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丹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是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高校体育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在探讨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意义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应积极创新融合线上健康教育与线下运动技能教学相结合,构建促进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综合性教学评价机制,实现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学校体育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健康身体的四化建设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康教育是未来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和趋势,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已被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而对于多样化、信息化、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探索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尚待进一步实证。当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从20世紀末国家号召以来,践行已有20余年,但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健康意识非常薄弱,学生的各种健康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国家教育部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高校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在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卫生安全、应急救护等方面的教育,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内容应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面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据此,如何快速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认清现实,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在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课程纵向、横向及内核深度视角出发,在不摒弃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平台,重新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将健康知识逐步纳入体育教育内容,进而保障和提升学校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1 高校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积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具体目标,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举措,促进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方面,要求高校通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健康教育途径,完善机制,全面开展高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观意识,正确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具备自身健康监测和管理能力,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能力方面做出很大改变,工作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积极性的突破,效果显著。整合相关研究资料发现,部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覆盖面不够、针对性不强,以及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显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势必造成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思想松懈,对健康观念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课外锻炼不积极、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方面,同时在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表现不足。据此,为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培育和践行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健康价值,高校应积极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健康的定义,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从而树立健康意识,采取健康行动,提高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对实现健康中国,加强青少年体质和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体育与健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和加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把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相结合,改变单一体育授课方式,从思政育人、健康育人角度出发,通过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积极改变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质量。此外,加强学生课外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有效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
2.2 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与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体育应充分体现“学生中心”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出发,构建高校体育与健康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办法,形成可持续改进的混合式教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3 优化混合式教学内容与设计
2.3.1 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的综合素质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围绕学生健康需求,针对学生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合理设置《体育与健康》慕课课程,将运动营养、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应急救护及体质测试等内容纳入体育课堂,保障和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健全学生人格发展。
(1)运动与营养
由于生命物质和能量需求的产生,身体内的生化反应要超常发生,形成对营养的增强需求,适时供应各种营养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相关研究发现,运动中普遍存在膳食不合理的现象,这与营养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水平有重要的关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运动效果和身体机能的恢复,最终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因此,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对整个机体功能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将帮助学生运用合理膳食的方式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运动能力,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水平。
(2)运动损伤与保健
运动损伤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较为常见,一旦受伤就会给学生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负担,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高校应重视开展运动损伤与保健知识的教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病理机制、处置方法及预防,有效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降低学生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损伤的概率。与此同时,对学校开展体育赛事、体质测试及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3)科学锻炼方法
身体机能是指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它是身体活动能力的基础,某一机能水平影响着运动时所需某一方面的能力。正常情况下,人的身体机能除遗传、变异外,还会受到饮食、压力、年龄、疾病等因素影响,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运动、专项训练来发展和提高相应的身体机能水平。因此,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对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发展至关重要,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4)应急救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不难发现各种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实践证明,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应急救护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人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调查发现,應急救护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学校中得到积极推进,反观我国学校普及率远远不够,不仅是公众或是学生在救护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从而错过最佳救护时间丧失生命。应急救护的普及对减少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命与生存质量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高度重应急救护的普及,使师生掌握拯救生命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生命受到危险时的应对能力。
(5)野外生存常识
野外生存是一门新拓展的体育课程,已被广泛关注并逐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野外求生技能。与其他课程相比,其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课程体系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随着文明社会的进步,人渐渐失去了征服大自然的本能,体魄弱化,无法适应突然改变的环境。鉴于此,将野外生存常识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不仅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各项生存知识与技能学习需要,同时对提高学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摆脱困境,面对生理、心理和生存技能极限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学校实施《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高校应重视《标准》测试工作,从课内、外入手,加强宣传与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标准》的认识,从而改变学生思想观念,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2.3.2 线下教学内容整合
目前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重技术弱健康、行为、思政等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健康教育未落到实处,学生健康意识依然淡薄,相关教学材料不切实际,偏离健康轨道。因此,高校应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充足的学时,满足体育课程学习需要。其次完善各项目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应分主次内容,指出重、难点内容,提出教与学要求,并结合学时与学生实际完善课程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会学生科学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4 建立综合性教学评价机制
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将学生课外锻炼纳入日常考查机制,健全学生课外参与机制,实现日常参与、体质监测、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及健康知识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查机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因此,高校应采用科学、操作性强的过程性评价,围绕《纲要》文件精神,将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外锻炼一并纳入教学评价,完善学生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等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让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更具体、更全面和更客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教学、学习及评价三者之间关系,而它们三者的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涉及最多的领域。高校体育在不摒弃传统教学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健康教育线上慕课内容,采用健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高质量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健康知识和科学运动技能,引导学生重视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
3.2 建议
3.2.1 认真贯彻政策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教育、卫生健康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因校制定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加强主题健康教育重要载体的发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混合式教学与评价体系,形成学校全员重视、学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
3.3.3 完善教学评价
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根据教学对象实情合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健康行为的养成。此外,为建立“评价促发展”的新生态,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改进评价指标的权重,弱化运动技能,突出能力发展,强化健康行为,从而提升评价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3.4 加强课程思政
秉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健康第一”和“学生中心”为教育理念,充分结合项目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贯穿每个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强大的思政与健康教育整合价值。
3.3.5 发挥社团作用
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建设、开展、参与体育社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性作用。社团活动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不仅满足学生对体育竞赛的需求,对加强学生相互了解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学校应加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提高社团内涵建设,以促进学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3.3.6 拓展健康教育载体
为满足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需要,除体育课堂教学外,应积极组建健康教育普及渠道,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学生社团及相关专题健康教育宣讲等开展预防疾病、运动保健、防溺水、心理健康、网络诈骗、安全应急等,以拓展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自选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广西民办高校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康促进研究》,立项编号:2021ZJY665
(作者单位:柳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