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璐 沈 倩 陶以理
胃脘痛为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西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胃脘疼痛表现的疾病即可归入中医“胃脘痛”中,患者多因上腹部疼痛、胃胀、纳差等影响生活与工作而就医[1]。现阶段,西医临床上多从保护胃黏膜、抑酸、增加胃动力等方面对胃脘痛进行治疗,但难以完全缓解患者症状,且长期口服西药副作用明显,可导致患者痛苦进一步增加[2]。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胃脘痛干预中的优势不断被临床重视,脾胃虚寒型为常见证型,脾胃虚弱导致血瘀痰滞、寒热错杂,并使升降失常、毒瘀互结引发胃痛,干预应从温中散寒、疏肝理气等方面入手[3]。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科对胃脘痛(脾胃虚寒型)进行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以接收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科接收的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82例。纳入标准:(1)符合《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中的诊断标准且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型;(2)年龄>18岁,且<60岁;(3)近2周未接受相关中医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消化性溃疡、穿孔存在;(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基础性疾病及恶性肿瘤;(3)合并精神疾病;(4)隔姜灸、贴敷处皮肤破损或存在皮肤疾病;(5)妊娠、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23~56岁,平均(39.51±6.57)岁;病程1~5个月,平均(3.00±1.23)个月。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3~57岁,平均(39.98±6.55)岁;病程1~6个月,平均(3.47±1.2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1对照组行中药穴位贴敷干预 (1)药方:白芥子40g,细辛30g,延胡索、甘草、生附子各10g。研细后加入适量姜汁调制,制作为0.5cm厚、1cm×1cm的药饼。(2)选穴:取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肾俞穴,其中双侧穴位每次对一侧进行贴敷,左右交替。(3)贴敷:对穴位局部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取4cm×4cm的穴位贴敷专用胶布,于空心圆处填入药饼,均匀于穴位上贴敷,轻柔按压使药饼铺平后,通过透气胶带固定。每次贴敷4~6h,1次/d,5d为1疗程,持续贴敷2个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隔姜灸 向患者介绍隔姜灸的操作方法、作用,患者取仰卧位,取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消毒穴位处皮肤,取4片姜片(厚0.3cm、直径4.5cm)置于穴位上,姜片上放置圆锥状艾柱、点燃,艾柱燃烧完后,换下一柱,每次5柱;调整患者姿势为俯卧位,取双侧胃俞穴、脾俞穴、聂俞穴,消毒穴位处皮肤,取6片姜片(厚0.3cm、直径4.5cm)置于穴位处,于姜片上放置圆锥状艾柱、点燃,艾柱燃烧完后,换下一柱,每次5柱。并观察患者施灸部位皮肤情况,若主诉疼痛或水疱出现,及时停止。每周3次,隔天1次,持续2周。
(1)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干预前后以《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5]为参照,对两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四肢倦怠、脘腹痞满症状进行评分。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3分,中度症状5分,重度症状7分。(2)疼痛症状缓解情况: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进行评价,提供一标有0~10cm的直尺,分别代表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指导患者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数字,计算疼痛缓解指数,并依此判定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指数>95%为完全缓解,70%~95%为部分缓解,30%~70%为轻度缓解,<30%为未缓解。(3)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各维度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表1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分,
表3 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的比较 n(%)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均可出现此症状,症状容易反复,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积极治疗[8]。目前,西医多从治疗原发病入手对胃脘痛实施干预,方法包括抑酸、胃黏膜保护、促胃肠动力等,可使患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但需长期用药,停药后存在症状复发的可能性,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胃脘痛干预中,在辨证分型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切中病机,促进患者症状从根本上改善,而且一般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理想。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均属于中焦,脾喜燥,胃喜润,二者一升一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虚弱,则运化功能下降,中焦失衡。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增加、人们饮食不规律、过分偏爱冷饮等,可导致脾胃阳虚,并使寒自内生,引发脾胃虚寒型胃脘痛[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四肢倦怠、脘腹痞满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应用于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症状。隔姜灸是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一种,生姜温经散寒,艾叶温通经络、驱寒除湿,二者联用可达到良好的驱寒扶正、和胃止痛功效[10]。本次选穴中,中脘穴健脾和胃,关元穴补阳益气,足三里穴健脾和胃、益气补虚,胃俞穴和胃调中、祛湿消积,脾俞穴健脾利湿、理气和中,聂俞穴理气活血,对上述穴位实施隔姜灸,可温通对全身气血进行激发,促进虚弱的阳气温煦,驱寒和胃、止痛[11]。中药穴位贴敷药方中白芥子温中通络、散寒止痛,细辛散寒、止痛,延胡索行气止痛,甘草缓急止痛,生附子祛风散寒,全方有良好的散寒止痛功效[12];中脘穴可促进脾胃健运,足三里穴和胃降逆、助脾行气,脾俞穴为脾胃病治疗要穴,肾俞穴温煦中焦。通过此方案对胃脘痛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时,可达到良好散寒止痛、行气利水之功效。予以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时,两种护理技术共同发挥优势,可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促进患者相关症状有效缓解。
外感寒邪,对阳气造成损伤,导致脾阳受损,则虚寒内生,引发脾胃虚寒之证;过量食用生冷,则致使寒邪直中,引发胃脘痛,加之脾胃虚弱,运化能力下降,导致胃络失养,不荣则痛[13]。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除了有明显的胃部疼痛外,还伴有四肢不温、畏寒、泛酸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进行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隔姜灸可充分促进生姜中芳香性挥发油脂渗透至腧穴、督脉穴,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增加,并对胃液分泌产生刺激作用,增加胃肠蠕动,缓解胃痛症状[14]。中药穴位贴敷可使药物有效成份顺利吸收,并对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产生促进作用,达到镇痛、促进胃肠蠕动等效果[15]。予以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时,两种方法产生协同作用,可使患者胃脘隐痛、四肢倦怠、脘腹痞满等症状有效缓解,减轻不适症状对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等不良影响,从而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综上所述,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应用于胃脘痛(脾胃虚寒型)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症状,并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