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是中原王朝的北疆咽喉所在。为了有效地控制这一地区,从赵武灵王开始,一直到西汉武帝时期,均沿着阴山山脉东西一线构筑长城防御体系,今天可见“故河南塞”长城、阴山长城、秦始皇长城、阳山长城、外城等数条线路。通过对这几条长城线路的调查与研究,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管辖的北部边疆有着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关键词:河套地区;阴山山脉;战国秦汉长城;北部边疆
Several Issues on the Great Wall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the Hetao Region
Zhang Wenping
(Inner Mongolia Museum,Hohhot 010000)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Hetao region was the northern borderland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i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is area,a defense system of the Great Wall was constructed along the east-west line of the Yinshan Mountains from the reign of King Wuling of Zhao to the Emperor Wu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Today,several routes of the Great Wall such as the Guhenansai Great Wall,the Yinshan Great Wall,the Qinshihuang Great Wall,the Yangshan Great Wall,and the Outer Wall can be seen in this area.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se Great Wall routes,it fully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the northern borderland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ies during this period.
Key words:Hetao region;Yinshan Mountains;Great Wall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northern borderlands
中国的疆土,西北高、东南低,地理学上从东北向西南画了一条直线,把二者区分开来,一般称作“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大致为倾斜45度直线。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的天下。
农耕民族的特点是人口增长较快,需要不断扩大可耕地范围,于是“胡焕庸线”以西大大小小的山间平原、盆地也逐渐为农耕民族所占据,而河套地区正是这样一片适合农耕的土地。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春秋列国争霸,大鱼吃小鱼,大国不断兼并小国,最终形成了战国时期的“七雄”。“七雄”中的赵国、秦国,均北邻河套地区,两个国家都将目光瞄向了这里。这一时期,河套地区活动的游牧部族有林胡、楼烦等。公元前4世纪末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变革,扩展势力范围至今天大青山—乌拉山以南的呼和浩特平原、包头平原,更大的意图是过黄河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南下攻秦。秦国也不示弱,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向西北灭义渠戎,顺着南流黄河西岸北上,与赵国争衡。
赵国、秦国北上河套地区,扩大了可耕的土地范围,赵国、秦国的自耕农也随之进入这一地区;赵国、秦国在与林胡、楼烦、西戎等游牧民族的接触中,学习了骑射技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甚至一些游牧民直接成为赵、秦二国的骑兵。成为中原国家的领土之后,河套地区也被赋予了诸多的华夏地名,呼和浩特平原称作“云中”,包头平原称作“九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沿黄丘陵区称作“西河”,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沿黄平原称作“榆中”,大青山—乌拉山山系称作“阴山”,大青山—狼山山系称作“阳山”。[1]
为了保卫新占领土地,赵国沿着阴山南麓修筑了长城,秦国自西河北上修筑了长城。长城这一种军事建筑,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西周分邦建国,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封国,封国之间在国界线之上或挖掘壕沟、或堆土为封标识疆域范围。封国间出于相互往来的需要,在国界的隘口处修筑了关,关口两侧是防止行人穿越的当路塞墙体。到春秋时期,随着人口的增殖,国与国之间争夺土地的战争日趋频繁,尤其是随着骑兵的增多,壕沟已难以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于是许多国家将关隘两侧的墙体不断延伸至国界线之上,长城由此而产生。
秦始皇一统华夏之后,中原地区国与国之间的长城不再发挥作用,而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却一直修筑了近2000年。阴山山脉以北,受气温和降水量的限制,很难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农耕民族主要活动于阴山山脉以南;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受经济生产方式的制约,对农业产品,包括粮食、粗布衣服、茶叶等,有着强烈需求。于是,长城成为限制游牧民族、保护农耕民族的军事屏障,同时促进了双方在和平关系下的贸易往来。
从阴山山脉向东经燕山山脉至大海,从阴山山脉向西经河西走廊北部至河西走廊西端,只要掌控了这一条漫长的东西向防线,就保卫了华夏的安全。经过战国、秦朝至西汉早期的不断北扩,到汉武帝时期,汉长城绵延分布于这一条东西向防线之上。明长城也修筑在这一条东西向防线之上,明长城与汉长城的主要差异在河套地区,汉长城将河套囊括在内,而明长城则是将河套置于塞外。明长城在河套地区的收缩,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还是汉、明二朝首都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西汉王朝的首都长安北临河套,而明朝的首都在北京,河套地区在明代的地位较西汉有所下降。
从战国至秦代,从秦代至汉代,中原王朝对河套地区的经营,虽然时有反复,但总体上是一个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下面,就这一时期河套—阴山地区长城的修筑状况,分为“故河南塞”长城、阴山长城、秦始皇长城、阳山长城、外城等几条线路,分别予以要论。
一、“故河南塞”长城
分布于鄂尔多斯市东北部,由西河长城、榆溪塞、榆中长城三条线路组成。
公元前272年,秦国宣太后诱杀义渠戎王于甘泉,秦昭襄王乘机灭义渠,在原义渠之地修筑长城,设置陇西、北地、上郡。[2]2885秦昭襄王长城的西端点在今甘肃临洮县县城北面约15千米处的三十里墩杀王坡,向东经宁夏,再经甘肃、陕西,从陕西向北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进入鄂尔多斯市之后,长城沿着南流黄河西岸支流的东西分水岭修筑,北端终止于黄土丘陵区与沿黄平原之间的点素敖包—东胜梁南北分水岭。[3]3-37。长城之内,自战国晚期以来为楼烦王部族活动的西河之地,这一段长城可称为西河长城。
战国末年,秦国攻占了赵国的云中、雁门二郡,从西河长城的北端点顺着哈什拉川东岸将军事防御体系向北延伸,过东流黄河,延伸至大青山山前。自战国晚期以来,哈什拉川名为榆溪,榆溪两侧、东流黄河南岸的沿河冲击平原名为榆中,傍榆溪修筑的军事防御线名为榆溪塞。榆溪塞以哈什拉川为水险,不见人工修筑的墙体;过东流黄河,有土筑墙体顺着五当沟西岸延伸至大青山南麓。[3]38-41。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修筑的秦始皇长城沿用了西河长城,在此基础上又自哈什拉川西岸、沿着榆中南缘向西延伸,将榆中包围了起来。这一道东西向长城,可命名为榆中长城。[3]38-41榆中长城东起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新民堡村附近的哈什拉川西岸,西至不清,当初修筑的意图或是延伸至乌拉山西山嘴向南的黄河南岸,与赵长城对东流黄河两岸平原形成合围之势。
蒙恬死后,匈奴复又南下,直至西汉初年,与中原王朝以西河长城、榆溪塞、榆中长城、赵长城等“故塞”为界,其中西河长城、榆溪塞、榆中长城合称“故河南塞”。[2]2890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西汉王朝大举反击匈奴,将西北边界线推进到阴山山脉一线,“故河南塞”长城失去了边界防御作用,但仍具有一定的地理分界线意义。
二、阴山长城
公元前4世纪末期,赵国于武灵王在位期间,发动“胡服骑射”的变革,北破林胡、楼烦,沿着阴山南麓一线修筑了“拒胡”的长城。[2]2885
考古调查确认的赵长城的东端起点,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脑包窑村东约1.8千米处的内蒙古与河北省交界处,由此向西北方向延伸,贯穿于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的阴山南麓地带,西端止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大沟沟口。[4]190-191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大将蒙恬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秦始皇长城。[5]2566秦始皇长城在阴山地区沿用了赵长城,沿用区域西起乌拉山西端,东至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资山镇附近。西汉建国之后,继续沿着阴山一线设防,除对赵长城墙体作了加筑沿用之外,还在长城沿线修筑了烽燧、障城等设施。汉代沿用的赵长城,西起乌拉山西端,东至卓资县旗下营镇西侧的察哈少山。由此可见,阴山赵长城的遗迹并不单纯,可统称之为“阴山长城”。
赵国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代、雁门、云中三个边郡,其中云中郡在今内蒙古地区,旧址为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按照赵国的行政军事管理制度,往往于内地设县,边疆设郡。边郡的职能注重于军事,级别并不比县高,所以边郡之下不辖县。赵国于云中郡之下并未设县,九原之地(今包头市市区一带)归属云中郡管辖,但是否建有名为九原的城邑尚无法确知。
三、秦始皇长城
《史记》对秦始皇修长城大书特书,在《秦始皇本纪》《蒙恬列传》《匈奴列传》中均有记载。但秦朝修长城的时间很短,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始,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9年)随着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长城的修筑工程也就停止了。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秦始皇长城主要沿用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再就是新筑了一些连接三国长城的线路,并未形成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内蒙古境内分布的秦始皇长城,自西向东有桌子山秦长城、鄂托克前旗秦长城、榆中长城、岱海—黄旗海秦长城、银子河秦长城等数条线路。
秦始皇长城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过北流黄河进入内蒙古,对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桌子山区域形成包围之势,构成秦朝北地郡的北部边界。鄂托克前旗秦长城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大致呈东西走向穿过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东南部,东、西均与宁夏境内的秦始皇长城相衔接。
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秦始皇长城加筑沿用了西河长城、榆溪塞,新筑了榆中长城。在阴山地区,秦始皇长城沿用了部分赵长城。从卓资山镇向南,秦长城沿着大黑河支流牛角川河河谷向南而去,绵延于岱海盆地至黄旗海盆地之间。后经黄旗海南岸进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银子河流域,断续分布于银子河北岸的山地丘陵之上,形成银子河秦长城。
秦始皇长城的墙体普遍较为窄小低矮,且断续分布。桌子山秦长城墙体绝大部分石砌而成,基宽多在1.1~1.3米之间,高多不足1米。岱海—黄旗海秦长城为汉代加筑沿用,汉长城利用秦长城墙体作为副墙,汉长城石砌墙体基宽约3.3米,而作为副墙的秦长城石砌墙体基宽约2.2米。秦长城沿线的烽燧、障城也很少,烽燧多呈土包或石包状,具体形制不清。岱海—黄旗海秦长城的障城,均倚长城墙体外侧修筑,一面墙利用了长城墙体,障墙多为石筑,平面略呈方形,边长通常在15米左右。[6]50-59
四、阳山长城
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占领北假中、河南地,将西北边界推进到阳山一线,修筑了东起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大青山南麓坡根底村附近、西至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南端的长城防线。相对于西汉初年沿用赵长城的阴山长城,新筑的长城防线称作阳山长城。阳山长城是自东向西逐步修筑完善的,分属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西河郡、北地郡、张掖郡管辖。大致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狼山沟为界,以东修筑有连续的长城墙体,以西主要为当路塞。
云中郡、五原郡均以阴山长城为主防线,在阳山长城沿线分别设立云中塞、五原塞,以军事防区为主。云中塞之下,不设县邑,设有东、西两个城都尉,治所分别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什尔登古城、庙沟土城子古城见图1。五原塞与云中塞的分界点在武川县庙沟以西的马鞍山南北一线。五原塞亦设有东、西两个城都尉,分别为包头市固阳县碾房古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增隆昌古城见图2。[7]在朔方郡、西河郡、北地郡、张掖郡,阳山汉长城均为主防线。《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筑朔方”,[2]2906即指在朔方郡以北的阳山之上修筑朔方郡长城。朔方郡长城,自东向西分别归属朔方郡东部都尉、中部都尉、西部都尉管辖,均在阳山之中设有塞道,以西部都尉所辖塞道鸡鹿塞最为著名。鸡鹿塞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哈隆格乃沟,沟南口西侧山前台地之上分布有巴音乌拉障城见图3,即鸡鹿塞候官治所。[8]
从朔方郡汉长城向西南,阿拉善盟境内的延伸线始筑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前后,于西河郡汉长城东端设置昡雷塞。昡雷塞为西河郡北部都尉塞道,候官治所为位于狼山西端乌兰布拉格峡谷之中的乌兰布拉格障城见图4。[9]大约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或稍后,汉王朝于河西走廊设置酒泉郡。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在河西走廊东段从酒泉郡分出张掖郡,下设居延、休屠两个都尉。汉宣帝地节初年,从张掖郡东部分出武威郡,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汉长城改属武威郡管辖。
以前,多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阳山长城看作是秦长城,实际上是一种单纯由《史记》记载出发所得出的错误结论。经实地调查,可以确定,阳山长城不是秦长城,而是西汉长城。
五、外城
为西汉王朝设置于阴山山脉以北的外围防线,使用时间为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至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10]外城的修筑,使匈奴在漠南彻底失去立足之地,远遁大漠以北。目前所见外城,包括了五原塞外列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蒙古国汉外长城、居延泽长城等。五原塞外列城与汉外长城北线、汉外长城南线,合称光禄塞。
六、结语
综合来看,战国长城作为早期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不完善,如赵长城墙体沿线仅见障城,不见烽燧;到秦代,大将蒙恬北伐匈奴,胜负未分之际,秦朝只是沿用了三国旧长城,并于阴山、阳山的险要之地设置了一些当路塞及亭障等设施,并未修筑绵延万里的“秦始皇万里长城”;到汉武帝时期,经过长期经营,在阴山地区及其东西一线才真正形成了防御体系严密的“万里长城”,长城沿线自上而下设置有完备的“边郡—部都尉—候官—部—隧”军事防御体系。到东汉时期,光武帝对兵制变革较大,边郡不再设置领兵的都尉,将西汉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不再屯兵布防于长城沿线;东汉的边防,郡国直辖的军队数量较少,主要是利用归附的南匈奴、乌桓等游牧部落守边,分别设置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管领,同时设置黎阳营、度辽营等常备军监视,其中后二者也有防御的作用,已带有军镇的意味。
参考文献:
[1]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J].文史,2005(3):5-14.
[2]匈奴列传[M]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鄂尔多斯—乌海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
[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5]蒙恬列传[M]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2566.
[6]张文平编著.内蒙古长城:战国秦汉篇[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50-59.
[7]张文平.汉代五原塞考[J].草原文物,2018(1):89-98.
[8]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J].考古,1973(2):92-107、133-137.
[9]张文平.西汉眩雷塞小考[N].中国文物版,2015.
[10]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J].文物,1977(5):16-24.
(责任编辑 郭晓勇)