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不断升级。因此文化与文艺作品的宣传影响作用日益提高,为保证文化宣传的正确导向性,社会对文艺工作者的道德品质与政治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而探寻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由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措施,以此培育道德素质高尚、政治修养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引言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要给优秀文艺领域工作者更广阔的创作与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紧跟时代步伐、贴近人民群众,努力打造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用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影响。因此在文化与文艺建设的新背景下,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必须全面深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此培育道德素养优秀、文化修养高尚、政治觉悟鲜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一、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现状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背景
自2004年提出“三全教育”理论以来,课程思政就成为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中不变的主题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此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的高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现代教育不断改革与升级,课程思政理论在持续优化,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渗透途径与融合方法,不仅可以将思政教育元素同专业课程内容建立联系,以此实现思政理论、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的正确导向,而且能够借助情境创设、案例呈现、项目指导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打造思想健康、品质优越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1]。因此在当前艺术院校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同时也是高素质艺术人才培育的关键措施。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
1.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艺作品的繁荣发展,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由于传统艺术教育重视专业能力培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容易因文艺工作者个人失德而引起社会舆论问题,从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的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不仅全面拓展了思政课程内容,而且开启了全面落实的策略措施,以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2.艺术院校研究生专业教育现状
在当前的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中,专业教学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建设。首先,艺术教育指导理论得到了发展,不仅从世界艺术创作理论中吸收精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进行传承与发展,同时还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艺术创造原则,既保证学生全面、多元的艺术创作思维,又建立坚定的艺术认同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艺术观[2]。其次,艺术教育实践得到了升级。除课堂教学外,艺术院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体验平台,比如艺术社团、艺术文化节、艺术创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对职业素养与行业规范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3.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
在课程思政理论的建设引导下,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在融合内容上进行了全面拓展,除了传统思政教育要素之外,还将艺术观、价值观、职业观、职业素养、行业标准、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政治修养等全方位融入专业教育,构建更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培育体系[3]。另一方面表现在融合形式上,除了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要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之中,还开发了新的教学形式与活动作为融合载体,比如在情境创设、案例呈现、项目设计过程中渗透思政元素,或通过具有红色文艺作品鉴赏或主题创作活动落实思政教育目标,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娱乐、生活等各个环节都能接受隐性思政教育。
二、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
虽然当前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样也展露出一些不足,影响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师资力量储备不足,融合专业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方面。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之一。由于传统的艺术教育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专业教师并未意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课程思政应用不熟,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融合内容不足、融合专业度不高等问题。比如融合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缺乏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割裂感,不仅无法达到有效的思政引导功能,还会影响专业课程的质量。
(二)教学模式缺乏更新,教学氛围不浓厚
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之上。传统模式的艺术教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节奏鲜明,内容紧凑,相对而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强,学生参与的体验感相对不足,呈现出的教学形式也较为单调[4]。所以在融合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效果不佳,对思政内容的融合效果也会有所影响,学生无法理解其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甚至还会破坏教学氛围,课程思政效果较差。
(三)缺乏政策方针支持,改革工作不顺利
主要表现在政策方针方面。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核心理论,但目前部分艺术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仍未达标,既没有建立完善的思政课程教育要求,又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比如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的重要参考因素,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政治素养等作为学生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这使得专业教育改革工作发展不顺,未能建立标准化的课程思政体系。
三、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措施
(一)提高教师知识储备,推进教育改革工作
在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核心主体,具有影响融合效果的根本性作用,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知识储备。首先,师资力量的培育离不开健全的培训机制。艺术院校要针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以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掌握多元化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手段。一方面应增强教师对“四史教育”“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观”等理论的理解,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觉悟;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教师对融合思政元素的情境教学、项目设计、活动组织、第二课堂创设等能力,帮助教师开拓多元化的融合途径。其次,艺术院校还应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激励与监督机制,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应纳入思政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以考核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渗透思政内容的质量与效果,以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在教师评价中,艺术院校还应根据教师表现与成绩进行激励,对课程思政教育水平较高的教师,应给予职称评选、外出交流学习的倾斜;对课程思政水平低、思政教育融合效果差的教师,设置更为完善的培训学习制度,以此推进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
(二)制定健全政策方针,保障教育融合效果
健全的政策方针是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保障,艺术院校应从三个方面建立保障机制。第一,将思政教育作为艺术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通过学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师职责等方面的规划与要求,引导全体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体系。第二,学校应建立教学巡查观摩制度与教师教研制度。由学校教研小组或教师评价监督小组观摩教师的专业课程,通过观摩学习,了解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以及融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总结问题,生成教研课题[5]。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教研制度,组建教研小组,针对教学观摩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讨论会,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落实,在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推进融合教学的发展。此外,对学生建立思政素养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在学生考试中融入思政方面的考核内容;另一方面还应在学生评价中提升思政评价的影响作用,根据学生的思政考核成绩、日常道德表现等打出德行分,并设置毕业考核评分标准,对不达标的学生暂缓毕业,以此提高学生对自身素养与道德的重视。
(三)加强学生知识建设,落实思政渗透目标
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最终应落实在学生身上,即实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以此培育高素质的文艺工作者。在学生的思政知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政治、道德、法治以及职业等四个方向入手。首先,在政治修养层面,应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四史教育”、爱国教育等内容的培育,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艺术观与政治观,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意识。其次,在道德层面,应重点培育学生的诚信、伦理、行为规范、社会规则等方面的认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三观,建立端正的价值观,能够以良好的品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其三,在法治层面,应全面渗透法治意识,让学生既懂法,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又学会用法,对侵犯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能够通过法律途径予以制止。此外,在职业层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行业标准,培养职场交际能力与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保持工匠精神,能够以严格的标准进行艺术创作。
(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模式是艺术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途径。在当前的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掌握信息手段,开发新颖有趣的课程思政教学途径。首先,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通过其视听呈现效果落实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目标。例如艺术鉴赏教学中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教师既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影视化情境,又可以开展媒体赏析课,让学生学习专业内容的同时落实爱国爱党教育。其次,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具有极高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社团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融合思政教育。比如可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微电影拍摄活动”“红歌大赛”、“抗美援朝”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思政元素的引导,从而树立端正的艺术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艺术院校应针对当前课程思政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教师知识储备、制定健全政策方针、加强学生知识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等途径与策略,培育道德素质高尚、政治修养优秀、职业素养突出的文艺工作者,进而有效净化我国的文娱环境,为广大群众创作喜闻乐见、具有社会服务价值的文艺作品。
参考文献:
[1]杜晶波.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3):289-294.
[2]毛文富,温卫娟.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德育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05):67-68.
[3]赵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山西青年,2019(22):66.
[4]赵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7):45-47.
[5]杨宇,刘俊培. 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A].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奋斗的足迹——献给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建院十五周年论文集[C].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2020:3.
作者简介:黄海澜(1981.7-),女,汉族,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