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2023-04-29 03:55:47陈柯夫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11期
关键词:耕地整治土地

摘要:农村土地中耕地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保护耕地,可以促进农村发展。但是,近年来,耕地面积持续缩减,且农村发展中存在生态质量降低、耕地碎片化等不良情况。由于以往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目标与手段缺乏多样性,难以应对耕地的综合性问题,而在今后的耕地保护工作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成为一项有效途径。本文阐释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保护的路径,提出耕地保护目标下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耕地;土地;整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基于合理规划下,将乡镇作为基本的实施单元,根据人文、历史等地域特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统一推进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包括耕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与世界人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重点。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理念的落实,应加深探究保障农村高效、高质、长远发展的方法和途经,加强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并平衡其开发与保护。

一、耕地保护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

(一)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发挥该理念的指导作用,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生态环保力度。例如,某地区开展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其他地区也借鉴该地区的治理经验,逐步加强对土地的综合治理。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重要落实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

(二)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工作,优化耕地布局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规划、统筹并高效开展耕地质量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既要调整耕地布局、扩大耕地面积,又要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连片,优化发展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条件。完成农用土地整治工作后,选出条件优越的耕地,尤其是水田区块,使其成为基本农田整备区的一部分,加大对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力度。例如,某村庄项目,落实了两个土地整治项目,超过100亩的连片式耕地已有4片,占总耕地面积的85%,且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进一步扩大,新增亩数达到42亩。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科学规划统筹,全面深入考虑,加强协调山、水、草、田等各种要素,为优化当地居住环境、开展农业集约化生产打造良好条件,从而形成新型土地利用格局,实现农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环境宜居宜业等目标。由此可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当下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保护的路径

(一)增加整治区耕地数量

新增耕地面积占比最低应为5%,可开发农田用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过程中,其新增面积占比最低也应为5%。将小田建设成大田,优化调整耕地布局,深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提高整治区耕地质量

通过开展耕地质量,提高及改造农田基建,针对整治区域新增建设项目所占耕地做好表土剥离存放工作,优化耕地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强化基础地力,缩减用工成本,减少化肥投入,全面提高耕地质量。

(三)推进整治区农田生态保护建设

结合整治区域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全域生态系统为切入点,实现生态农田整治和生态网络之间的畅通连接,通过优化、完善生态基础设施,恢复生物多样性,基于绿色产业技术模式与生态种植模式,在提高农药化肥效力的同时,降低用量,高效循环使用资源,缓解耕地污染,增强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优化农田景观,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质量。

(四)拓宽耕地保护的资金渠道

对于以往单一部门投资的情况,需要在耕地保护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由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涉农资金,规范引领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资本投入,推进市场化运作,提倡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业链,从而让各部门共同参与耕地保护,将多渠道资金投入耕地保护中。

(五)显化耕地复合功能

带动耕地利用转变,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生态循环化等,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旅游、循环、教育、特色等多样化农业产业,优化、完善耕地功能,并将产生的价值回馈到广大农民身上,提高收益,充分调动其开展耕地多功能管理的能动性,避免将耕地用于非农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创新。

三、耕地保护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措施

基于耕地保护目标,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凸显生态优先,做好规划引领,实现各部门协同合作,归纳、整合一系列政策,利用多途径投资,统一推进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落实。

(一)强化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抓手。所以,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加强工作认知,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利用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此外,还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既要对相关领导加强宣传培训,也要对社会各界加强宣传,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基层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实现全员参与,为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需求

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先明确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及需求。根据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后备资源潜力等,选出土地整治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了解土地整治规模与资源潜力。同时,需要全面分析现阶段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实际情况,了解村民对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从而客观评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否合理、可行。

(三)编制规划方案

在评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合理性的基础上,确定实施单元,例如,一个乡镇或一个乡镇的多个行政村,结合村庄的具体规划,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遵照优用增量、实现减量等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做好农村空间布局,以此作为整治工作开展的平台。在有效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明确该工作重点及其项目分区,妥善安排项目建设、施工时间等各项内容。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为从整体上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水平,当地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由于该工作地域性显著,不同地区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在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应了解与掌握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效保护当地农耕文化。一旦出现强制征收农耕用地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惩治,以为农民的切实利益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合理制定治理标准,明确监管与考核重点。

(五)确保农民的核心利益

为有效保障农民的核心利益,需要建立健全涉及农民权利、效益的保障制度。在逐步开展征地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征收农民用地,阻断其经济来源,降低生活质量。因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保证土地征收不会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落实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规范,维护农民处置个人财产、收益的权利,按照其真实意愿进行登记与工作分配。此外,探究分析土地潜在收益及市场价格变化,若为同一地域及物类,应采用相同的补偿标准,保障广大农民群体发展与生存的权利,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推广宣传,激发农民热情,从而促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序进行。

(六)明确专项资金

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设立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涉农资金和社会资本,并将其充分应用于综合整治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帮助地方政府减小负担。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耕地保护,需要以保护现有高质量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为重。如果地方政府取得较为优异的耕地保护成果,需要给予其专项资金奖励,促进当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突出土地复合功能的主观能动性。

(七)完善和补充配套政策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应加强基础研究与引领,既要针对各种导向性文件做好整治技术标准等研究编制与优化、完善工作,又要为各地区提供正确指导,使其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专项规划编制,利用规划引领实践。此外,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引领各部门制定、出台配套政策,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序落实提供大力支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同样需要根据相关试点通知的具体要求,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技术优势,在归纳、总结长期以来土地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与区域发展相符的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办法。

(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部门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利用现代化科技,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大幅提高整治工作效果,达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标。经济新常态下,需要从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出发,充分结合长期以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深对城镇化发展的理解,推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其一,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单位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促进各方的沟通和互动,将自身职责落实到位,共同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各阶段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目标,逐步实现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其二,科学合理运用GIS系统,并辅以移动通信技术等,以此传递位置地理信息,这项技术具有动态性、机动性两个特点,能够满足查阅与利用相关地理信息的需求,这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期间的一项关键技术手段,可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的透明度。同时,还可作为土地综合整治决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三,构建科学、完善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监管乡镇申报、空间分析、台账统计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水平。

(九)强化人才培养,做好全面技术保障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人才是重中之重,应针对现有人才积极开展培训及再教育,实施针对性与可行性较强的业务技术培训,帮助从业人员打下牢固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其专业技术能力。一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全面、细致的分析,帮助从业人员尽可能拓宽眼界,增强实操能力,另一方面,要精准讲解各项新颁布的政策与新研发的技术,使从业人员掌握更多样化的知识,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及新的政策和要求,便于其更高效地落实专业技术工作。与此同时,需要增加后备人才,扩大其培养规模,深化推进我国高等院校关于土地整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根据地域特征,合理运用协同办学模式,从而为国家土地的综合整治提供人才资源。此外,还要加大技术研发及保障力度,从根本上发挥我国高等院校的技术与研究优势,大力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才,优化、升级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促使其逐步向产业转移,并科学、合理地搭建转移平台,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机制,提高成果转化速度,促进国家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发展、创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在取得良好实践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应明确现阶段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颁布相关政策,制定并应用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在实践中加强探索优化,从而确保耕地保护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落实。总而言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坚定不移地的共同努力逐步达成。

参考文献:

[1]刘烜赫,张浩楠,张潆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若干思考[J].自然资源情报:1-6[2023-02-21].

[2]曾柳絮,宾联明,陈柯夫.耕地保护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探究[J].国土资源导刊,2022,19(02):63-65+91.

[3]曾柳絮,宾联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浅谈[J].国土资源导刊,2020,17(04):93-96.

[4]张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64-165.

[5]李文龙,金志丰,欧维新,郭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1):21-24.

[6]魏绪超,翟彤彤,蒋卫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利津县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3(Z1):135-137.

[7]刘天科,周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路径选择——以乡村振兴为视角[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0[2023-03-28].

[8]陆钰京,严志强,韦柳艳,彭定新,盛凯.乡村振兴视阈下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以崇左市昆仑村为例[J].南方农机,2023,54(02):106-110.

[9]白世强,关健.优化乡村国土空间 激活资源要素活力——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四个逻辑”[J].资源导刊,2023(01):20-21.

[10]吕天宇,曾晨,岳文泽.“双碳”目标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减排增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36(11):13-23.

[11]卫学众,邓新平.基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指标价值分析——以湖南省东富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J].国土资源导刊,2022,19(03):45-50.

[12]张国明,杨晓明.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作用——以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赤柯山村村庄规划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22(08):21-23.

猜你喜欢
耕地整治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保护耕地
北京测绘(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我爱这土地
专项整治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专项整治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