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文涛 郭福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5条提到,“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版)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可见,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业已成为教育的职责所在,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当下我们应该注意将革命文化研究的视角下移,从理论层面下移到实践层面,从学术层面下移到学科层面,从高校层面下移到中学层面。革命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中学历史学科具有将革命文化具象化表达的优势,能够让革命文化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一、革命文化的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均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从学理层面看,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生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都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因此,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化中最先进的部分”[2]。教育的目的是弘扬先进文化,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革命文化”,应为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文化,是民主革命斗争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革命文化的传承
高中历史课堂,不是仅仅为高考育“考才”,而是要为祖国育“良才”。要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用革命文化教育学生,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依托课程育人,在叙事中具象化革命人物。
革命者是革命文化的具象化代表。革命文化孕育于革命者的崇高理想之中,创生于革命者的实践追求之中,发展于革命者的前赴后继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曾经创建了上海至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被称为“苏维埃血脉”。这条交通线为苏区运送了食盐、电讯设备等重要物资,为中央苏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条秘密交通线的畅通无阻是“交通员”们用热血捍卫的结果。1933年夏天,交通员冯华为掩护东北民主联军代表被捕而牺牲。1934年9月,交通员袁旭华和袁立之等人被捕遇害。他们至死都没有透露关于交通线的半点信息。
课堂教学中,补充这个事例,就会具象化革命者的形象,活化历史叙事,让学生知道革命者不仅有血洒疆场的豪迈,也有秘密战线的斗智斗勇。正是因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有这样的革命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才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
2.依托活动育人,在对话中走进革命者的世界。
广州市铁一中学与北师大历史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合作,开展了《学党史,担使命——与北师大学子共成长》革命传统教育专门课程。他们采取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由北师大研究生进行独立授课,开设了:《伟大奇迹:从“苦瘠天下到塞上江南”——这个地方经历了什么》《百年征程起航时,南粤争当“急先锋”》《党报如何看五四》《感悟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等主题课。[3]通过学长讲座等丰富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实现同学们对革命历史的“共情”。让学生们用“内心体验”去完善革命人物的画像,感悟“革命历史”,走进革命人物的主观精神世界,体悟革命文化。
此外,广州还充分开展馆校合作,在革命历史场馆中上历史课,实现沉浸式研修;将抗日战争等历史展览引入学校,构建立体式历史场景;开发广州市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线路,传承红色教育资源。
3.依托试题育人,在情境中提升对革命文化的认知。
立德树人是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我们借助学业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使学生能够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自觉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州市2022年历史中考试题第27题:
27.(14分)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那时候,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气象。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期间,共与列强签订了243个不平等条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產总值低于中国。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978年,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深度融入世界经济。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三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境。(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
(3)根据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做的努力。(2分)(要
求:观点正确)
本题虽为中考试题,但亦可用于高中课程的学习。材料一,希望学生能体会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国家命运之多舛;材料二、三,希望学生能感悟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砥砺前行,不断奋进,才有今日中国之独立与富强。三个设问,环环相扣,牢牢围绕革命文化这一主题,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经历,引导学生理解革命文化是当代以及未来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2022年廣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第20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西方国家多重封锁。面对困境,宋庆龄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于1952年1月创办了对外报道刊物《中国建设》。该刊物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采用了工农业经济建设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通过人民的生活变化来宣传新中国,如《厉行节约就是更快地建设》《我们驾驶第一架客机去拉萨》等。《中国建设》努力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成为沟通中外的重要桥梁。
——摘编自徐锋华《<中国建设>的创办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宣传》等
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建设》写一篇能够反映当时情况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价值取向正确;史实准确,符合时代背景;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此题是希望学生能够“神入”历史,站在时代中反思历史。试题情境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中国进入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对这段历史,既有中国共产党做出决策的具体介绍,又有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说明。但学生能否建立二者的关联?学生能否理解新中国的形象对于外界认识的重要性?我们将这些思考,浓缩到一个全新的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以宋美龄创办《中国建设》杂志为主题,聚焦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新形象。让学生通过“神入”历史,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理解革命文化创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和平时期的革命文化中还蕴含有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等精神,并能对当时的革命文化进行具象化的思考。《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办,还增强了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命题者希望通过这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理解,我们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4]。
文化即“人化”,是人类活动的“痕迹”。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高中历史教育,在依托教科书进行历史叙事的时候,要让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历史事实走进课堂;高中历史教育,在依托历史活动课等方式触摸“历史真实”的时候,要让学生体悟革命志士的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现实世界;高中历史教育,在依托教育评价进行测量的时候,要让学生感知到真实的革命历史情境,培养他们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做出抉择的能力。一言以蔽之,革命文化必须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进行具象化表达,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才会更加真实、生动,我们的革命文化才会在一个个具象化的人物身上得以显现,才会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故事中得以升华。
【注释】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2]陈俪语、孙武安:《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第8页。
[3]崔迎:《革命传统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施路径》,《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063期,第34版。
[4]《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年,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