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博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普外一科 安阳 455000)
胆总管结石(CBDS)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随疾病发展,会出现寒颤、高热、恶心呕吐、右上腹绞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诱发肝硬化、胆源性胰腺炎等危重症[1]。该病病因复杂,其发生与感染、胆囊结石、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近些年,该病发病率不断攀升[2]。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可有效清除结石、解除胆道梗阻,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远期疗效。中医从整体出发,针对疾病发病机制,结合临床辨证,在术后清除残余结石、控制复发率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3~4]。本研究探讨CBDS 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 年9 月至2022 年3 月于医院就诊的CBDS 患者60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例;年龄35~60 岁,平均(45.12±4.30)岁;体质量指数19~29 kg/m2,平均(22.15±1.08)kg/m2;结石直径6~12 mm,平均(9.25±1.10)mm;病程1~6 年,平均(3.15±0.50)年。观察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33~59 岁,平均(45.08±4.21)岁;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2.20±1.12)kg/m2;结石直径6~12 mm,平均(9.23±1.23)mm;病程1~6 年,平均(3.13±1.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9062500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5]:经腹部X 线、腹部超声、CT 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确诊。中医诊断标准[6]:辨证为肝胆湿热证,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舌红,脉弦数。
1.3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指征,且身体综合情况可耐受;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传染性、内分泌、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者;合并胆系肿瘤、精神疾病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胆管囊肿、胆内结石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仰卧位,全麻,气管插管,作一个10 cm 左右切口于右肋缘下,明确胆囊位置及周围脏器情况,纵向切开胆总管前壁,吸除胆汁,取石,之后放置T 管引流,行床旁造影,肝内胆管显影通畅,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通畅,缝合切口,术毕。对照组术后予以抑酸、护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清胆排石汤治疗。组方:金钱草30 g,赤芍、生地黄、牛膝、香附、柴胡、鸡内金各10 g,郁金、茵陈各12 g,龙胆草、甘草各6 g。水煎服,1 剂/d,共服用7 d。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胆汁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临床疗效。疗效标准[7]:影像学检查无异常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为临床痊愈;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5%为显效;影像学检查好转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为有效;影像学检查无改善且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为无效。(2)中医证候积分。按照症状由无到重对患者身目俱黄、发热口渴、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5 项症状分别各计0~3 分,于治疗前、治疗7 d 后评估。(3)胆汁生化指标和肝功能。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7 d 后空腹状态下鼻胆管引流胆汁及静脉血5 ml,采用XL3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汁生化指标,包括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4)复发率。术后随访6 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计算复发率。(5)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腹泻、恶心、皮疹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口干而苦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身目俱黄治疗前 治疗后发热口渴治疗前 治疗后1.09±0.21 0.60±0.10 11.539 0.000组别 n 恶心欲吐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2.08±0.24 2.13±0.30 0.713 0.479 1.10±0.18 0.75±0.12 8.862 0.000 2.11±0.30 2.20±0.28 1.201 0.235 1.05±0.17 0.69±0.11 9.738 0.000 2.24±0.25 2.27±0.23 0.484 0.630腹满胁痛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30 30 t P 2.28±0.32 2.31±0.34 0.352 0.726 1.13±0.16 0.80±0.13 8.768 0.000 2.34±0.28 2.36±0.32 0.258 0.798 0.97±0.16 0.59±0.09 11.338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胆汁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TBA、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BA 水平高于对照组,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胆汁生化指标比较(μ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胆汁生化指标比较(μmol/L,±s)
TBi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TBA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810.45±75.37 807.84±70.59 0.138 0.890 843.87±49.17 870.69±53.16 2.029 0.047 740.13±68.82 738.17±73.27 0.107 0.915 705.84±42.35 672.55±58.34 2.529 0.014
2.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 ALT、AST、γ-G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γ-GT 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U/L,±s)
γ-G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ALT治疗前 治疗后AST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97.42±10.05 98.01±9.87 0.229 0.819 48.28±6.18 37.71±5.20 7.168 0.000 112.42±15.42 112.84±14.97 0.107 0.915 59.40±7.28 48.28±6.12 6.404 0.000 89.42±9.12 90.05±9.46 0.263 0.794 39.25±5.20 30.81±4.35 6.819 0.000
2.5 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见表5。
表5 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CBDS 是一种良性病变,受人们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病理改变、胆石成核变化有关[8~9]。胆汁中含有胆汁酸、胆固醇等,其中胆汁酸由肝脏合成,可与钙离子结合,使胆汁钙活性及含量降低,降低TBil 活性,继而控制结晶生成,同时可帮助溶解胆红素结石,故CBDS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胆汁酸含量过低,导致游离胆红素无法有效被溶解[10~11]。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可将结石清除,但术中存在结石残留,术后复发率较高,加之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
中医学将CBDS 归于“黄疸、胁痛、胆胀”等范畴,病起胆管,胆肝相依,胆汁内藏,化源自肝之余气。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导致肝疏泄失司,胆道失利,损伤胆汁正常排泄和分泌,而出现胁痛等症状[12~13]。久病则郁而化热,热反灼津,炼液成石,发为该病。由此可见,该病主要病机为肝胆湿热,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清肝利胆、清热利湿。清胆排石汤为经验方剂,方中金钱草利尿通淋、利湿退黄;鸡内金消石、通淋、健胃;龙胆草利尿通淋、清热泻火;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柴胡、郁金可疏肝解郁;久病湿热内蕴则易上伤阴,予以赤芍、生地黄可滋阴、通瘀血;牛膝通经络、补肝肾;香附行气止痛、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用可发挥清肝利胆、清热利湿,与本病病机契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病情。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CBDS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CBDS 患者由于结石堵塞胆道使肝内胆汁淤积,而肝脏是胆汁代谢的主要场所,胆汁淤积一旦超过肝脏耐受能力将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肝功能下降,使胆汁代谢速率下降[14~15]。胆汁成分改变是结石形成的病理基础,胆红素及胆固醇过饱和是形成结石的必要的条件,胆汁酸为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其水平降低可增加钙离子浓度及游离胆红素,并促进结石形成。胆汁成分主要包括水、TBA、TBil 等,正常生理状态下各成分保持动态平衡,而当TBA 减少时,可导致TBil 增加,致使结石形成风险明显上升。此外,ALT、AST、γ-GT 则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在CBDS 病程中均处于较高水平。观察组治疗后TBA 水平高于对照组,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ALT、AST、γ-G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CBDS 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治疗可改善胆汁成分及肝功能。药理学研究证实,清胆排石汤中茵陈可提升胆汁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水平;金钱草可促进胆汁酸合成和胆汁分泌,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柴胡可提高胆固醇溶解能力,并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16~17]。术后复发一直是治疗CBDS 的难点,相关资料显示,CBDS 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12 个月复发率为28.57%[18]。对照组复发率为13.33%,观察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率略高于观察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CBDS 患者经手术清除结石后服用清胆排石汤,该汤剂有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促进残余结石排出,有效控制术后复发。从安全性角度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本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安全性好,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CBDS 患者术后应用清胆排石汤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胆汁成分及肝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性好,利于患者预后。然而本研究样本量不足,今后将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