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策略初探

2023-05-10 04:38杨榕黄于兰
教育家 2023年16期
关键词:情怀家乡现象

杨榕 黄于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确认了18个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作为其中之一,与其他学习任务群联系紧密,共同组成了高中语文课程。高一教材的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正属于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和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学习实用文本,还有责任积极关注并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设。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设计了“我为家乡作推介”的活动,以此落实任务群的教学目标。

提升文化审美,加强语文核心素养。“我为家乡作推介”的课程主要由学生基于调研发现家乡文化中自己有意愿向外人介绍的部分,并对该部分的发展提出建议。这一课程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前,教師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调查本地的人物、事物及其特色,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指导其创作关于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报告。课堂上,教师讲明广告语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为家乡特色文化设计广告宣传语。课后,学生基于前期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各县的发展提出建议。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从文化审美鉴赏角度观察当代文化现象和生活。教师利用乡土情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了他们对文化的感受力和分辨力,有利于其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意识。同时,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比较、概括、总结等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讨,实现思维的进阶。此外,通过对当代文化现象的审视,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增强“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文化现象,积累社会经验。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着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这一职责。“我为家乡作推介”将课堂的边界拓展到真实的社会环境。学生立足社会现实,通过实地考察和探究家乡文化现象,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将他们塑造成社会所需的建设性人才。

厚植乡土情怀,传承特色家乡文化。家乡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家乡的人物、景观、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记忆和情感,总在牵动着人们的情思。通过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学生积极参与到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中,探究、发掘家乡所蕴藏的内在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乡土情怀和家国情怀自然会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家乡文化也将得以传承。

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成果,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从而推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家乡文化和其他地方文化都可以作为本土文化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通过“我为家乡作推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王梓霖

猜你喜欢
情怀家乡现象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夏天的家乡
“五老”情怀
家乡美等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