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莉,刘峥荣
精神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一类精神科疾病类型,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与社会交往[1-2]。据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中精神疾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多,其中中青年患者的占比越来越高[3]。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是由于长期居无定所且不具有社会系统方面的支持,导致其精神疾病症状日益加重,出现危及自身与他人的现象[4-5]。随着社会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我国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6]。常规的药物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但其缺乏来自社会等方面的关注与帮助,很难全面恢复健康。因此,对其加强社会支持以辅助治疗十分关键。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基于社会网络结构上的各类型社会关系而对个体主观与客观方面产生影响的力量体系。多项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转归[7]。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现观察社会支持系统结合帕利哌酮治疗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7(47.63±5.33)岁;病程1~12(4.77±2.11)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20例,其他1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7~68(47.65±5.34)岁;病程1~12(4.79±2.12)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21例,其他9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8]中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2)住院时长>3个月;(3)不存在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既往史。排除标准:(1)存在明显的器质性疾病;(2)妊娠期妇女;(3)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6 mg/次,晨起口服,1次/d,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社会支持系统,具体方式包括:(1)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社会资料,记录患者在住宿、食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院内宣传,动员医院职工主动向患者献出爱心;向社会外界进行宣传,主动寻求其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心;与居委会和社区进行联系,博得社会对这类人群的关注。通过上述社会支持措施形成院内主客观支持系统,如建立社会外部的联系渠道与院内主管支持系统。此外,院内医务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选择适当的时机告知患者向社会寻找支持、帮助的方法与途径,使其能够潜意识认知到医院工作人员、社会其他群体均属于社会支持来源,并鼓励患者配合医院治疗与护理操作,以巩固治疗效果;多组织患者参与团队活动,使患者与患者之间互相沟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模拟训练,如模拟生活中商店销售员进行卖东西、组织患者做简单的手工品;指导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互相配合,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2)社会支持康复: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康复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设置奖惩条款,以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内心变化,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撑,如在生活行为方面,要求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针对患者制定适宜的活动时间表,鼓励其自行进行洗漱与如厕;告知患者若身体有不适感要及时且主动的告诉医务人员,并学会主动与其他患者进行沟通;采用图片与视频播放等形式向患者介绍一些生活工具的使用;指导患者学会礼貌用语,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打球、游泳等,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向社会其他群体主动求助并学会感恩。干预2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病情评估相关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康复状态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其中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包含焦虑抑郁、缺乏活力与思维障碍等维度,采用0~7级评分法;康复状态量表中涉及28个条目,实施0~7级评分法。分值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2)个人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个人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包括社会中有用活动、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与攻击行为4项,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个人与社会功能恢复越好。(3)生存质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4项,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4)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分率>75%,判定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分率为50%~75%,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分率为25%~49%,判定为好转;患者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分率<25%,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7.067,P=0.008),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病情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康复状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康复状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病情评估相关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个人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社会中有用活动、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与攻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社会中有用活动、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与攻击行为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个人与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分)
2.4 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低血压、体质量增加各1例,观察组出现低血压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
有研究表明,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在外流浪时间越长,其疾病越难以控制[9-10]。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居无定所且无人照看,入院后一般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行为紊乱、无法交流等情况,甚至不配合治疗,加之患者饮食长期不规范,所以体质虚弱,会伴随多种躯体疾病,在临床给予治疗时需明确诊断后合理用药[11]。
利培酮、奥氯平均属于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常用药物,但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基于用药安全性考虑,给予帕利哌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佳。帕利哌酮缓释片属于新型的一类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阻断多巴胺D2受体与5-羟色胺2A受体,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认知与情感功能[12-13];除此之外,帕利哌酮缓释片具有极高的药物渗透性,可保持24 h的药物活性,进而提高药物浓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另外,为促进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还要关注患者在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上的提升,因此,给予其社会支持辅助治疗十分必要[11]。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指个体所在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的主客观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及其他群体对个人的帮助,将其应用于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系统中,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与预后。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帕里哌酮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借助院内职工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力量为患者建立起主、客观支持系统,其中,客观支持系统主要是为社会各界成员与患者之间创建联系,鼓励社会各界给予患者物质方面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以此提高其社会交往的参与度与兴趣感,降低敌对等行为发生频率。而主观支持系统主要是为患者建立精神方面的支持,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参与团队活动等方式促使患者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并学会感恩,以此维护患者的自尊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通过生活行为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高社会技能,强化个体的自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社会支持系统结合帕利哌酮治疗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此外,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康复状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中有用活动、个人与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与攻击行为评分及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证实了社会支持系统结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更有效地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个人与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社会支持系统结合帕利哌酮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系统结合帕利哌酮治疗城市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个人及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