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吕碧君,王 月,袁嘉丽,
(1.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 云南省中医药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患者血糖超过正常水平但不满足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即糖尿病前期,也被称为糖调节受损[1]。综合诸多因素,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的人群无法及早发现并临床介入,充分利用糖尿病前期这个窗口期,逆转糖尿病的进展和结局有充足必要性[2]。传统医学以调节人体整体状态为目的,不受临床理化指标的限制,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提前干预,是目前延缓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新策略。
1.1 流行病学调查 2030 年全世界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将上升至4.7 亿[3],如不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干预糖尿病前期,预计2045 年底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7 亿[4],不止发达国家,我国2030 年预计将有43 万人因糖尿病死亡[5]。超过8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超重或肥胖,肥胖人群的患病率明显更高[6]。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紊乱的普遍流行和防控不良,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
1.2 临床干预办法 当前临床用于调节血糖水平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等。除药物治疗外,采取手术治疗如胃分流术或袖状胃切除术疗效显著[2]。目前很多糖尿病前期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手术和药物治疗也因价格高昂和副作用大,患者往往就医率低,依从性差。
1.3 肠道微环境与糖调节受损相关 肠道微环境的变化包括肠道结构损伤,肠菌及其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等种类与数量的变化。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很多代谢性疾病的产生机制相关[8]。其中双杆菌属、拟杆菌属、粪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和玫瑰杆菌属丰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铝球菌属、梭杆菌属和布劳提亚菌属丰度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9]。糖尿病前期患者梭状芽胞杆菌属和黏液素降解菌黏液杆菌丰度降低,这个发现与以低度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的观察结果一致[10]。通过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类型和数量更丰富时,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11-13]。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肠道通透性较正常群体增加,脂多糖入血引起代谢性内毒素血症[11],体循环中脂多糖的增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因果关系[14],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可改善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代谢紊乱[15]。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普通拟杆菌和杜雷拟杆菌通过上调结肠紧密连接基因的表达,导致肠道通透性降低,缓解慢性低度炎症疾病的进展[16]。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可以激活促进肠道紧密连接基因的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17]。肠道菌群选择性的控制并增加内源性GLP-2 的产生,从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助于改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18]。综上所述,通过干预办法可改善肠道微环境紊乱,延缓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
“脾瘅”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由此可以看出,前人已清晰总结了从肥胖到脾瘅,再发展至消渴过程[19]。《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五·脾脏门》中载:“脾瘅,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如今,医者愈发重视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通过大量古籍阅读整理发现,现代所定义的糖尿病前期属于古代医家所描述的“脾瘅”范畴。
2.1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治则治法 仝小林院士指出“脾瘅”的病机主要是“中满内热”[19],其主症为口甘欲渴,口吐浊唾涎沫,或者小便甜而浊,患者常为体胖,多有舌苔厚腻,尚可见口中黏腻不爽、胸闷脘痞、不思饮食等症状。主要证型包括:湿热蕴脾证、脾虚湿盛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20]。仝院士所著《脾瘅新论》[21]提到“诸多疾病,或起于中焦,及于上下,或四旁久病,归于中焦。中央健则四旁通,中央病则殃及四旁”。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凡治病,调脾胃为第一大法。
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中焦脾胃受损,气机运化失调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脾瘅属于消渴病发展的前期阶段,故脾瘅的发病机制与中焦脾虚相关。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脾脏”不仅仅是解剖学中的脾脏,更具有人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中焦脾虚即人体肠道微环境的失衡,李庆生教授指出[22-23]中医学“正气”与肠道微生态平衡、正常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故从调脾胃论治,增强人体正气,扶正祛邪,从整体观出发,改善代谢紊乱状态。
2.2 药食同源中药防治脾瘅 患者肠道微环境稳态失衡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经研究发现肥胖加剧了能量代谢紊乱和相关代谢疾病进展[24],糖尿病前期即脾瘅的发展往往与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互为因果。脾瘅患者因过食肥甘厚腻或先后天脾虚运化无力,中焦痰湿内生,日久痰浊瘀毒耗气伤阴,继而产生阴虚燥火。病人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口干口渴,以夜间为甚,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阴虚内耗,生湿生热生痰生瘀。临床常用于脾瘅的药食同源中药有人参、葛根、红曲、山楂、决明子、莱菔子、石斛、桑叶、荷叶、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取其补气健脾之功,佐以消食导滞,滋阴降火之法,助运气化,气化有力则痰湿瘀热自解,同时药食同源药物可以长期服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可避免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损伤。
本文对临床治疗脾瘅常用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作总结归纳,不论临床疗效还是药理基础研究,都证实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干预肠道微环境以缓解从肥胖至脾瘅到消渴的进展。见表1。
表1 治疗脾瘅常用药食同源中药总结
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特殊的不适表现,往往通过体检发现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日无法养成,饮食干预效果也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无法长期坚持“管住嘴、迈开腿”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理论指引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基于肠道微环境探讨中医药延缓糖尿病前期进展,利用我国宝贵的中医学思想理论财富和丰富的“药食同源”资源,通过合理使用安全高效的中药汤剂、散剂、颗粒剂、水丸或用单味药物泡茶饮来改善糖调节功能受损人群的肠道微环境,进而使患者血糖长期达标,并进一步探究糖尿病前期患者无需过度偏食的人性化干预方式。将因肥胖导致血糖调节受损这一状态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刹住车,不再向糖尿病进展,从而极大帮助患者免于受糖尿病终身治疗的身体、心理和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