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程艳
[摘要]为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思路,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概述,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执行力度不够,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等不足之处,提出优化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育体系;教育创新
现阶段,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学生必修课程当中,劳动素养也被纳入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当中,劳动教育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体系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内容,目前,劳动教育事业更具有科学性。但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在新形势下劳动教育也迎来了新挑战,使劳动教育体系符合新时代发展是现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概述
(一)劳动教育
在劳动教育当中,其主要内容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劳动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涉及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进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前,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品德,还能够在劳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增强智力。另外,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能够锻炼意志,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它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感受劳动人们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点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价值导向性、目标实现性、社会实践性以及创业引领性的特点[1]。高职学习阶段是学生塑造三观的重要时期,在高职阶段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劳动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通过潜移默化的劳动价值观引导,能够影响到学生后续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人生规划。社会实践性是指劳动教育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当中,学生需要参加日常的生活劳动,进行社会实践,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实习实训等,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劳动教育的意义,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数据分析
根据表1显示的相关数据发现,2020年开始,各研究人员更加重视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以期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根据表2部分广东高职院校2019届毕业生的创业率数据显示,在100名毕业生中,真正能够进行实践创业的人数较少,其劳动实践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保障将来的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2]。劳动教育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部分学生在较为顺遂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其接触到劳动活动的时间较少,对于自身生活需求方面也有人进行全权照顾,因此在步入社会后缺乏一定的生活适应能力,但通过劳动教育从小对学生进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学生后续在社会上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劳动教育是在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3]。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时,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考虑到了新时期的背景,因此教师设计的劳动教育更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围绕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开,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另一个方面,学生参与的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各类社会性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价值,有利于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三)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
教育是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受教育者,并转化为社会主义者自身精神财富的一种社会化过程,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4]。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在进行劳动教育时,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劳动教育,进行劳动教育方式的创新,实现提高劳动能力的目标。同时,学校要注重对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变化,因地制宜进行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劳动工具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的使用水平,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现状
(一)劳动实践活动执行力度不够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执行机制虚化劳动实践活动执行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在实际进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时,学校忽略了对协同资源的重视程度,仅在高校内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却忽略了社会、家庭的协同育人效果,导致部分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并不全面,出现在社会和家庭当中继续不重视劳动的现象。另外,劳动实践活动缺乏实效性,学校并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机制,导致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学生缺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不能够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二)忽视对学生劳动态度的引导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着错误使用劳动教育忽略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指引问题。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存在着错误认知,将其作为惩罚手段导致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着错误认识,忽略了劳动教育的真实内涵。其次,部分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其劳动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且具有一定的表面性,这也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表面工作,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劳动教育当中。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价值观导向的培养较弱,仅是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体力劳动,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感受劳动教育的真实内容,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三)劳动教育与时代的要求不符
在新时代背景要求下,劳动教育要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其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具有时代特色,但部分学校并不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需求,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仍局限于打扫校园、打扫教室等简单的体力活动方面,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深度挖掘学校内的可利用资源,并进行劳动课程的合理设置,导致高校劳动教育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符,部分学生缺乏对劳动教育的认可。
(四)劳动教育缺乏完善评价标准
现阶段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忽略了对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导致劳动教育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部分高校对于劳动教育的评价仅以口头表扬的形式,并没有进行公示,审核等,进而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定。由于学校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评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教育当中,不重视劳动教育的评价。
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优化劳动教育内容
在进行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时,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学校要进行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创新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市场调研等形式,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劳动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运用产教融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在生产性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力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训活动。
(二)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时,要加强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合理的实习实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质。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对高职院校学生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组织实践活动,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校内实习,校外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可以利用校外平台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劳动指导,提升学生的社会综合能力。
(三)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
在进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时,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含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还要包括相关的实践活动策划,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引导教师进行劳动实践的创新。另一方面,学校要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可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吸收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教师,利用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实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实践教师进行劳动实践活动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真实感受。除此之外,学校要完善教师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提升教师责任感和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优质教师的留存率,避免优质教师的流失。
(四)重视劳动教育的整合优化
高职院校在进行劳动教育体系创建时,要重视劳动教育的资源整合,不仅要重视校内的劳动教育,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衣食住行等活动的实践能力,家长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另外,家长可制定与日常生活劳动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日常家务劳动锻炼意志,掌握生活必备技能。学校也可以将学生在家庭劳动教育的表现情况记录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当中,鼓励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展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会群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支持作用,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与高职院校达成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要求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引导学生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切身感受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时,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劳动教育体系创建的优化,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发展,进而促进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月.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11):89-92+112.
[2]徐鑫.劳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177-179.
[3]樊伟伟.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2):21-22.
[4]孟庆东.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19):103-107.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2022SJSZ0446)
作者简介:
黄丽娟(1992.5-),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就业与思政教育;
程艳(1981.8-),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