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助力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
——谈智慧图书馆采编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2023-05-05 14:10火箭军工程大学吴荣
办公室业务 2023年8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数字化

文/火箭军工程大学 吴荣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转型受到重视。图书馆是存储资料的地方,为广大师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了保障。智慧图书馆的采编能力与高校的教学水准、科研质量等有直接联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智能图书馆的搭建,需要有先进的采编管理模式作为支撑,借助采编管理模式的完善,提高智慧图书馆运营能力,保障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

在追求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对于高校的发展较关键,发挥了基础保障功能。智慧图书馆,是在大数据时代才流行起来的,主要以互联网作为支撑和图书馆的管理框架,强调知识服务的职能转变,主要向智慧服务的方向发展。从现实经验了解到,高校智慧图书馆优势突出,具备一定的特点,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二、智慧图书馆采编管理的特殊要求

(一)智慧化要求。图书馆智慧化管理核心在于借助信息技术的组合,发挥强大的效应,例如物联网技术等,升级图书馆的服务体验。在整个管理阶段,让大数据充当基石的作用,不断开发新的功能。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想要健康发展,就要掌握图书馆采编管理的密钥,提高采编的全面性和智慧化程度。在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中,需运用智慧管理理念,合理应用各类技术,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采编管理的实效性。

(二)数字化要求。现实中,通过数字化可提高智慧图书馆建设效率。事实证明,数字资源是未来知识资源的主要载体,因此智慧化图书馆的搭建,应该以数字资源(核心要素)为基础,高效完成文献信息加工、分编等综合性工作,提高数字化管理能力。

(三)网络化要求。网络化需借助计算机,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类电子终端设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以及计算机互联起来。完成上述步骤后,根据相关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这样便可达成用户对相关软件、硬件共享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互联网技术逐步完善,会促使图书馆、物联网体系相互融入,进而夯实采编管理网络化的基础。

三、新型采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在新时期,需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采编管理完善的核心,在构建高校智慧图书馆采编管理体系期间,需充分完成资源整合,将高校教学资源与科研文献等作为主要需求目标,深度融合到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注重特色专业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借助计算机校园网络,保障采编工作的质量。建设信息共享保障体系,提升图书馆转型标准与服务质量。

(二)采编管理模式创新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原则。现实中,遵守科学性是采编管理效果理想的基础,不容忽视。即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采编制度化程度,实施统一标准管理。其次是技术化原则。技术化原则讲究的是利用校园网络技术,逐步完善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采编管理信息化,提高采编的工作能力。

四、新型采编管理模式的实践

(一)合理调整采编内容。图书馆采编相对繁琐,涉及内容较多,日常采编工作中,核心任务有结合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定位采购各种图书,进行图书的编目以及保障各类借阅服务等。在新建智慧图书馆背景下,需合理强化采编管理,扩展采编工作内容,提高采编质量与效率。采购各种图书时需转变传统思路,要善于利用网络查找书籍信息,并对报价进行搜索、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比对,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图书。网上采购图书可节约较多时间成本,不仅效率高,而且图书采购质量也比较理想。对图书进行编目时,为了强化管理效果,也可借助广泛的网络搜索模式,实现编目信息的收集与整合,创建不同图书信息的链接,借助先进方式管理各类图书,提高检索效率与水准。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校园智慧图书馆还要搭建标准化数据库,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数据库的构建,满足不同类型的图书查阅需求,升级图书阅读体验,提高读者满意度。另外,采编的网络化工作模式,还可便于图书馆的信息交流,效果较为显著。河北工业大学在推行智慧图书馆项目的时候,最先成立了标准化数据库。除了中文网络数据库外,还创建了西文网络数据库。想使用图书资源的学生,只需进入图书馆主页,便可直接对图书资源进行访问。还可以进入信息检索中心对相关图书进行检索,不仅效率高,而且体验感较强。该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的标准较高,主要应用的是MARC机读目录格式,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同时,目录数据库的类型众多,可供不同的人选择,在馆藏图书数据库之外,还搭建了期刊类的数据,其中囊括了1.7万种中西文期刊。在良好的资源条件下,读者可轻松获取主题词、索书号等内容,方便读者的综合性查询。

(二)尝试采编外包模式。图书馆的日常采编并不轻松,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因为任务量繁重,单靠图书馆自身难以如期完成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可尝试外包采编工作,提高采编的效率。从现状来看,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属于系统性工作,特指学校和数据商合作,将原本采编部门的主要工作,移交一部分给数据商,借此分担采编部门压力。例如:图书采访和分类等,可交由数据商完成。实践证明,外包模式下,图书馆任务显著减少,人手不足等问题有了一定缓解,对提高采编工作质量辅助作用较强。最近几年,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增多,许多图书馆在运营中采用的都是采编外包模式,在保障效率的同时,采编质量得到了提升,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有序推进。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在实施管理工作期间,就积极采用了新颖的采编外包模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图书馆建设水平更高。在前期需做深度调研,应用图书物理加工外包,提高图书馆运维能力。在这一阶段,需做好资源整合,加强学校图书馆与各渠道供货商的合作。在外包模式下,由书商按照订单发货,借此保障采编质量。图书馆验货完毕后,还要进行编码并制订相关的流水号(由书商负责),强化图书管理效果。上述步骤完成后,需将相应的编制结果(完整的编码)移交给图书馆人员。最后,由图书馆统一校准,结合实际对采编外包业务进行扩展,与更多的书商合作,逐渐转移图书物理加工业务和数据加工业务。大连交通大学经过几年的实践,图书馆的采编管理取得了理想成绩。在创新模式下,采编人员的压力减轻,同时图书加工周期缩短,图书上架效率很高,优质的图书服务获得了师生认可,为该校智慧图书馆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构建采编馆员制度。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构建采编馆员制度。事实证明,任何一项工作均需要有制度支撑。新时期,图书馆采编同样要构建完善的采编馆员制度,借此保障图书馆运行能力。图书馆采编管理中需明确一定的指标,通过采编馆员制度的创建,可规范采编工作行为,保证采编的品质。想要发挥采编馆员制度的效用,就要立足图书馆现状,将专业和学科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做好重新规划和部署,设计出流程完整的图书馆采编业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科化的采编模式打造提供保障。研究发现,学科服务至关重要,是新时期图书馆特色学科采编质量提升的重要参考,馆员面向特定学院需主动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现阶段,很多高校开始着手对学科采编进行探索和实践。实践环节中,通过主动设计以及引进新理念、技术等,搭建学科馆员服务新模式。在新模式下,可突出智慧图书馆特色,保障读者服务质量。成都理工大学在构建采编馆员制度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其经验值得借鉴。研究发现,成都理工大学全方位推进智慧图书馆采编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了校园特色,对学科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考量,实践中以地学类学科等专业作为采编任务的核心,对采编业务实施了多层面的优化设计。在采编管理方面,为强化管理效果,搭建了采编馆员制度(建设了以地学学科为重点内容的文献资料库)。立足这一制度,传统管理模式逐步健全,文献类型的单一手段被突破,不仅强化了校园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作用,也突出了建设特色。

(四)对采编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重组。想提升高校图书馆采编的综合质量,就要对采编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重组,提高团队的配合度,提升采编人员素养。目前,在校园图书馆建设中,会出现采编人员欠缺等棘手问题,这一现象和高校图书采购量激增有关。另外,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不到位,采编人员欠缺,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合理创新采编模式,满足智慧图书馆趋势下采编业务的需要。在这项工作中,可应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是以人资管理信息作为基础,同时运用信息论思想,在具体工作中量化并优化管理对象(人和工作),科学规范管理行为(培训、绩效考核、人事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实时高效管理。从实际工作了解到,图书馆采编工作相对繁琐,需要占用大量时间,此类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失误率较高。在新时期,为提高采编工作质量,需推行数字化管理模式,对采编实施有效培训,提高人员数字化采编能力。利用新的采编人员管理模式后,可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消除信息传递障碍,减少时间滞后和空间约束,合理控制信息交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作品质。事实证明,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规范图书馆人资管理流程,还可以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实现图书馆管理流程和功能模块的优化,整体提高智慧图书馆采编能力。通过数字化管理,对采编组织机构和人员实施重组,可整合图书馆建设资源,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理想化。大数据时代,采编机构和人员的重组,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推进十分有利,应高度重视。

(五)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校园智慧化图书馆未来建设中,想提升数字化体验系统性能,需要对所有硬件设备进行完善,打造理想的软硬件环境。通过使用说明推送等,让读者耳目一新,很快掌握数字化体验系统的功能,轻松获取文献资源。采用这样的方法,馆员的工作量会减少,使图书馆管理效率更高。数字化体验系统推广价值高,可以提高图书馆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对图书馆数字化环境的打造帮助较大。除了前端展示模块外,数字化体验还设置了云端服务模块,可以完成交换指令存储。研究发现,该系统的展示终端功能同样强大,用以接收展示模块分析处理后的信息,通过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提高读者操作的便捷性。在此基础上,读者可以享受智能服务,节省了资料查找时间。借助数字化体验系统进行精准推送,可随时随地共享资源,通过瀑布流电子图书借阅、文化长廊等多个模块的设计,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提高智慧图书馆服务能力。升级数字化体验,需要在数字化体验系统展示界面上下功夫,让内容更加清晰和流畅,巧借大数据助力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现实应用中,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分三层含义:首先,管理活动的数字化,即管理方式和实现过程数字化。其次,一切有效的管理需基于数字化网络,借助先进技术形成数字生态环境。图书馆与外界的交互可凭借优质的数字神经网络实现,体现数字化管理应用价值。最后,量化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量化,提高管理成果的可计算性,合理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增强图书馆的发展实力。具体来说,全方位推行企业数字化管理,核心理念在于借助计算机,让原本复杂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借助数字化手段完整实现,并得以稳定、快速发展。在图书馆建设中发挥数字化管理的综合优势,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数字化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夯实图书馆发展根基。

五、结语

将大数据融合到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已不可逆,智慧图书馆的建立离不开图书馆采编管理工作的支撑。为体现智慧图书馆的功能性,需立足现实情况,充分结合图书馆的特点,遵照采编管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树立明确的思想,提高采编的真实能力。现实工作中,借助优质的采编工作,夯实智慧图书馆运行基础,为广大师生提供资源性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班里有个图书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化制胜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