展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理论的学习效果,更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程度。学生为通过考试熬夜复习,考后则完全忘记,部分文科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压力过大,选择“躺平”,这种只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模式离“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一指导思想相去甚远。
高职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不能依据文理科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评价。现有体系更注重同专业同年级的课程平均考核水平,但这种横向评价的外延也仅限于校内,不能在校际间开展更广泛的教学效果比较。另外对学生个体发展缺乏纵向评价,无法体现学生在本课程中的个人成长,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课程评价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比较其他专业和药学各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相应的教学评价导向几乎没有区别。
任课教师制订有机化学课程评价的全部指标和合格标准。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开展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由于教师掌握教学评价的自由度较高,因此教学评价是以鼓励为主还是惩罚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效果也不相同。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等,都没有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导致评价主体数据缺乏多样性和公平性。
构建的有机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仅局限于对该课程的评价,而要放在药学类专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评价为专业服务,因此在设定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专业建设中学生所必须形成的能力和素质。目前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总结性评价仅提供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能力提升程度等都没有相关的数据体现。同时过程性评价数据没有分享给后续专业课程教师参考,因此在他们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时缺乏数据支撑。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目前高职有机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很大原因在于教师和学校教务部门对建立全面教学评价体系的认识不足,收集的数据仅发挥了评价作用,而指导教学改进的功能则没有充分发掘出来。现有教学评价模式的指标简单,任课教师参与度低,工作量小,因此普遍缺乏深化改革的动力。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对课程教学评价的要求不高,一般以提交相应教学资料、督导听课、检查试卷统计情况等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部分,对课程教学的中间状态督导不够,对教学中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数据重视不够。
当前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指标较多,产生数据量大,使很多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改革时望而却步。而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软硬件设备的逐步健全,将任课教师利用大数据深入开展教学评价变为可能。目前国内软件开发商推出了教师行为分析、学生行为分析等系列管理软件,也在各院校推广使用[8],但大多数教师对于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系统性教学评价的意识不强,常规操作仅包括随机签到、发帖回帖、作业、讨论等,没有开展整体设计,也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科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意义。
评价的目的是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改进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教师的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提升职业水平的途径都在申报完成教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晋升职称等方面,很少对教学过程产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不重视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导致教学的内涵建设不够,整个职业生涯并不是理想的螺旋形上升。
教师要正确认识建立全面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把科学评价当成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系统性评价,有意识的将评价结果作为指导自己教学改进的有力手段,开展自我剖析,努力提升教学业务能力、立德树人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深化开展教学内涵建设。通过认真思考分析教学评价数据,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融入到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课程资源建设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发展,确保教学公平。教学评价体系中所有对教师的评价都是对学生评价结果的体现,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能很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果。
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明确教学评价内容的前提与条件,教学评价内容是教学评价理念和教学评价标准的体现[9]。参考华盛顿大学教学评价系统的17大类评价标准,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结合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特点,选择相关性较高的12个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评价标准体系
每个评价标准又分为若干可收集详细数据的教学评价内容,总共形成32项内容,从而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见表2、表3和表4)。
表2 知识水平的评价内容
表3 能力水平的评价内容
表4 素质水平的评价内容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数据,丰富数据量,有利于开展教学评价和改进。大量真实数据能够及时描绘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并直观展现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增值效果。对于综合表现不佳的学生开展动态监控、预警,提醒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学生具有如此表现的原因,并相应的做出教学调整,保证每名学生的培养质量。对于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通过数据描绘可以观察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通过线上交流、点赞评论等方式开展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观察仿真平台利用率、实验结果分析报告等评价数据,在实操环节给予重点指导,提高规范操作的能力。
对于教学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本身,还应该包括学生互评、平台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的构成会更丰富,数据的客观性也更强。随机开展学生互评,一方面使学生能够细致的了解评价规则,更好的按照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也对评价对象予以约束,降低评价结果的人为影响,能更客观的反映实际问题。开展平台评价,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收集更多数据,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将其他评价主体有机融合进来,发挥线上评价的便利性,实现全时段、全方位的育人新途径。开展企业专家评价,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引导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探索具有医药产业特色的学徒制改革,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制度。引入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作为第三方评价依据,引导不同院校间的良性竞争,提升专业及课程整体教学水平。
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期培养。将有机化学课程评价数据融入到学生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做到评价数据共享,使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通过不断变化的数据显现出来,为后续专业课程教师提供借鉴,为院系督导能够及时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状态提供直观模型。做到评价数据共享机制,首先需要专业负责人拟定评价策略,召集各课程教师布置评价工作相关细节,利用平台收集整合全专业课程的评价数据,及时反馈给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作参考。其次需要教务部门制订相应机制,要求各专业负责人协调课程教师开展多维度教学评价,实现学生的评价数据共享。最后需要学校网络部门提供支持,搭建高效率的技术平台,实现评价数据的主动收集,并做好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生必须接受更全面的教育[10]。通过提升综合素质,以便在未来职场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开展素质评价,才能积极引导他们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提升,塑造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人生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德技并修的有用人才。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种渠道开展素质评价,推动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逐步实现,让诸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职业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