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诗,潘枚霞,朱东杰
冠心病是因为脂质代谢异常,即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附着血液中不常规的脂质,这些脂质物在动脉内膜上似粥样,这些粥样物质可硬化沉积成为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且这些斑块会逐渐堵塞并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致使血流无法顺利通过,最终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症状表现为心绞痛[1]。因血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后,斑块在短期内不易消失,如若控制不理想,则可能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2]。在住院期间,多数患者存在心理疾病,担忧自身疾病,导致睡眠障碍,也会因害怕出现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会导致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15%,一般来说,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心脏病发生风险比未患抑郁症者高40%左右[3],抑郁症会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死率升高16%[4]。现观察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茂名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5~77(60.58±1.87)岁;病程1~3(1.64±0.35)年;合并症:高血压9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42例;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参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45~75(60.12±1.18)岁;病程1~3(1.58±0.32)年;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42例;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2例,中度18例,重度12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4];(2)合并心理障碍以及心功能缺损;(3)能正常沟通;(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心理健康者;(3)合并其他系统严重损伤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苏州爱美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20 mg/次,口服,2次/d,8周为1个疗程,持续用药2个疗程。
1.3.2 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组方包括柴胡、法半夏、黄芩、知母、炙甘草各10 g,太子参、炒酸枣仁、丹参各15 g,甘草3 g,茯苓26 g,川芎12 g,浮小麦30 g。温服200 ml,1剂/d,分早、晚餐前分服。以8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疗效: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心功能分级改善1~2级为有效,心功能分级未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焦虑、抑郁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其中HAMD评分<8分为正常,9~19分为可能有轻度抑郁,20~34分为肯定有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HAMA评分<7分为正常,7~13分为可能有焦虑,14~20分为肯定有焦虑,21~28分为明显的焦虑,≥29分为严重的焦虑。(3)心功能评估:①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分为4级,其中Ⅰ级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量不受限,平常运动无乏力、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Ⅱ级是指患者体能活动轻微受限,休息时无心力衰竭症状,运动时则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Ⅲ级是患者体能活动明显受限,在低于平常活动量的情况下即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Ⅳ级是指患者在休息状况下也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活动后症状更加严重。②6 min步行距离:将6 min步行距离<300 m为Ⅰ级,300~375 m为Ⅱ级,376~450 m为Ⅲ级,>450 m为Ⅳ级。(4)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血运重建失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5)再次入院率:记录患者再次入院率。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57%(χ2=5.126,P=0.024),见表1。
表1 参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理状态比较 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2组HAMD、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参照组低(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参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分)
2.3 心功能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16周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参照组(u=3.489,P<0.001),见表3。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分级优于参照组(u=3.489,P<0.001),见表4。
表3 参照组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比较 [例(%)]
表4 参照组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分级比较 [例(%)]
2.4 不良事件与再次入院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14%、再次入院率为0,分别低于参照组的21.34%、16.67%(χ2/P=5.486/0.019、5.610/0.018),见表5。
表5 参照组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比较 [例(%)]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冠状动脉是向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血管狭窄,合并血管痉挛又会造成管腔堵塞,进而造成心脏缺血缺氧,症状表现为活动或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痛,并向上臂、下颌部放射,持续时间较短,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持续时间长、程度重,药物无法缓解[5]。疾病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发生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的根本病机是心脏的急性缺血,因此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6]。有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大量吸烟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上述病患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较高[7]。多数冠心病患者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部分患者无症状,只有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才发现,但可能也有一部分人会在某种因素诱发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8]。中医学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标实是合并血瘀、痰湿、气滞、寒凝,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针对冠心病的不同证型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9]。柴胡疏肝散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肝气郁结所致胸胁胀痛、乳房胀痛、胸闷等,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肝病、肋间神经痛等慢性病,现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酸枣仁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的方剂,医案《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也写道“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在中医学中,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属“心悸”范畴,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属“胸痹心痛”范畴,心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除需考虑血管狭窄不通外,还需考虑不荣则痛,即因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心绞痛,心绞痛二级预防类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脂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治疗有效果,但仍会反复发作,需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考虑本虚标实的病机,通补兼用,会取得较好的疗效。酸枣仁汤是一种安神药,可活血安神、解热除烦,可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该症症状表现为烦闷失眠,心悸,头昏目眩,口干咽燥,舌红,脉弦细[8],本方中酸枣仁为君药,其味甘酸收敛,入心、肝经,具有养血柔肝、宁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可化湿安神;知母可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川芎辛散,为血中之气药,可以调肝血而舒肝气,与酸枣仁相配伍,可养血调肝;甘草可以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临床常将其用于治疗失眠无眠、心脏神经官能症、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较参照组(78.57%)高,表明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更好;此外,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表明冠心病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主要因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具有宁心安神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分级均优于参照组,表明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分析原因为,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能调节患者的血脉,改善心功能,进一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再次入院率低于参照组,表明使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分析原因为,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具有养血柔肝、宁心安神、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养血调肝的功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更小,治疗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再入院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