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严芳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精神三科;b.护理部,河南 新乡 453002)
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以情绪异常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间歇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狂躁状态和抑郁状态交替发作,具有高致残、自杀率等特点,患病者常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及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正常生活[1-2]。药物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但无法完全根治,易引起病情反复,因而心理干预护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模式是精神类疾病康复过程中重要干预模式,其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逐渐提高其对压力及负性心理的控制,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采用团队SST模式对BD缓解期院外居家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探讨其对BD缓解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1.1 研究对象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BD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4]中BD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经药物治疗病情已趋于稳定,可居家观察;(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疾病发作期,有严重自杀倾向;(2)视觉、语言障碍,无法配合研究;(3)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8~45(26.67±5.24)岁;病程1~9(4.62±1.32)a;观察组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18~43(27.18±4.82)岁;病程1~9(4.43±0.88)a。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接受抗癫痫药物和抗狂躁药物治疗。
1.2.2对照组 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患者来院就诊或复诊时,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识别症状发生先兆,合理规避诱发因素,提醒家属做好安全护理,合理保管家庭危险物品等,医院每个月电话随访2次,了解患者居家护理精神状态、饮食、用药、休息是否规范,并给出必要指导,共干预2个月。
1.2.3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团队SST模式干预,具体如下[5]。(1)成立团队SST模式干预小组,组内包括主治医生1名、责任护士1名、主管护士1名、心理健康辅导师1名。任命主管护士为小组负责人,负责干预工作的安排;主治医生负责病情诊疗,责任护士负责线上面对面指导护理、家庭护理回访、技能训练及量表评定;心理健康辅导师负责和患者的在线情感交流以及量表填写的培训及指导工作。首先对组内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BD患者常见的症状、治疗手段、团队SST模式干预内容、情感沟通技巧、在线和到家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等,培训后安排测试,测试通过后由主管护士制定干预计划,小组成员一致通过后开始实施。(2)实施团队SST模式干预,步骤如下。①制定计划(干预实施1周内):建立团队SST模式在线干预小组,组员以微信群组的方式成组,患者入院就诊时,医护人员对其心理状态、认知、不良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病情,结合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干预目标主要为提高患者人际交往能力,干预周期为2个月。首先通过在线交流推选出1名组长,由组长向大家宣读团队SST模式训练的要求、规则、任务完成的汇报形式等,鼓励各组员参与规则审核,对有疑问之处进行讨论。②角色训练(2~4周):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按时参加在线训练,责任护士协助参与。首先组长率先做自我介绍,鼓励团队成员间相互问候,参与场景训练以提升自身交流能力,同时以组间比赛的方式给两组打分,以提升组员参与热情和团队凝聚力。患者之间沟通更具说服力,尝试鼓励患者打开心扉,勇于陈述自己的问题和症状,根据自愿原则请小组其他成员实施开导,讲述自己遇到同类问题及情绪排解方式,心理健康辅导师可根据患者存在的疑惑给予心理辅导,辅助患者认识并改善自身不良心态。③语言及交际能力训练(5~7周):训练患者进行自我评价,讲述自己参与训练以来的改变和收获,提高表达能力,鼓励患者分享爱好,讲述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在提升自我生活能力的同时起到鼓励和感染他人的作用。每次训练结束由责任护士负责布置家庭作业并给出要求,成员可以录音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作业,由责任护士负责打分。④家庭随访干预:护理人员每月进行2次家庭随访,根据患者在线干预表现总结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与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在充分尊重患者想法的前提下给出改进建议,针对个别病情严重者可安排心理医生在线一对一咨询或随访,力求使患者感受到团队对组员的关心和热情。(3)效果评估(第8周):首先由心理健康辅导师负责向患者讲解评估量表的填写原则及方法,且由由责任护士在线监督患者独自完成测评,确保评估数据的可靠性,由主管护士负责完成各量表的评估工作。团队SST模式干预每周进行2次,每次干预时间为40~60 min,训练结束1~3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测评。
1.3 指标评估(1)心理弹性。参照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6]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共25个条目,分别从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弹性越强。(2)不良情绪及认知融合。参照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7]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YMRS共11个条目,总分44分,分值越高表示躁狂程度越严重。SDS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80分,评分>53分为抑郁,分值越低状态越好。参照认知融合问卷(cognitive fusion questionnaire,CFQ)[9]评估患者认知融合程度,分值越高认知融合越高。(3)自我接纳度。参照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10]评估患者的自我接纳度,共16个条目,分别从自我评价、自我接纳2个维度评估,每个条目设有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相反、非常相反4个选项分别赋值1~4分,总分16~56分,分值越高,自我接纳程度越高。(4)社会功能缺陷。参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11]分别从社会性退缩、对自己的照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与关心等6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每个条目设3个选项,分别赋予0~2分,分值越高表示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5)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12]分别从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2.1 心理弹性干预2个月后,两组CD-RISC评分中自信、坚韧、乐观及总分均提高(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CD-RISC评分比较分)
2.2 不良情绪及认知融合干预2个月后,两组YMRS、SDS、CFQ评分均降低(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YMRS、SDS、CFQ评分比较分)
2.3 自我接纳度干预2个月后,两组SAQ评分中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SAQ总分均升高(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Q评分比较分)
2.4 社会功能缺陷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SDSS各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分)
2.5 生活质量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GQOL-74各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GQOL-74评分比较分)
BD又称狂躁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约占精神科情感障碍的50%,据报道,BD已成为致残的第六大因素,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13-14]。临床上常采用抗精神类药物和锂盐控制患者兴奋和躁狂发作,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情绪稳定后仍出现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消极情绪严重,人际关系维护能力较差、社会压力承受能力不足等,不利于患者康复,若不及时加以引导纠正,极易引起病情复发,导致治疗难度加大[15-16]。团队SST模式是以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技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达到防止疾病复发为目的的康复训练模式,通过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治疗信心,增强其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17],目前该训练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癫痫、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和护理当中,成效显著。
本研究将团队SST模式应用于BD缓解期患者的居家护理中,发现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增强,负性情绪及认知融合降低,自我接纳度增加,社会功能缺陷降低,生活质量改善,证实了团队SST模式对BD缓解期患者居家护理的有效性。团队SST模式以在线护理结合居家随访的方式进行,主要干预于以下几个方面。(1)流程规范,干预专业,干预前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建立基线数据,根据组内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特贴合的干预计划,保证干预实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采用主题训练方式开展,训练方式以聊天、对话或情景模拟为主,着重从生活最基本处改变患者心态,提高其对外交流能力,且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在线交流更能降低患者的心理防备,易于患者接受,依从性好;训练内容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问好开始,到主动请求帮助,或主动帮助他人,患者在活动中感受和病友、医护人员交流的乐趣,逐渐提高参与的积极性。(3)合理利用榜样效应,情感障碍患者的交流障碍往往受环境影响,团队SST模式采用自愿的方式选出小组组长,为其他成员树立了榜样,有利于鼓励其他成员更快融入到团队活动中去;同时由组长和表现积极的病友示范,逐渐改变其他患者的认知,降低交流过程中负性情绪的积累,巩固药物治疗效果。(4)总结和提高,阶段性的培训总结使患者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改变,通过自述的方式总结改变对自己的影响印象更为深刻,有助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度,改善患者以往不自信的认识;同时配合心理健康辅导,使患者意识到自己不正确的心态和做法的由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防范。(5)合理布置家庭作业,让患者在脱离训练之后及时巩固练习,有助于打开患者的视野,充分感受生活中人和事带来的乐趣,逐步改善心态,增强参与兴趣,进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干预措施,患者逐步提高了对疾病的认知,增强了疾病复发防范意识,更加主动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因而观察组患者生活效果更佳。结合以往研究经验,姜杨等[18]将团队SST模式应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现干预后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显著提高,生活障碍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团队SST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BD缓解期患者的心理弹性,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及认知融合,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度及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