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墨家的“名实关系”与现代哲学的启示

2023-05-09 12:21李天柠
理论观察 2023年12期
关键词:墨家认识论存在主义

李天柠

摘 要:墨家认为,名和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符号和词语等是用来描述和概括实际存在的事物的。从“名实关系”的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而且也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描述的工具。墨家的名学思想不仅对本体论和认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且对语言哲学、存在主义等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最后,本文对现代哲学中存在主义等观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墨家的“名实关系”强调了名和实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实际存在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到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墨家;“名实关系”;本体论;认识论;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2 — 0041 — 04

在先秦哲学当中,墨家不仅重视“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后期墨家所提出的“名实关系”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哲学范畴。对于“名实关系”的概念、作用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深入地去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存在主义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墨家“名实关系”的内涵与作用

“名实关系”是墨家名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强调名和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关系。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名”是指人们使用的语言符号和词语,是对世界现象和事物的抽象和概括,“实”则是指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墨家认为,名和实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割裂开。名可以代表实,也可以反映实。墨家强调了名和实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实,而实则是名的基础和来源。同时,墨家还强调了名和实之间的本体上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以及它们的主体性和历史性。墨家对“名实关系”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认识论和语言哲学层面,认为名和实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同一性,以及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名的指称性可使人们在辩说中以名来表达意指的实,达到了“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的功效。[1]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是墨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被认为是墨家学派思想体系

的核心之一。墨家学派认为“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2]名与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名是实的抽象和概括,实则是名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在墨家学派中,”名实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名实关系”在墨家学派被运用到很多领域中。在墨家的政治理论中,君主应该将其行为与言语保持一致,即要言行一致。这是因为,在墨家看来,言语是实践的表现,言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在墨家的经济思想中,墨家提出了“共财”的概念,即认为人们应该共同拥有财产,财产归属于所有人。这一思想也是基于“名实关系”的认识,即财产是实,而共同拥有财产的概念则是名。

另一方面,“名实关系”在知识和教育方面也具

有重要的作用。墨家认为,人们应该关注实际的事物和现象,而不是空洞的抽象概念,这也是基于“名实关系”的认识。此外,“名实关系”对墨家学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观点产生了影响。墨家学派认为,名和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不能割裂开来看待。他们认为,名与实之间的区别是表面上的、外在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表现。这一观点与墨家学派的“非异”思想密切相关,即万物都是一体的,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名实关系”在墨家学派的本体论观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墨家学派的“名实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墨家学派强调名与实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解决现实问题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现代哲学领域,关于“名实关系”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奎因提出了“名实关系”是一种不断变化和修正的关系,这与墨家学派强调的名与实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相契合。福柯则强调了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对实际存在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概括的工具,更是一种权力的表达和运作方式。这些现代哲学家的研究启示我们,通过探索“名实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实在性,意识到语言对于我们认识和表达世界的局限性,以及认识到权力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名实关系的影响。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名实关系”提醒我们注意语言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我们通过语言来命名事物、概括概念,从而形成我们的知识体系。然而,语言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语言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存在差异。同时,我们的认知能力也会受到语言的限制,有些事物可能无法被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运用“名实关系”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谨慎思考语言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语言的局限

性,并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的认识体系。

此外,墨家学派对于“名实关系”的研究还涉及到本体论的层面。墨家学派认为,名与实之间的区别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这一观点与墨家学派的“非异”思想相呼应,即万物都是一体的,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超越名与实之间的表面差异,寻找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总而言之,“名实关系”在墨家学派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涉及到政治、经济、知识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墨家学派通过强调名与实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全面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对“名实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墨家学派的思想,也为现代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启示。通过对“名实关系”的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以及反思语言与知识的关系,从而推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墨家“名实关系”对现代哲学的启示之本体论与认识论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概念,我们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事实与价值、存在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中得到一些现代哲学的启示。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如何理解世界的本质和本体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首先,在墨家看来,名和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面上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同一性。这种一致性和同一性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本体问题,即世界的存在和本质是一致的,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对它进行不断地分析和概括。[3]因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现象和表象,而要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

其次,在理解世界的本质和本体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墨家名学思想中“名实关系”强调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的观点。墨家认为,名和实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这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受到历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的。因此,在探讨本体论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人类主体性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将世界视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要将人类主体性纳入考虑范围。

最后,在现代哲学研究中,基于墨家名学思想的“名实关系”概念,也产生了不少重要的哲学理论和观点。例如,美国哲学家奎因在其著作《词与物》中探讨了名和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断变化和修正的关系,名和实之间的匹配是基于一种假说和验证的过程。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论”理论,认为存在是一种根本性的存在方式,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主要讨论的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和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基于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概念,我们可以对认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名和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不仅是基于实际的存在,还需要通过名词和概念等语言符号来进行概括和归纳。[4]因此,在认识论中,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符号和词语等作为客观实在的反映,而要注意它们与实际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次,在理解知识和认识的本质和过程问题时,可以借鉴墨家名学思想中“名实关系”强调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的观点。墨家认为,名和实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这意味着我们对知识和认识的形成也是受到历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的。因此,在探讨知识和认识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人类主体性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将知识和认识视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要将人类主体性纳入考虑范围。

最后,在现代哲学研究中,基于墨家名学思想的“名实关系”概念,产生了不少重要的哲学理论和观点。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了“理性主义知识论”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理性的推理和判断形成的,而不是基于经验的感性认识。美国哲学家奎因提出的“语言游戏”理论,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不同的语言游戏来实现的,不同的语言游戏所描述的现象也是不同的。同时,奎因还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无法完全反映现实,只能提供一种近似的描述。英国哲学家约翰·塞尔也提出了“语言行为”理论,认为知识和认识是基于我们的语言行为形成的,语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和任务。

因此,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现代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探讨知识和认识的本质和过程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符号和词语等作为客观实在的反映,而要注意它们与实际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名实关系”对现代哲学的启示之语言哲学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概念不仅对认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且对语言哲学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墨家看来,名和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符号和词语等都是用来描述和概括实际存在的事物的。[5]因此,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從“名实关系”的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而且也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描述的工具。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反映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在语言哲学中,这种观点被称为“语言构造主义”,它认为语言是由人类构造出来的,没有绝对的客观存在性,因此语言无法直接反映现实。

其次,在墨家的名学思想中,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断变化和修正的关系,名和实之间的匹配是基于一种假说和验证的过程。这也提醒我们在语言使用和理解时,需要注意到语言符号和词语等与实际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不断修正和更新我们的语言表达,以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情况。这种观点也与现代语言哲学中的“语言实用主义”类似,它认为语言的作用是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和任务,我们使用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语言的使用是基于一种目的导向的行为。

最后,在探讨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时,还需要注意到语言的局限性。墨家认为,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而且语言符号和词语等并不是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世界的。这也提示我们要谨慎使用语言,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符号和词语等作为客观实在的反映,需要注意到语言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在现代语言哲学中,这种观点被称为“语言相对主义”,它认为语言只能提供一种近似的描述,无法完全反映现实。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于理解事实和价值、存在和意义的启示。

首先,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于理解事实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墨家认为,名和实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分离或者对立。因此,墨家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基于实际存在和经验的,但是我们的认识和描述也受到语言符号和词语等的影响,这些语言符号和词语等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事实和价值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分离或者对立。对于事实的认识和描述是基于实际存在和经验的,但是我们对于事实的评价和价值的形成也受到语言符号和词语等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事实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且认识到我们的价值观念是由历史和社会等因素塑造而成的。

其次,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于理解存在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也提供了一些启示。墨家认为,名和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分离或者对立。这意味着我们对于存在的认识和描述是基于实际存在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对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也受到语言符号和词语等的影响。基于这个认识,可以认为,存在和意义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分离或者对立。对于存在的认识和描述不仅是基于实际存在和经验的,同时我们对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也受到语言符号和词语等的影响。因此,应该注意存在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并且认识到我们对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由历史和社会等因素塑造而成的。

四、“名实关系”对现代哲学的启示之存在主义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存在和意义也有一定的启示。在哲学中,存在和意义一直是重要的议题,探讨的是事物存在的意义和意义的存在形式等问题。墨家认为,名和实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的认识和描述不仅仅是对实在的描绘,还需要考虑到名词和概念等符号的作用。这种观点认为,人们要将名和实一起考虑,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层面去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存在和意义的关系。

在哲学中,存在和意义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富有争议的话。存在主义者强调存在的本质和个体的存在价值,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意义是由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等因素构成的。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强调了名和实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实際存在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到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的影响。[6]这对于我们理解存在和意义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美国哲学家霍华德·W·塞尔在其著作《意义与形式》中探讨了意义的本质和意义形成的过程,认为意义不仅来源于符号和符号系统,还涉及到语言使用者的背景和语境等因素。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也在其著作《实用主义》中探讨了意义和价值的关系。他认为,价值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类主体性所赋予的。价值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主观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我们不能将价值看作是客观存在的,而要将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法国哲学家萨特在其著作《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意味着,人类并没有预先设定好的本质和意义,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创造和定义自己的本质和意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存在的本质是存在性”的观点,认为存在是一种持续的存在性。海德格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性是带有一定的矛盾和不确定性的,而我们需要通过对存在的思考和探究来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存在。

在哲学中,存在和意义的关系也是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问题。存在主义者强调存在的本质和个体的存在价值,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意义是由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等因素构成的。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强调了名和实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实际存在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到人类主体性和历史的影响。这对于我们理解存在和意义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对于我们理解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和存在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强调了名和实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存在和意义与语言和概念联系起来。在现代哲学研究中,关于存在和意义的问题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一些重要的哲学理论和观点得以产生,如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先于本质”和“存在的本质是存在性”等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提醒我们认识到人类存在的矛盾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对存在的思考和探究来逐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存在。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7]墨家学派强调名与实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墨家的“名实关系”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墨家的政治理论中,君主应该言行一致,将其言语与行为保持一致。这是因为墨家认为,言语是实践的表现,言与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在墨家的经济思想中,他们提出了“共财”的概念,认为财产应该归属于所有人,实现共同拥有。这一思想也是基于“名实关系”的认识,即财产是实,而共同拥有财产的概念则是名。

墨家名学思想中的“名实关系”是墨家学派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它强调了名与实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在政治、经济、知识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墨家的“名实关系”对于现代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等问题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通过深入研究“名实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事物,并不断推动哲学思想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墨子·经下[G]//墨辩发微·下经:48.

[2]墨子·经说上[G]//墨辩发微·上经:32.

[3]余维发.《墨辩》正名思想解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付丽萍.浅谈墨家思想与文化的当代现实意义[J].人生与伴侣,2022(18).

[5]卢静.先秦名辩思潮新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6]关兴丽.墨家的指称论思想初探[J].社会科学,2001(04).

[7]徐希燕.墨家对于概念“名”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0(06).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墨家认识论存在主义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一方汉字 几点墨彩——访汉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